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物,不可不防
药物性耳聋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但儿童更易发生。一是因为儿童患发烧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机会比成人多得多,二是因为儿童内耳及听神经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耳毒性药物更为敏感。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肾功能不健全,对药物排泄能力差,更易发生药物性耳聋。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耳聋,例如利尿剂、抗肿瘤的药物,还有某些中药,例如含有乌头碱的药物和一些含有重金属的中药,使用不当也可以引起耳聋。
抗生素类
抗生素类药物引发的药物性耳聋是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妥步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利福平等。
抗生素性耳聋的3个特点
1.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引起的
听力损害,首先发生在内耳高频率区,使高音听力下降,一般不易被人察觉。待用药数周、数月或停药半年、一年后,毒性扩展至低频率区,患者听人说话发生困难,这叫“迟发性耳毒反应”,尤以婴幼儿、老年人最为多见。
2.如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即使停用,它们在体内已完全分解、排泄,但由药物引起的内耳毛细胞的退化及听神经细胞的变性萎缩却仍在继续进行,直至听力完全丧失,变为全聋,此称“渐进性耳毒反应”。
3.有的患者可能只注射了半支链霉素,就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眩晕、耳鸣,继而听力迅速下降、
恶心,出现耳聋等症状,称为“
过敏性耳毒反应”。这类患者多有家族性对这类药物的敏感史。
非抗生素类
不要以为只是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才会引发耳聋,其他类别的药物也有不少是耳聋杀手。
1.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复方阿司匹林(APC)、保泰松等。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当每天用至6~8克时可产生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毒副作用。大部分可在48小时逐渐消失,少部分损害是不能恢复的。
2.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此类药物的耳聋性反应率约为7%,如利尿酸、速尿、丁苯氨酸等,往往在使用较大剂量时才发生耳损害。而速尿对听力的损害较为隐匿,需注意提防,及时停药可能恢复。
3.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4.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Tips:
引发耳聋风险的药物并不都是儿科常用药,有很多是肿瘤等疾病的专用药。不过,即使这些药物离我们很远,家长们还是要注意多学习,不仅仅关注宝宝的听力健康,也要关注全家人的听力健康。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