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宝宝护理> 辟谣!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

辟谣!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

2016年11月08日 17:56 阅读次数:98
“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它比输液更直接、更伤害孩子的身体!”这样的流言,近期在妈妈圈中传得沸沸扬扬。

“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它比输液更直接、更伤害孩子的身体!”这样的流言,近期在妈妈圈中传得沸沸扬扬。

下为广为流传的谣言截图

不少妈妈问“当真是这样吗?”

带领大家对“雾化”一探究竟。

1、雾化治疗,就是另类摄入抗生素吗?

不是。

雾化是一种给药方式,不是一种抗生素等某一类药。其原理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部位。

就像输液、口服、贴皮等一样,雾化是药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方式。

图:雾化治疗的原理

2、雾化所用的药物究竟是什么成分?

临床会遇到的雾化药物有以下几种。

激素:

雾化用到的“布地奈德”是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激素用量仅为全身几十分之一,并迅速被肝脏灭活而几乎不产生全身副作用。

目前国内用于雾化吸入的激素,只有布地奈德一种。其他如“地塞米松”等,目前不推荐。

扩支气管药:

这类药物是出现支气管异常收缩(痉挛)时需要使用的药物。支气管痉挛典型表现是宝宝出现喘息,医师听诊肺部有哮鸣音。

常见的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一般情况下1天可以重复4次。

化痰药:

可能遇到的药物有酸氨溴索、α-糜蛋白酶等。最新国内已有盐酸氨溴索的雾化专用剂型,用药经验很少,效果有待观察。

此类药物目前多数应用的并非雾化剂型,而是注射用针剂用来雾化吸入,这种做法并不推荐。

抗微生物药:

可能遇到的药物有抗生素:庆大霉素等(目前没有确切依据证明雾化吸入抗菌药物有效,而且抗菌药物在国内也没有儿科可以用的雾化剂型上市,不推荐使用)。

还有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有临床试验证明利巴韦林雾化对毛细支气管炎有效,但目前国内亦无雾化剂型,且临床试验使用的方法并非我们目前使用的雾化装置,故不推荐使用)。

中药:

有时候家长会遇到少数医生拿中成药雾化用来化痰等。

这类药物使用并没有确切依据,中药直接吸入支气管、肺泡,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副作用,不推荐使用。

小结:临床上可以遇到的雾化药物有多种,其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因副作用小而受到青睐,扩支气管药在宝宝喘息时可以起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而抗微生物药、化痰药、中药制剂都不推荐在雾化时使用。

3、有人说雾化比输液更直接、伤害更大,真的吗?

当然不是真的。

输液治疗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然后经由血液带到病灶部位而发生作用。

而雾化治疗因为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全身吸收少,因此全身不良反应小,并且给药剂量低,安全性高。

4、为什么有的宝宝在做完雾化之后小脸整个都发红?是药物过敏吗?

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宝宝出现面部发红,可能是由于雾化时面罩扣得过紧、宝宝哭吵等原因引起,一般雾化过后会很快消失。也可能是宝宝真的对药物或面罩过敏,如果出现面部发红不能自行缓解,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等帮助。

确实也有可能是过敏,只是几率极低。雾化伤害比输液小,并不代表宝宝雾化就不应该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所以,如果长期雾化的宝宝,需要在雾化后及时洗脸,减少药物在面部的停留。

5、所以每次做完雾化都要洗脸漱口?不这样做有危害吗?

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等的有效手段,目的是让药物直接达到呼吸道。而面部和口腔不是药物应该达到的目的地。如果药物长期停留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所以,雾化也好,其他治疗手段也罢,都是一种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法,而不是用来日常护理的。再“安全”的治疗手段,也不要没事就做哦!

6、家有过敏宝宝,可以买个雾化机、自己配药给他做雾化吗?

雾化用药需遵医嘱

一般急性病,如支气管炎等,雾化的可能的疗程在一周左右,在医院治疗之后就不必再在家雾化治疗。如果宝宝反复发病,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需要在家中按时做雾化。但是如果出现症状反复,还是要放弃在家中做雾化的想法,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而且,雾化药物的选择,选哪一种药雾化,或是选哪几种药联合雾化,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往往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医生体检及辅助检查来确定,要遵医嘱用药。

如果自行用药,药物选择不恰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