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鼠类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3、消化道传播。直接进食被带毒老鼠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
4、虫媒传播。通过螨类叮咬可传播本病。
5、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人与人传染较少,主要是通过老鼠传播。
出血热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在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贺家鼠和大林姬鼠,一般是接触了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才会被传染。
不过大家也不要放心的太早,因为其传播途径不止一种,正常人皮肤粘膜有破损时,接触了患者的食物、尿液或粪便排出物等也是可能被传染的,只是几率较低。
人群预防
1、灭鼠防鼠:大力整治村边卫生,清除鼠类繁殖栖息地。
2、疫苗接种:在出血热疫区对16岁以上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
3、在出血热疫区野外实施大型建设,应请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指导营地灭鼠防鼠,组织出血热疫苗接种。
个体预防
1、下田收获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长靴,着长袖衣裤,在地上抱拿秸秆时戴口罩。
2、整治庭院环境卫生,不在庭院堆放柴草,堵塞鼠洞,投放毒饵,防止野鼠进家。
3、不掏鼠洞,不徒手抓鼠,防止鼠类或鼠虱叮咬,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直接接触。
4、放好食物,防止鼠类污染,不吃被鼠类污染的食物。
5、没有接种过出血热疫苗者,要主动联系疾病控制部门接种。
6、看望出血热病人,要戴口罩,避免接触其血液、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衣物。
7、在出血热高发病区,从11月~次年元月份,出现发热、颜面发红或出血,要警惕出血热,立即去看医生,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