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在我国是个大问题,品种少,还经常出问题,所以丁妈保持着关注,这不,前两天浏览 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看到了如下一则消息:
本来「一扫光」这个名字之前压根儿就没听说过(我开始还以为是蟑螂药的名字),也没太放在心上。直到一天后被一个妈妈问起,一扫光这个药膏之前给孩子用了、会不会有啥危险?更让我震惊的是,她还说,身边的很多妈妈都!给!孩!子!用!过!
丁妈马上翻出 CFDA 的页面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个事情真的又是和之前丁妈说过的「保婴丹」差不多——又是一个本就不该存在的药物,给孩子用了好多年之后才被禁止。
具体来说,CFDA 对这个药的说明书提出了以下几点修改要求:
1. 增加警示语然后我就很好奇,这种内容不应该就是说明书的基础信息么?难道这款药物在之前都没有明确说明过?那么这个说明书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扑通扑通直跳),丁妈去百度了一下。原来是这个样子滴。
看完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原版说明书中写着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胎毒,就是已经明确表示儿童可以使用。但是,成分中明晃晃写着「铅粉」呢!其他成分先不细究,「铅中毒」这词儿可不陌生——儿童长期暴露于铅元素,即使剂量较低,仍可能影响智商和其他认知功能,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肾脏的严重损伤。
而这些风险,在以前的说明书中,竟然只字未提!!这次的修订版说明书中才正式标注「有本品致儿童铅中毒的文献报道」「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急、慢性铅、汞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
所以说,这种药物说白了压根儿就不应该给孩子用的啊!(此处略去一千字脏话……)
「胎毒」本就不该这么治!胎毒,是民间的说法,西医认为胎毒是个伪概念,是不存在的,一些被认为是胎毒的疾病实际是脂溢性皮炎或者湿疹,民间为了清胎毒而清胎毒的做法对婴幼儿是有害的(尤其是吃一些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物,或者吃什么黄连水、珍珠粉、金银花水)。
针对这些疾病,目前其实有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手段。所以,真没有必要让孩子为所谓的胎毒去承担额外的风险。
宝宝的脂溢性皮炎,常表现为头上的 乳痂,呈鳞屑状油腻腻的,一般是不痛不痒的,只是不太美观,勤 洗头、用海绵擦拭,必要时用点婴儿油擦拭,都可以加快去除,护理得当的话,一般一个月内就没了,不需要用什么药物的。婴儿湿疹主要是由于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护理上最关键的就是保湿。即使是较严重的湿疹,用上激素类药膏对孩子来说也是安全的,全身吸收很少,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妈妈们平时谈之色变的激素,跟铅中毒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 无毒副作用
问过一些妈妈,为什么会选择某些中药给孩子使用?宝宝生病了,爸妈都希望孩子能少受点罪,丁妈自己也是两个娃的妈妈,当然很理解这种心情。但有些家长确实对中药的使用存在误区,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更小。
可事实是,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存在副作用的,我们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应该弄明白副作用是什么,有多大几率发生,为了治病,值不值得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最后权衡利弊做出综合的判断。
不管给孩子用什么药,用之前都应该看看药品说明书。看不懂怎么办?问问专业的医生、药师。
儿童用药必须注意年龄限制西药几乎对所有药物的年龄使用都有明确的界限,现将常用药物总结如下,给妈妈们提个醒。
喹诺酮类药物(通常被叫做某某沙星):禁止 18 岁以下患者使用丁妈另外还整理了一份《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览表》,求知欲旺盛的妈妈可以返回丁妈主页,在输入框里回复「禁用」来查看(别在评论区哦,没用的)
正因为药物的特殊性,妈妈们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才更应该明明白白的,丁妈说了这么多,只希望娃们能健康的成长,更是为了不辜负这么多妈妈的信任。
再次提醒妈妈们,给孩子选择药物,一定要谨慎!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