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具有分叶形或杆状的核,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
1.急性失血
如急性大出血、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急性大出血,WBC在1~2h内迅速增高,达(10~20)×10 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WBC增高,PLT也增高,与骨髓贮备池中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RBC和Hb仍可正常,与体内血浆和血细胞比值尚未改变有关,所以,WBC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之一。
2.急性中毒
外源性中毒(如化学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
3.急性溶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4.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在12~36h内WBC增高,达l0×10 9/L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
5.急性感染或炎症
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真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6.恶性肿瘤
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BC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主要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7.其他原因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1.治疗
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一定要积极查明病因,再配合医生做相应的治疗。
2.日常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喝水,补充营养,保证良好的睡眠,最好再适当的运动一下。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大家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配合医生治疗,很快就会好的哦!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