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闹钟、掀被子、放狠话……你用过几招?很多时候,我们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并不能让他们清醒过来,反而会让孩子精神不好,一整天不在状态。
避开“杀伤性叫醒”
孩子在被叫醒的一刻,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
整个过程都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且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每天叫醒孩子的方式不适当,这个“启动”过程就会逆势而行。
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孩子立即恢复意识,即为“杀伤性叫醒”。比如刺耳的闹钟、妈妈的反复催促、家人洗漱的噪音等。
这种粗暴的方式,会扰乱孩子的神经系统,小则令孩子起床后觉得迷迷糊糊,大则一天昏昏沉沉,头脑不清醒。
长期被“杀伤性叫醒”的孩子,还有可能出现冲动易怒、情绪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问题。
5种错误的叫醒方式
清晨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起床时间,以下几种错误的叫醒方式家长应尽量避免,尤其在冬天。
? 直接掀开孩子的被子
这样做不仅容易使孩子感冒,还会让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破坏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就算孩子从床上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
? 反复不断地叫醒
隔5分钟就叫孩子一次,会中断孩子的“启动”过程,反而会越叫越起不来。
这样做还容易让孩子觉得厌烦,影响心情。其实,早上不需要反复叫醒孩子,等他完成“启动过程”自然会起来。
? 指责性叫醒
冲进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这样很容易夺走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孩子幸福的早晨。
? 生活噪音叫醒
有些父母会故意大声说话,摔打脸盆,借此来叫醒孩子。
但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极度反感,如果孩子在“启动”的过程中,脑部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扰,就会导致烦躁、愤怒,俗称“起床气”。
拍打式叫醒
不温柔地拍打孩子,可以说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对于这种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孩子常常会吓一跳,猛地醒来会变得郁闷或愤怒。
7种正确的叫醒方式
天气越来越冷,孩子爱赖床,想有效地叫孩子起床,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 光线叫醒
床头放一盏可调光的台灯,逐渐调亮台灯,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也可以轻轻拉开窗帘,让阳光缓缓照进来。
光线会唤醒孩子的视觉系统,进而叫醒脑部。这是一种最自然的醒来方式,既健康又有效。
? 轻抚叫醒
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被叫醒的孩子,可以轻抚他们的肢体,轻声温柔地呼唤叫醒。
轻抚的顺序应从手开始,过度到小臂、上臂、脸颊;如果被子较厚,应隔着被子轻抚孩子。
轻音乐叫醒
可以下载一些舒缓的乐曲,如清脆的鸟叫、小溪潺潺的流水声,音量开小一些,听觉系统会逐渐“唤醒”孩子的大脑。
? 早饭香气叫醒
把香喷喷的早饭轻轻放在孩子的床头,香味会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给大脑温柔的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
制造小“期待”
孩子如果知道起床后会有兴奋的事情,就会增强起床的动力。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些“期待”。
如给孩子准备喜欢吃的早餐,提醒孩子今天有他喜欢的音乐课等。
与孩子做好约定
临睡前告诉孩子,明天你会及时叫醒他,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则不需特别提醒。但如果时间改变,最好提前告诉他。
? 固定叫醒方式
当家长找到一种孩子很满意的叫醒方式,请坚持使用,不要频繁变换。
这样不仅每次都能成功地叫孩子,还能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你的依恋。▲
最好的叫醒,是家人的温柔与耐心。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