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湿疹症状都在生命的早期出现。该症状可能在 3 个月大的婴儿开始。70-95%的患者﹐在 5 岁前就开始患该症。
在婴儿时期﹐斑疹会从面颊开始﹐延至头皮﹐然后在外上臂及腿部出现。但通常不会在穿尿布的部位出现。鳞屑状﹐干燥﹐及红色成块状的斑疹是该病的典型症状。有时斑疹会因过度抓痒而引致液体流出﹐因而受细菌或病毒感染。皮肤可能因发炎而变厚及变色。
在童年时期﹐湿疹大部份出现在面部的口部周围﹐以及眼部的周围。颈前部位﹐手肘接皱处﹐膝后﹐足踝及手部是常受影响的部位。如手指受感染指甲会凹陷。湿疹是一种慢性病,会不断地復发。通常在童年时期或青春期会得到改善。
大约有 40%的患者在青春期时症状完全消失。如症状在童年时期过后仍继续存在,皮肤损伤的部位会干燥,由红式变为棕色。并且因为长期抓痒,皮肤会变厚。有些患者因为痕痒难以忍受,尤其是在晚间特别痕痒时,抓痒得厉害以至皮破流血。
急性湿疹:大小不等的丘疹、小水泡出现,会剧烈搔痒、反覆发作为主要特徵,常因过度抓痒导致破皮,让病况更严重。
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结痂、麟屑为主,最明显可以看到「脱屑」现象。
慢性湿疹:因为急性、亚急性反復发作,开始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皮肤开始增生、变厚。
混合性病灶:急性因为外在接触过敏原或搔抓的关係,再急性恶化,是很常见的,像异位性皮肤炎的病患身上几乎都是混合性病灶。
湿疹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免疫超过敏反应﹐皮肤障碍缺陷等﹐ 所有这些都是湿疹的复杂致病因素。环境的因素﹐例如寒冷的天气﹐空气中的过敏原﹐过度干燥的皮肤﹐感染﹐以及情绪上的压力都是发病的诱因。
有时尘埃﹐藏尘的物品﹐如地毡﹐羽毛枕头﹐鹅毛被﹐绒毛动物玩具﹐亦会使症状加深。就算清除空气中的敏感原亦很少使症状得到长久的纾缓。
患有湿疹的儿童常会对食物敏感。食物与湿疹本身的互相关係是很复杂的。食物敏感原可引起斑疹﹐和可以引起皮肤痒。抓痒皮肤可以令湿疹更坏的。
在急性期的湿疹,要先思考诱发的原因。例如婴儿、孩童、青少年可能是异位性皮肤炎这类的体质因素,成人如果发生在手指就要考虑汗泡疹,如果在接触了特殊物质后发作则要考虑接触性皮肤炎。医师会先建议避免诱发的因子,并且开药进行消炎、止痒,并且预防感染,目标是避免急性湿疹严重发炎或反覆发作。因为严重的发炎、感染,以及反覆的发炎反应会使皮肤每况愈下,进展成亚急性甚至是慢性湿疹。
在亚急性期的湿疹,如果进展到这个阶段通常代表患者之前已经反覆急性湿疹发作过一段时间,暗示着患者有湿疹的体质,并且皮肤的表皮层已经不是健康完整的状态了。因此医师除了症状治疗以外,通常还会提醒患者避免各式的诱发因子,并且强化保湿,希望让已经受损的表皮能够逐渐復原。
而慢性期的湿疹,表皮已经反覆严重发炎一段时间,粗糙、不健康的表皮很容易就又会引起发炎。这个阶段的治疗重点会放在积极保湿,让新的角质能够逐渐取代受损的角质,回到健康的皮肤状态。
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症状治疗药物:
外用类固醇可以在轻微至中度严重程度的湿疹达到不错的消炎以及止痒效果。但长期使用会担心皮肤萎缩或变薄的副作用,因此医师有时会使用局部的免疫抑制剂(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例如 tacrolimus or pimecrolimus)来帮忙控制疾病。
抗生素与抗霉菌药物分别会被使用在伴随细菌或者是霉菌感染的湿疹患者身上,这类药物可以控制感染,避免感染让湿疹更加严重,但这类药物一定要配合医嘱吃完整个疗程,避免产生抗药性害人害己喔!
抗组织胺是常见用在湿疹患者身上用来止痒的药物。虽然有些专家认为这类药物实际的止痒效果不强,有效的塬因可能是因为嗜睡的副作用。研究也发现会产生镇静效果的抗组织胺(diphenhydramine, hydroxyzine, and cyproheptadine)比较有效,嗜睡负作用弱的抗组织胺效果就比较差。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