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痔切除术
即外剥内扎术。外剥内扎术的技术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在齿线附近以组织钳提起混合痔,取反“v”形切口,从外痔顶部切开皮肤,至外痔外侧缘,剥离外痔组织,包括外痔血管袢和纤维增生组织,保留部分外痔皮肤即三角形皮瓣,将外痔部分完全剥离至齿线上约0.3cm,在内痔基底部双重结扎,切除部分痔核。
2.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
3.PPH手术
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为意大利Longo医生所创,1998年开始推广,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混合痔、环形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度内痔。PPH治疗脱垂痔的机理: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厘米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液供应,使术后痔体萎缩。PPH手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器械的价格较昂贵。
4.痔环切术
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
1.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栓剂的应用正日趋广泛。
常用的有很多种,如荣昌肛泰痔疮栓、肛泰痔疮膏、肛泰痔疮贴等。使用痔疮膏时,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适用于痔核脱出、肿痛不适,或因分泌物过多而引起的肛门瘙痒,或术后出血及遗留创面等。
2.熏洗药物
熏洗法,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顺畅,达到消肿减痛的目的。治疗痔疮的药要依据痔疮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果是轻微的痔疮的话,可以暂时保守治疗,每天晚上温水坐浴,涂抹痔疮膏即可。
1.影响心血管健康
由于外痔是长在肛门外的球状物,堵塞肛门。当有气体产生时,因气压不够强,时常把气体憋在里面。屁是身体排放的废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长时间的体内存在着废气,密度过大会导致小腹胀气,或者导致血管受压强度大影响心脏的正常抽缩,易有供血不足等,例如,头昏,脑涨,无力等状况。
2.导致肛周长期湿疹
外痔痔核在肛门外,分泌物增多,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严重时甚至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
3.导致贫血
外痔虽然有不容易出血这一说法,但不代表就没有出血的可能,在外痔被擦破或是发炎后都会出血,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
4.便秘肛裂
因便时疼痛,强忍不便,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便秘、肛裂、大肠肿瘤等的发生。
5.各种并发症
外痔痔核在肛门外,分泌物增多,诱发肛门瘙痒症或肛门湿疹。而对于女性外痔患者来说危害更大,因为它会引发女性其他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很重要。要防止便秘或泄泻,当出现此两种情况时,应及时使用药物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并且大便时间不宜过长,要改正便时看书、玩手机等不良习惯,便后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温盐水清洗肛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且此招也能达到防痔病的作用。因蹲下来的排便姿势容易诱发痔疮以致脱肛,所以建议坐便。
2.饮食尽量清淡
痔疮患者忌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并且还要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吃饭,做到八分饱,以防肠胃道功能紊乱。那该吃什么好呢?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和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
3.注意会阴卫生
会阴即肛门,这里需要保持好卫生的清洁,不洁者容易引发局部发炎、水肿,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应注意便后不要用过于粗糙的卫生纸揩拭肛门,要勤洗肛门,可用温盐水清洗肛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肛门周围的卫生。
4.适当运动
长期从事久坐、久站、久蹲工作的人会加重病情以及有复发的可能性,应适当地运动,除了全身性的体育锻炼外,还需要加强局部功能的锻炼(需定时活动),比如“提肛运动”,即“肛门收缩运动”,做到“一收一放”,即“收缩、放松肛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