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3岁前的宝宝辅食中不应该加盐;1岁以内的宝宝辅食尽量不要用重口味的食材,包括糖;1岁以上的宝宝辅食中可以少量加糖或其它口味稍重的食材。3岁之前的宝宝尽量不要吃成人的食物。直到3岁后才合适完全接触成人的食物。
2. 尽最大努力将宝宝的辅食做得更丰富、更有趣。辅食的样式,味道,所用的食材都应该经常变化。选用的食材越丰富,越能预防未来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同时也能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均衡。但要注意,每次给孩子介绍新的食材,都要循序渐进,从少到多。尽量不要一次给孩子吃很多种新东西。最好的方式是把一样新食材搭配在很多熟悉的食材里。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急着一下子把很多新食材介绍给孩子。
3. 营造“饥”,“饱”的感觉。如果孩子长期不能吃饱,就会失去“饥”,“饱”的感觉。饥饿感的缺失会导致孩子进食兴趣的相应降低。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孩子的肠胃功能也会下降。所以营造“饥”,“饱”的感觉是孩子们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任务。
具体的做法比较简单:
a. 每天最好只提供两次固定时间的主要辅食(早餐不算),并且每一次都和配方奶搭配。进食的顺序是先吃辅食后喝奶,并且吃辅食时不能让宝宝看到奶瓶。(对于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的宝宝,需要一个适应期,家长务必多付出耐心)
b. 让孩子来选择进食量。家长只是引导,不必强迫或者哄孩子多吃。因为这样做不但不利于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也容易有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对近期、远期的身体和行为发育都不利。
c. 少吃零食,尤其是不要吃重口味的零食。除了主要辅食以外其它的辅食也应该尽量少给。
4. 提高孩子对进食的兴趣。方法也很简单,让孩子在家人的饭桌旁边和家人一起吃饭。但吃饭的顺序是家人们先吃,等到孩子想吃了再给他辅食吃。如果家人们提前吃完,最好不要离开饭桌,并且每人嚼一块口香糖,让孩子感受和学习成人的吃饭习惯,比如说咀嚼方法。
小贴士:孩子吃饭时切忌和他说话或者陪他玩,否则会分散他的注意力,甚至让他感觉到吃和玩是一回事。
另外,给孩子做泡饭比较讲究。如果长期让孩子吃简单的成人版泡饭,会影响他们的胃肠功能。所以泡饭应该尽量少吃。
营养师Coco的经验分享
似乎我都能感受到电脑另一端的妈妈那种焦急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关于吃饭的问题,几乎是全宇宙妈妈共同的大难题,特别是满周岁之后的宝宝。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混战”时期。我家宝宝母乳到一周岁。因为她尝试其它食物的欲望特别强,所以我在她4个多月的时候就开始为她添加辅食。在那之后她看到什么都想试着尝尝,所以我经常叫她“小吃货”。
我的小吃货
小家伙现在的胃口特别好
在这之后很久,我才慢慢摸索出让女儿爱上吃饭的方法。现在女儿和我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她特别喜欢我做的饭菜。总结一下我让女儿认真吃饭的秘诀:
1. 吃辅食前禁奶:一定不要餐前喝奶,要不她情愿喝到饱也不愿意吃别的东西;
女儿的蔬菜饭团
5. 参与感: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参与,增加她对食物的兴趣。每次蒸馒头包饺子女儿都会很积极的参与,手抓着面团和我一起揉。在参与的过程她认识了很多食物。比如洗西兰花的时候,我会问她,西兰花是不是像一棵树呢?吃圆形馒头片的时候她会咬一口,然后高兴的告诉妈妈:“妈妈,你看,这是月亮呃!”
6. 混合熟悉的和新的口味 :每一餐都有宝宝熟悉的和陌生的食物,不认识的菜大概需要端上桌子几次,她才会去尝试。家长们要有耐心,并且带着享受的心情来吃那些食物。宝宝看到我们喜欢吃这些新食物,也会开始对它们产生兴趣。
7. 多样化其实很容易:我女儿一岁半的时候几乎每餐跟我们一样吃, 早餐吃用10多种糙米和杂豆打的米糊,中午和晚餐做菜的时候都会先给她盛一点出去后,再给大人们的菜里放盐和其它调味料。 我们家是按照全餐的标准来备菜:每一天豆类、蔬菜类、菌菇类、海藻类 、全谷类所有食物都有。这样每个种类给她夹一点放盘子里,具体吃什么让她自己选择,这样就不会担心营养不均衡啦!
果蔬小花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