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观察宝宝的便便?因为不仅只是关心宝宝肠胃状况,更重要的是,宝宝的便便中还包含其他方面的身体疾病与健康状态!
这当然也包括因为喝奶量太少,或其他脱水因素,才导致便便不符正常色号。所以观察宝宝便便,同时也反应了宝宝全身水分的吸收概况。
宝宝的便便主要从性状 、次数和颜色3个方面来观察评估,也可以从这3个点来确定宝宝的肠胃状态及肝胆功能及发育是否正常。
便便的形状
在观察宝宝便便的3个方面中,性状是最重要的!而所谓性状 ,就是指软硬程度。
当宝宝的便便相当稀水,连一点渣都没有,次数一天天越拉越多,跟平常的状况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就有可能是拉肚子了。
如果宝宝即使每天都有拉,但性状却很硬,就像羊粪那样颗粒状的,这种状况对于未满四个月的新生儿来说,就属于是相当异常的。
便便的次数
其次要观察的就是宝宝大便的次数。但是大便的次数没有像大便的性状那么重要,毕竟因为喂配方奶及母奶的宝宝,便便次数均因人而异。
配方奶宝宝
如果宝宝是喝配方奶的话,大便次数可能会稍微规则一些。
也许一天3~4次,又或者顶多是2~3天一次,通常不会拖过一周。
母乳宝宝
如果是喝母乳的宝宝,满月以后,通常大便的次数会锐减。可能会7~8天或甚至10天才解一次便便。
可是只要宝宝便便的性状是软的,那这种就不叫做便秘。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便的性状远比次数更重要一些。
肠胃问题的征兆
如果是喝配方奶,7~8天才解一次便便的话,这种情形就比较少见,因为一般的配方奶,通常比较不会造成宝宝便便的次数那么少才对。
再有加上其他症状,像是肚子会很容易胀气、呕吐啦,那这种可能就是代表肠胃是有问题的。
便便的颜色
最后要观察的是大便的颜色。除了满月回诊筛检宝宝的肠胃问题外,新手爸妈也可主动观察宝宝大便的底色。
有的新手爸妈会观察到大便中颗粒的颜色,但是那种颜色是不用太在意的,因为颗粒状的部份多半都是白白的,甚至有的吃了辅食都会有黑黑的颗粒,但这都是无妨碍的。
因此,主要就是观察宝宝大便的底色!但是另外要注意的是,便便中不能掺杂血丝、透明的黏液,否则也就属于异常。
这张卡片将宝宝大部分的便便颜色都是涵盖在了其中。一般来说(7~9号)属于正常色。
除了比9号颜色还要更深的色,也就是再墨绿一点的颜色,也仍属正常范围。
只要是7号色以后的便便都没问题!
很多新手爸妈都很担心宝宝的便便色怎么那么绿,因此就会怀疑宝宝是不是怎么了,但如果发现宝宝便便颜色太绿就不需要紧张,因为那样也都是正常的颜色。
6~7号之间的怎么办?
如果便便介于正常与不正常颜色的中间色时(图表6~7色号中间),会让人觉得有模稜两可,因此这时候不妨将小朋友刚大完的便便,放在尿布上直接带给医生检查判断。
当然也有些家长会直接用手机拍照来看,但是这样看往往多少都有色差,很难准确,因此建议最好当宝宝满月做健康检查的时候,就可以把宝宝的新鲜便便,直接连同尿布或存放小罐子内带来给医生评估即可。
下面几点是关于宝宝便便最常见的一切误区,在这里总结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宝宝的便便与喂养方式有关
除了宝宝刚出生的头一两天,胎便是黑黑的颜色外(类似深黑或深墨绿色黏土状),通常出生第三天以后,就渐渐成为转型便,介于绿色及黄色之间的黏稠便。
但是到了大约到了第五天后,宝宝的便便也和喂养的方式有关:
母乳宝宝
便便多半就是比较接近不带渣的黄泥水状
配方奶宝宝
有些带一点绿色稀水便,通常也不会太黏稠。
如果宝宝从刚出生的胎便到转型便,都没有转型得很正常,始终都是初期胎便的黑泥色,那么这时就必须带宝宝回诊检查一下!
另外就是,胆道闭锁引起的灰白便,其实比例并不多,但也有少部份家长真的容易看错,像是应观察的是大便底色,结果却着重在大便颗粒的颜色。
配方奶宝宝便便中的白色颗粒是未消化的蛋白质
如果宝宝是吃配方奶,那么便便就容易有一些结晶在里头,这些其实是蛋白质皂化的颗粒,那些颗粒其实大部分是白色的。
但多数的家长看了以后,就误会以为孩子怎么解出白色大便,或怀疑宝宝的肠胃出状况是不是因为没有消化才会有这种颗粒。因此,仍然要提醒各位主要是观察宝宝大便的底色!
宝宝的绿便其实很正常
很多妈妈误解以为宝宝解绿色的便便是就是闹肠胃炎或是因为摄取过量的铁质所致...其实宝宝的便便中带有一点绿色,一般都是胆汁染色的正常色。
而且大便绿色是没关系的,只要没发现血丝和透明黏液就没问题。因为我们正常的胆汁排进消化系统,如果染色得很完全,宝宝粪便的颜色当然也就会带有绿绿的颜色。
从新生儿出生起,至少应先观察婴儿便便1~2个月,并且尽可能观察记录。即便无法天天详实记录宝宝的便便状态,那么也应该特别留意:
只要宝宝一天中出现两次疑似便色号卡中属于1~6号(偏白)的异常色, 就有必要立即带宝宝至小儿肠胃专科来就医仔细检查!
出现以下状况,带宝宝就医为先!
关于宝宝的便便,妈妈平时可以自行在家对照便便卡色表来做基本的判断。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三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只要看到血便,都是要立即带孩子迅速就诊!
而除了对照卡色表,下面的6种情况也能帮助妈妈来判断是否需要带宝宝就医,如果同时出现2个症状,那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了!
1.宝宝有没有腹泻?
2.一天腹泻超过7~8次以上?
3.体重是否因腹泻而锐减?
4.便便是否非常稀、水?
5.便便是否带有血丝、黏液?
6.便便颜色是否偏灰白?
为什么会有血丝和黏液?
如果宝宝的便便带有黏液及血丝,就要怀疑是否有细菌性肠胃炎,必要应作粪便送验,最怕的就是沙门氏菌!
便便中的黏液
因为有时给宝宝泡奶,没有太注意水质的清洁,欠缺过滤或煮沸,或碰到沾板上的生食,手部不洁等等,都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引起宝宝较严重的肠胃炎。
有血丝或有黏液
当然,其它包括轮状病毒等,也有可能会有血丝便或黏液便,因此这两种加起来,就要考虑可能是出于感染。而感染中最严重的就属细菌型的肠胃炎。
只有血丝没有黏液
但如果没有黏液,只是单纯带有血丝的便便,最常见的其实是肛裂(便便太用力故)及奶蛋白过敏的宝宝。
未满四个月前的新生儿(还没添加辅食的宝宝),解便的次数与成人有很大差异的,但家长经常认为小宝宝就是应该要每天解便才对,但这样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
宝宝三、四天解1次便便,又或是一天内解3~4次,这些都是正常的!其实家长只要观察粪便中没有血丝、黏液或着太硬,其他的都没有问题~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