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血肌酐正常值[2]标准为:44-133umol/L。(地域和医院不同数值有所差异)
血肌酐(SCr)正常值:
男 53~106umol/L;
女 44~97umol/L 。
血肌酐增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1/3以下时血肌酐开始上升。下降到1/2以下时,血肌酐明显上升。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 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
尿肌酐的正常值是:
成年男性7.1~17.7毫摩/24小时尿,
成年女性5.3~15.9毫摩/24小时尿;
儿童,71~195微摩/24小时尿;
婴儿,88~177微摩/24小时尿。
尿肌酐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1.原有肾功能不全的人,如合并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血肌酐升高。
2.体内失水,如出现发热,多汗,饮水量减少,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肾血流量减少,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
3.原有肾病的患者,使用了损害肾脏的药物,可以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4.原有肾脏病的患者,由于病情复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可以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
5.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注意,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
6.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酐升高。
以上几点是血肌酐高的原因,血肌酐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常规检查,最终得到确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2.钠代谢失调: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3.钾代谢失调: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
5.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6.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
7.呼吸系统病变。
8.循环系统病变。
9.消化系统病变。
10.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11.感染。
12.神经肌肉系统病变和皮肤症状。
13.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长迟缓等。
14.代谢失调,如:糖类代谢障碍、脂质代谢障碍、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失调、代谢废物潴留等。
(1)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体内钾含量升高的话,会打破身体微量元素平衡,容易引起水肿,给肾脏疾病的控制提升了难度。因此肌酐高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食用过多的含钾食物,如西瓜、洋葱、菠萝、冬瓜、橙子等。
(2)避免食用高脂食物,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且会造成患者血脂升高,有损肌酐高患者的健康,所以患者应该少吃油腻、油炸食品,炒菜时也尽量少用油。
(3)限制食盐,一般肌酐高患者常会表现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都能够症状,所以患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其次注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也是降低肌酐的主要措施之一。
(1)减少过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慎用药物,尤其是肾毒性药物。因为一般药物必须要溶于血液后才会发挥正常的药效,当血液流至肾脏,残余药效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肌酐高患者一定要慎用药物,要遵医嘱用药,切勿盲目服药。
(3)定期检查,定期体检对于在家治疗的肌酐高患者尤为的重要,因为不在医院不能及时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方便医生对治疗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对患者的治疗更有利。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