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原因
在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妇女月经期前、后血小板会降低,经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渐升高,运动后也会增高。
2、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血小板增多有两种情况,原发性增高和反应性增高。
原发性增高: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反应性增高:是由其他病症所引发的血小板增多的症状,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溶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会超过500×10^9/L,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血小板偏高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出虚汗,全身无力等症状。其临床特点为:
①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② 常伴有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反复发作;
③ 有血栓形成;
④ 脾肿大。
1、药物治疗
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小板偏高可以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因为它具有预防血小板凝聚的功效,服用的剂量应该遵医嘱。
注意:阿司匹林会刺激肠胃,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有出血现象的患者也不能服用,会加大出血量。
2、饮食调整
血小板偏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症状,饮食应该清淡,多吃含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乳类、白菜、萝卜、西红柿、马铃薯等,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另外还应该多喝水。
3、注意休息
血小板偏高患者应该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另外,还应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