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芬刚入住,剖腹产后第7天,第二胎,目前觉得胀奶不适。」护理长跟我报告简单的哺乳史,上一胎母奶喂到7个月,这胎目前胀奶中,宝宝全瓶喂母奶,妈妈产后不需回到职场。「玉芬,胀奶不舒服?」「嗯,上一胎不会这样。为什么这胎胀成这样,硬块好多,很不舒服,会不会乳腺炎啊?」
我好奇玉芬决定全瓶喂的塬因,猜测应该跟上一胎哺乳经验有关,塬来她第一胎因为剖腹产,得在床上躺一段时间,她很快就学会躺着喂奶,宝宝也含得很好,从医院到月子中心都一直跟宝宝在一起,宝宝饿了就喂,奶从没胀过,宝宝喝得好也长得好。
但玉芬离开月子中心回家后,母亲为了让她继续休息,接手照顾小孩,母亲把玉芬挤出来的奶,按时间每四小时喂150c.c.,小孩没喝完,也会想办法把奶「灌」完,结果小孩满两个月时,就因过度喂食造成肠胃问题住院,玉芬虽然跟宝宝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因为一直与宝宝分离,而后宝宝又住院,严重的产后忧郁爆发。想到这一切要再来一次,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并不是教会妈妈哺乳,从此就「幸福快乐」了。离开月子中心,妈妈与宝宝要回到她们的「日常生活」,与在机构中可能完全是两回事,因为当妈妈回到家,并非只要面对宝宝,玉芬的母亲没喂过母奶,生养小孩是「科学母职」与配方奶盛行的年代,虽然认同母奶是孩子理想的食物来源,却执意採规律喂食的模式。
目前许多照顾者仍然有规律喂食(如:四小时喂一次,一次要喂几c.c.)的迷思。妈妈常处在孩子已经饿了,可是还不到四小时,该不该喂宝宝的挣扎中。英国约莫一世纪前,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医师 Truby King,写了一本《大不列颠母亲的育儿术》,教导妈妈们如何照顾小孩,书中建议母婴分房睡且要照严格的时间表喂食与睡觉。美国的John Watson医师也全力支持与推广此一论调,还加入心理学,认为这样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来说是最正确的。之后陆续有许多医学专家,师承此学派并加以发扬光大,甚至在媒体大力宣传。一些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这些声音被淹没了,父母被教导着如何顺应时势「训练小孩」。
在台湾很多新手妈妈们看的育儿书《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中的丹玛医师,就是遵循这样的典範,在网路的育儿讨论区,也分为「百岁医师派」与「亲密育儿派」,分别遵照《百岁医师教我的育儿宝典》书中提倡的规则喂食,训练孩子的教养方式,与《亲密育儿百科》主张依孩子需求满足孩子,两种截然不同育儿方式主张的育儿书。
在Truby King的那个时代,西方医学生理学的发展,企图用物理与化学公式,来解释所有的生理现象。因此,宝宝成为被动接受乳汁的客体,而这种对哺乳母亲与宝宝身体的规训,也显示了男医师在缺乏哺乳与育儿身体经验的情况下,所建构起来的医学知识、认为「客观」、「科学」的实作方式,跟真实世界的妈妈宝宝有偌大落差。
其实定时定量的观念,早在宋代中国,幼医也有这样的建议。熊秉真的《幼幼》书,讨论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书中就引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产乳集》,〈将护婴儿方论〉一篇:「饲乳之后,须依时、量多寡与之。勿令太饱,恐成嬭,久则吐嬭,不可节也。」对于定时一事,元朝幼医名着曾世荣《活幼口议》中且有专论。由此可见无论东方或西方,无论哪一个年代,掌握书写权力的男性医者,常将婴幼儿喂食视为照顾者主动、婴幼儿被动的必然。
但也并非所有男性医者,都有这样的落差。英国的温尼考特医师,医疗生涯从小儿科开始,在接触精神分析后,越来越深入地研究儿童心理学,关于母亲与婴儿的关係,他认为,假如母亲跟婴儿之间的亲情已经展开,而且自然发展,就不需要哺乳技巧,也不必量体温和作各种检查,因为,他们俩比外人更明白什么才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小婴儿会用对的速度正确的量,也知道何时该停止。宝宝的消化和排泄不必外人监控,因为情感关係自然发展,整个生理作用就奏效了。
其实,母亲从宝宝身上学到的育儿心得,就像宝宝也从她身上了解了母亲。婴幼儿与照顾者的互动,是细腻而繁复的,不是只有哭与吐奶的表现,或是喝奶间隔时间长短、喝奶量可以测量。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