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常溢奶、吐奶
溢奶、吐奶多发生在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身上,这与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关系密切:小宝宝的胃比较浅,并且食道下1/3的环状括约肌尚未发育完全。在喂食后,因为胃部胀大产生压力,括约肌的收缩强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回流,所以宝宝往往会出现吐奶、溢奶的现象。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tips 如果宝宝吐奶量比较多,甚至呈喷射状,吐的奶有酸臭味或混有黄绿色胆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或同时伴有食欲不佳、腹胀、发热,排便异常、黄疸加深,以及吐奶后出现气急、呛咳、青紫、使劲啼哭等异常情况,这很可能就不是正常的吐奶了,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医。
应对方法:
正确喂奶?避免平躺着给宝宝喂奶,最好抱起宝宝,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哺乳的过程中不要喂得太快,中间可让宝宝休息片刻;如果是因为吃奶过多引起的溢奶、吐奶,就要减少喂奶量,并延长喂奶时间。
喂奶后拍嗝?每次喂完奶后,可让宝宝趴在妈妈肩上,用手轻拍宝宝背部,直至其打嗝。也可以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用手托住宝宝下巴,再轻拍其后背。如果宝宝打不出嗝,可以将他竖着抱起来,或者给他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过30分钟左右再让他平躺。
喂奶前后有禁忌?按摩、抚触、洗澡、换尿布等都要在喂奶前进行,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起宝宝溢奶、吐奶。不要在宝宝过饿或大哭后喂奶。在喂奶之后,不要让宝宝太兴奋,别急着逗宝宝玩或者大笑,抱起和放下宝宝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也不要随意摇动宝宝。
2.鹅口疮来捣乱
鹅口疮又叫雪口,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检查可发现宝宝舌头或口腔上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发病时口腔有灼热刺疼感,吃奶会很痛苦,因此,宝宝常会拒食。
tips 如果发现宝宝有鹅口疮,应及时带其看医生,以尽早开始治疗。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但也易复发。关键在于持续、规律地用药,用足疗程,症状消失后,还需要再继续用药几天,以巩固疗效。如果间断用药或白色斑片刚消失就停药则容易使病情反复。
应对方法:
坚持母乳喂养?鹅口疮一般不影响吃奶,但如果整个口腔都布满白斑,宝宝也可表现为不愿意吃奶,哭闹或烦躁。母乳中除了含有宝宝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还含有各种特殊的营养成分、细胞因子、免疫活性成分等,这些成分具有天然的帮助宝宝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帮助宝宝早日康复。
哺乳前要进行清洁?为了避免传染,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应先洗手,清洁乳头。但不建议使用香皂等洗浴物品来对乳头进行清洁,用清水擦拭后就可以让宝宝吃奶了;宝宝吃奶后用水漱口进行清洁。
哺乳后涂抹药物?喂母乳的妈妈要注意乳房局部的卫生,喂养宝宝后保持乳房及乳头干燥,并且要每天清洗内衣。另外,母乳喂养的妈妈还可以在乳头上涂抹些药物,以避免真菌在母亲和宝宝之间反复传播。
3.唇腭裂宝宝的烦恼
唇腭裂就是俗称的“兔唇”,是一种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面部美观,而且严重的还会造成吮奶困难。这是因为,唇裂宝宝的上唇口轮匝肌发育畸形,不连续,宝宝的吸吮能力相对会差一点,吃奶时容易疲劳。但由于他们的口腔与鼻腔并不相通,这样吸吮时口腔内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负压,只要妈妈有信心一些,耐心一些,其实并不会影响宝宝吃奶。
tips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喂奶过程中发现奶水从鼻孔流出来,就说明给宝宝喂奶的速度过快,需要立刻调整喂奶速度;如果宝宝鼻孔里奶水流出的量很多,则需要暂停喂奶,再用棉签将鼻孔中的奶水擦干净;如果喂奶时发生呛咳,不要惊慌,马上把宝宝的头朝下,轻轻拍背,这样奶水就不会流入呼吸道了。
应对方法:
注意哺乳姿势?如果采用母乳喂养,要特别注意喂奶的姿势。应采取头高脚低的方式,把宝宝斜抱至与地面成45度角,以免奶水流入鼻腔或者呼吸道。
少量多次?由于唇裂宝宝吸吮能力较差,因此,每次喂奶时间不要过长,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喂养。每次的奶量不要过多,以60~80毫升为宜。如果宝宝吃奶时出现呼吸急促,或面色潮红、脑门出汗的现象,就表明宝宝已经吃累了,应及时停止喂奶。
使用专用奶嘴?现在市场上有专门针对唇腭裂宝宝设计的专用奶嘴。其特殊的样式可以帮助这类宝宝顺利地用奶瓶喝奶。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用吸奶器将奶水吸出来,然后用专用的奶嘴来喂食宝宝。
4.遭遇母乳性黄疸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目前已达20%~30%。如果发现宝宝的黄疸明明已经消退了,可又再次出现,或宝宝出生后10天左右皮肤开始发黄,说明宝宝遭遇了母乳性黄疸。如果停喂母乳3~5天后,宝宝的黄疸明显减轻,就能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了。
tips 母乳性黄疸有喂养不足史,或妈妈母乳不足,因饥饿而导致宝宝黄疸加重。因此,为了减少母乳性黄疸,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尽早开奶,尽量让宝宝多吸吮,增加奶量。
应对方法:
继续母乳喂养?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轻轻给宝宝按摩腹部以增加肠蠕动,多晒太阳,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暂停母乳喂养?如果母乳性黄疸比较严重,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几日,以配方奶粉替代,经过观察,如黄疸明显下降,仍可再次进行母乳喂养。
5.舌系带短要不要切?
舌系带过短指的是连接舌头和嘴底部的膜(就是舌系带)要比正常的短。一般来说,舌系带短的宝宝,在牙齿萌出之前,往往舌头活动受限,不够灵活,不能伸出;严重的情况,会因舌系带过短,舌头紧紧贴在口底,几乎不能活动。于是,有些宝宝吃母乳时就会遇到问题,因为他们不能用舌头按压妈妈的乳头和乳晕,每次吃奶需要的时间都很长,而且频繁地要吃奶,同时容易疲劳,经常咬或者啃乳头,导致喂奶时妈妈乳头很痛,裂开,甚至流血。
tips 如果宝宝的舌系带短比较明显,比如紧紧贴在口底,不能伸出,不能活动,建议尽早手术。宝宝出生后头几周,舌系带还很薄,可以毫无痛苦地剪开,最多流几滴血,甚至有可能连血都不流,而且这样对以后发音等影响往往较小,甚至没有影响。
应对方法:
进行压舌练习?通常舌系带过短的宝宝,吃母乳时会有些吃力。如果确认宝宝舌系带过短,可以在每次哺乳之前给宝宝进行“压舌练习”,方法比较简单:将洗干净的食指伸进宝宝的口腔,指甲朝下,让宝宝吸吮30秒,而后慢慢地将手指翻过来,指肚朝下向下压宝宝的舌头,同时慢慢地抽出手指。这样的练习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如果马上喂奶,宝宝的舌头就会平且外伸。
及早进行手术?如果通过调整喂养姿势和哺乳技术不能缓解喂养困难,可能就需要口腔外科治疗了。剪舌系带是一个快速、无痛的小手术。舌系带过短的宝宝,舌系带被剪开之后,妈妈会立即发现喂奶舒服多了,效率也高了很多。有时候舌系带看上去很紧,但如果宝宝吃得很好,能得到充足的奶水,妈妈的乳头也不疼,那就没有必要剪开。到底要不要手术,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