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
这个检查有啥用??唉不知道,医生说要做那就赶紧去排队吧!回来还得赶紧给孩子退烧呢!
做完血常规回来,继续一头雾水......
如果你有过以上的经历,那就快来看看吧!
血常规检查是什么?血常规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检查,它包括白细胞(WBC)分类和数值、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值、血红蛋白(HGB)浓度测定、红细胞比容(HCT)等参数。
血常规可以发现很多疾病的早期迹象,比如:贫血、血小板缺少症。
是判断孩子生病原因的重要依据(细菌引起?病毒引起?)。
怎么看血常规报告?看血常规报告,我们主要看一下几个指标:
1、血红蛋白
2、血小板
3、白细胞
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了,宝宝可能被细菌感染了。
如果白细胞水平没变化或下降,淋巴细胞增加,宝宝可能是病毒感染了,就不需要用抗生素。
(“↑”或者“H”提示结果高于参考值;“↓”或者“L”提示结果低于参考值。)
*这个方法不是每一次都适用,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孩子的症状来决定
4、CRP
孩子生病了,本来就辛苦,还要刺一下手指头,爸爸妈妈看到真的心疼得不得了啊。这个血常规检查,要不然我们别做了行吗?
到底要不要做血常规,看这张表格就知道了:
宝宝岁数 |
生病情况 |
要(√)OR不要(×) |
新生儿 |
发热 |
√ |
非新生儿 |
有严重疾病症状 |
√ |
1~3个月 |
无严重疾病症状 |
√ |
3个月以上 |
无严重疾病症状 |
× |
*此处×代表非常规推荐,并非完全不用做,看情况决定。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血红蛋白浓度用于判断贫血和评估其严重程度》
宝宝生病不仅宝宝害怕看医生,很多妈妈也特别害怕见到医生。去到医院,这个检查那个检查,一堆专业术语,都把人搞得头昏眼花了。
宝妈们,现在学会看宝宝的血常规检查报告,以后上医院,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啦~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