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喜剧导演伍迪·艾伦曾用这个笑话自嘲过犹太血统:“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同时生病,症状一模一样,我就想说等他看医生之后知道什么病,跟他吃一样的药就可以了,能省几百块诊金。但转天我听到消息,他去医院看病当天就死了。吓得我赶快跑去医院花了几千美金做各种检查,但医生仍然认为我只是普通感冒,我只好打电话给朋友的遗孀,问他到底是什么病。结果他的遗孀告诉我:他是去医院的路上遇到了车祸……”
这个笑话除了让我们了解犹太人民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外,其实更重要的一个领悟应该是:不要盯着别人的病历来琢磨自己的身体。
昨天发了文章(加碘盐VS无碘盐,你要买哪个?)之后,收到了一些类似的留言:身边有一些朋友出现甲状腺问题,所以我坚决不吃加碘盐。如果是来自沿海地区的读者,结论还会加上:沿海地区不需要吃加碘盐。真的可以这样简单的下结论么?
我们曾经提到过,在考虑所谓体质的时候,个人体质特点,要远大于环境带来的地区性体质特征,更远大于所谓的“中国人体质特点”,碘的问题也一样。
例如甲状腺结节,病因可能是碘过量,也有可能碘缺乏或者其他问题,甚至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不代表患者一定碘吃太多。同事有结节所以自己不能吃加碘盐,那同样的逻辑下,看到邻居家小朋友长不高,自己就应该给孩子补钙么?
至于因为住在沿海省市,海鲜吃的多所以碘过量所以要吃无碘盐?事情还真不是这样的。海产品可以补充一定的碘,但是有些多有些很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
列一下食品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给出的一些主要食品的碘含量(微克/份),除了海带很高外,每餐吃鱼虾提供的碘,并不比奶制品、鸡蛋、蔬菜水果高多少。因此沿海人民的食谱并不能带来碘摄入的明显优势。
紫菜海带虽然含碘多,但我们不是日本人,吃的总量不多。我们日常吃的多海鲜,比如海鱼很多含碘量并不高。中国居民目前的碘摄入来源,其实主要来自两部分:加碘盐和饮用水。两者相加基本贡献了95%的碘摄入。
水碘含量中度地区,各饮食对碘摄入的贡献率(《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态的风险评估》2010年)
下图是2010年几个省市居民碘摄入中食盐贡献率的对比图,加碘盐提供的碘占到整体膳食碘摄入的60-80%,上海等地区甚在90%左右。
几个省市食盐对碘摄入的贡献率(《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态的风险评估》2010年)
比例这么高,那上海人民有没有因此碘超标呢?先说一下碘超标和碘不足的标准,是按照尿液中碘含量,也就是尿碘的数值来判定的。WHO给出的判断依据是当地的MUI尿碘中位数(也就是将测试者的尿碘数值大小排序,最中间的那个人是多少):对于儿童、一般成人来说MUI<100微克/升说明当地碘缺乏,100-200是适宜,200-300是过量但风险不大,300以上属于碘超标有健康风险。
不同人群尿碘中位数值及对应的健康情况。
而上海的尿碘中位数属于正常值,其中约20-30%的居民尿碘数值偏低,40%属于适度,20%属于轻微过量,10%左右属于有碘超标健康风险。甚至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沿海地区(浙江沿海城市、上海、福建沿海农村)的孕妇,尿碘低于标准(150微克/升),这些地区的孕期妇女的碘摄入量仍然不足,这对于妈妈和胎儿的健康负面影响需要被关注。
这还是在2010年上海加碘盐覆盖率超过90%时的情况,但如果都改用无碘盐,还有信心不缺碘么?
沿海省市的尿碘水平(《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态的风险评估》2010年)
上表中我们就看到那个“费解”的现象——内陆地区的居民可能比沿海碘摄入还要多,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地区水中碘含量对于碘摄入的影响,远高于沿海人民爱吃鱼。
这是之前主管部门一刀切全部食盐加碘的政策,为什么属于脑子进水的重要原因。这种无脑政策相当于逼着高碘地区的居民进一步加重碘超标的健康风险。
水中碘含量过高,是相关地区居民碘超标的重要原因,这些地区有些沿海,有些不沿海,根据2012年的卫计委的统计,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9个省(区、市)中109个县(市、区、旗)的735个乡镇。请不要看到自己的省市名字就需要马上换无碘盐,因为大部分时候,高碘地区的分布其实是这样的:
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分布图(《中国典型地区高碘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启示》)
在这样的分布图上来寻找自己是不是要补碘,过于强人所难了点。即便你和我们一样,生存在整体水源碘含量都很高的华北地区,也不能完全断定自己就真的不需要补碘,原因就是我们最开始说的:个人差异远高于地区差异。在帝都生活,就代表喝帝都的水,吃帝都的菜和牛羊肉么?看一下超市里面的饮食原产地,都够开一次世博会了。谁说得清内蒙的羊肉或者大兴安岭的矿泉水是什么情况?
现实是,
碘缺乏对中国人尤其是儿童、孕妇、哺乳期妈妈的威胁仍远远高于碘过量;
WHO仍然把碘缺乏作为全球都需要严肃面对的重要问题;
而我国从历史上就是碘缺乏问题的重灾区,经过几十年的加碘盐,才有效的控制住全国范围内碘缺乏病。
一刀切的全民补碘当然是错误武断的政策,但是只是因为要民主要选择权,看主管部门不顺眼就认为自己肯定不需要补碘?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是用来跟政府机构赌气的么?弃用加碘盐,改用无碘盐,需要比政治理念更科学的依据才可以。
个人体质、生活差异很大,甲状腺疾病的原因也远远不只是碘,邻居同事得了结节并不代表你就碘超标,可能只是工作太拼了;生活在沿海爱吃海鲜也不代表你要用无碘盐,除非你的食谱和日本人那样充斥着紫菜;甚至生活在高碘地区仍然不代表你就不会缺碘,因为个人生活差异才更关键。从电视里侃侃而谈的专家,到你的热心亲友,甚至我们,都无法帮你断定你的碘摄入多了,还是少了。
怎么办?如果你担心碘超标,考虑换无碘盐,下决定前,最好去检验你的尿碘值,而且最好至少三次,来规避餐饮带来的短期波动。如果几次检测结果平均值超过了300微克/升,可以考虑更换无碘盐。
此外,坚持定期体检,如果发现甲状腺问题,去医院做更完整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请医生判断原因,以及是否需要更换无碘盐。
以前我们不管如何都只能吃加碘盐,没权利选择的我们只需要骂骂主管部门就够了。而现在在超市或者网上,我们可以选择购买加碘盐或者无碘盐,权利等于责任,我们现在就需要用自己更科学的态度来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而不是被恐慌情绪左右,或者仍然跟主管部门赌气,陷在说左就要右的情绪中。
最后再次说一句:甭管加不加碘,盐都要少吃。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