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父母一方面要给予孩子爱,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爱和独立性不能画等号,独立性比爱更重要。
但是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家长慢慢引导,从逐步培养孩子以下能力开始。
1、思考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一些行为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就能"思考能力"来说,很多孩子由于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得太久,往往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虽然说,疼爱孩子,保护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本能。
可一旦疼爱变成溺爱,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遇事不会自己动脑思考,不会想着要怎么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母。
长此以往,孩子的自我思考能力减弱,也就变得很正常。
不会思考的孩子,只会单方面接受父母的指令,事事都需要父母操心。
长大后很难独立做事,甚至需要父母为其规划好人生,一旦有失误,偏差,便会不知所措。
2、做决定的能力
亦舒说:“喜欢一个人,就总觉着他是天底下最笨的,处处都要人操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亦是如此。
因为爱孩子,总想护着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不懂事,习惯性的替孩子做各种决定。
从小时候买什么玩具,上什么兴趣班,选什么样的专业,到长大后找什么样的工作,选择怎样的配偶......
在很多父母看来,凡事若没有自己做决定,孩子肯定会吃亏,会走更多的弯路,承受更多的伤害。
殊不知,父母替孩子每多做一个决定,实则就是在孩子成长路上多添一块绊脚石。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谁若不能独立,就谈不上拥有自由。
作为父母,事事帮孩子拿主意,虽然为孩子提供了成长的优异环境,但同时也令孩子失去了本该学习的独立性。
一旦孩子对父母形成成长依赖,没有自己做决定,做选择的能力,今后遇事难抉择,没有父母在旁,甚至连三餐吃啥都不知道怎么选择。
其实,父母们不必苛求孩子每件事情做得都正确,要有允许孩子犯错误的思想。
所以,即便孩子选择错了,也没有多大关系,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跌倒过,才会知道如何爬起来更快。
3、动手的能力
很多不具备独立性的孩子,背后都有过于“能干”的父母。
包办好孩子的一切,甚至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不让孩子动手。
看似为孩子好,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父母这样的做法,极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其实,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奇心增大,凡事都想要自己亲自上手试一试,父母可以因势利导,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动手能力。
首先,不要事事替孩子代劳。
家长要注重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适当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扫地,洗衣物,刷碗等,让孩子学会刷牙、洗脸、穿衣、整理书包。
多带孩子锻炼身体,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
动手做手工,教会孩子如何使用剪刀、画笔,充分调动孩子的手眼协调性。
唯有掌握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才能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独立生存。
龙应台曾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有些人,有些事,孩子注定要一个人去面对,只有父母舍得放手,孩子才能走得更稳。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