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涛医生
科普不易
中国从来不缺钱,不缺人,不缺理论,中国缺的是科学,缺的是常识。以前进行科学普及和常识普及比较难,主要是难在平台,很少人能够有机会在电视杂志报纸这些传统媒体上发言。现在有了新媒体,人人都可以做科学普及和常识普及,但是依然艰难,主要是难分真假,难辨高下,难知对错。
大专家愿意写科普文章的少,因为写科普文章吃力不讨好,和医院的绩效考核没有关系,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去写专业文章,特别是SCI文章,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去做手术。反正大专家已经成名成家,有看不完的病人,做不光的手术。再说了,大专家们往往也看不起写科普文章这些“杂事情”和“小事情”,也难怪经常有同行和患者老是问我,你的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吗?
是的,我所有的科普文章和管理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好文章是我写的,写得烂的也是我自己烂的,如果有错误也是我自己亲自犯的。
我自己的体会是写科普文章比写SCI文章还要累,对每一个定义、数据、观点都要仔细斟酌,反复校对,要看很多中外文献,查教科书,查维基百科,有时还要和国内外的同行反复讨论。
临床医学并不完美,还有很多的争议,临床观点可以有不同,但是不能有原则性错误,不能误导别人,你的观点一定要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一定要符合逻辑,符合常识。
SCI文章没那么累,同行阅读时有判断能力,有不同的观点会和你理性沟通和商榷。科普文章不行,普通人没有辨别的能力,如果你说错了,大家都照你说的去做会有后果的,有时会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的。
写过的人知道,科普文章真的没那么好写。写太深了,百姓看不懂,写太浅了,人民不愿意(你真的当我是白痴啊你,白痴!)。写太正了,人家说你太无趣,写太飘了,人家说你不正经(好吧,大家都在装正经的时候,我只好假装不正经,老不正经了!)。
你懂的:铁匠短,木匠长,科普文章要Duang Duang!
改个错有那么难吗?
虽然我写科普文章时已经很注意了,但是难免也会有出错的时候,错了改就是了,如果我的科普文章有错误之处,欢迎同行和非同行指出,我会虚心接受并改正。
To err is human(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Great men make great mistakes(伟大的人物犯伟大的错误),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什么大人物,犯个小错误也很正常,汲取教训改了不就得了嘛,有那么难吗?
“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受得了多大的赞美”
我有时也会看同行写的科普文章,有些患者找我看病的时候也会引用同行科普文章的观点,总体感觉是参差不齐,有的内容和观点还相当不靠谱。和大多数专家一样,我一般不会去评价同行的观点,也不会在媒体包括自媒体上去和同行“撕逼”,我也是“沉默的大多数”。
这种沉默其实是不对的,看到不对的东西,应该要有人站出来纠正。
我不喜欢网络暴力,我不喜欢失去理性的“撕逼”,我在微博上也遭受过狂轰滥炸。
我喜欢的是:理性、建设性、批判性的讨论。
经得起批评,才受得起赞美。
PS
其实To err is human后面还有一句话,to forgive divine。完整的意思是:会犯错才是人,能原谅才是神。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