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要对情况有个自己的判断,搞清你的界限在哪。
2.要去努力搞懂他的缘由,情绪来自哪,小幼儿各方面发育使得他能力有限。
3.想想,你此刻做什么可以帮他平静下来。4.平时你做什么能帮他发展那些能力。通常,当您的困惑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时,这说明您的思路不对,因为事情从来都不是二选一那么简单!您需要多学习,转换思路:从读懂孩子、知道哪些做法可以帮他发展那些能力开始!请这样想——我们的目的不是救火、解决眼下的危机,而是帮他成长!每个危机时刻都是成长的最好机会!
事例
1看了我写的这些,一位家长说:“今天我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孩子一周岁,纯母乳,不爱吃辅食,有些贫血,我就想逼迫他吃,他就扔掉所有餐具,想从餐椅爬出来,我急了,把他放到地上,他大哭不止,我没抱他,他就越来越大声的哭,真心疼看他哭,但又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状况,很气自己。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我问:看看我写的这几条,您先对照想想?应用公式
1、对事件的评估:这是关于孩子吃东西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不提供什么食物,但永远无法强迫孩子吃什么东西。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好好吃饭身体健康的话,那就从最初开始不要强迫、不要在吃饭时候不愉快、不要控制过多。关于饮食均衡,我们只能另想办法,不能强迫,否则孩子被毁的不只是食欲,还有其他:自信、主动性等等。
2、缘由:孩子为什么不爱吃辅食呢?具体可能的因素很多:妈妈 孕期食物单调,通常妈妈 怀孕时爱吃的东西,孩子都不排斥;辅食做得不好吃、单调、不可爱;初级辅食延续太久,比如,给一岁多孩子只吃米粉而没有其他饭菜;妈妈喂饭时心态焦虑,不愉快;妈妈控制孩子吃饭,孩子想自主所以抗拒,即便能吃也故意不吃……4.平时可以做什么:饭菜变换花样,做得有趣一些,就餐环境和餐具都有趣,各种口味都提供,家长自己开心吃,鼓励孩子自主吃(可以手抓、玩饭),白天多运动,找有关食物的绘本看(有趣的不是说教的那种)
事例2
“罗老师,孩子起床气,3岁半女宝,几乎每天午睡醒来(无论睡的时间长短),都会发脾气(有时早上醒来也会),赖床,还要麻麻陪着躺,即使麻麻陪着,也依然乱生气,麻麻做什么说什么都错,如果起床离开就大哭大闹。越无条件接纳这种情绪就越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有时候会闹一个多小时,还会一直哭。咋办?”
应用公式
1、对事件的评估:这是孩子的情绪方面问题。孩子可以哭闹、有情绪,她还在成长发育中,只是需要我们帮她提高情绪处理能力、改善状态。
2、缘由:可能的因素也很多:身体瘦弱或不适,或者 睡眠质量不高;过去起床后经常无趣、无聊,感觉缺少妈妈的爱、错过很多好玩的事情,处于匮乏状态自己又说不清,逐渐形成固定模式……4.平时可以做什么:健康饮食、多运动、作息规律。在孩子每次睡醒后,多用饱满、有趣的状态跟她互动,逐渐改变起床后的情绪模式。平时带领孩子一起学做情绪管理,比如,学习使用表达情绪的词语;发明一些小对策,比如事后问孩子,以后生气时可以怎样宣泄,下次起床后不开心希望妈妈做什么,让她自己想一些小招。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