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不是发现,平时给宝宝洗头洗脸的时候,宝宝头一侧,很容易耳朵就进水了。此刻手忙脚乱,除了把宝宝的头往反方向侧,让水流出来外,应该如何是好?小编今天告诉你如何处理宝宝耳朵进水的问题,此外,还提醒你不要随便给宝宝掏耳朵。
一、耳朵进水不弄干,宝宝容易中耳炎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洗澡水总是很容易进入耳朵内,液体常在宝宝的中耳积聚。另一种情况是感冒后,有些液体常在中耳积聚,如果细菌感染这些积聚的液体,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宝宝哭叫不安、发热等症状,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
还有一些吃母乳的宝宝,由于妈妈喂养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而宝宝来不及吞咽,乳汁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宝宝是中耳炎的好发人群,由于宝宝难以描述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等表现,临床上常易漏诊和误诊,父母也容易忽视,容易转为比较难治的慢性中耳炎。
所以,如果宝宝经常出现一些甩头、用手抓耳朵等奇怪行为,宝宝有可能是中耳炎初期;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父母平日还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二、宝宝耳朵进水后如何处理?
当宝宝耳朵进水以后要及时处理干净,以下提供几种耳朵进水后的处理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1、真空排水
当家长发现宝宝耳朵进水之后,可以先把宝宝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宝宝要侧躺着,同时让进水的那一侧耳朵往下。接着家长可以用手紧盖住进水那一侧耳朵的耳根,然后快速放开,如何反复循环几次动作,利用耳道内的压力差,有可能将水从宝宝进水耳朵中被吸出。
2、拉拽
家长可以轻轻拉拽宝宝耳垂,同时并将宝宝的头向下向肩膀倾斜,借用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3、热敷
让宝宝头偏向一侧,然后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外耳,有利于排水。(但注意温度不能太烫,免得伤害到宝宝皮肤)
4、使用软棉球吸水
家长们在使用软棉球帮助宝宝吸水干燥时,要把宝宝的头部固定住不要让宝宝乱动。把软棉球缓慢且轻柔的放进宝宝的耳朵微微旋转,可以放在外耳道2分钟左右,当宝宝自己动作时,软棉球就会把外耳道里面的水吸出来。
如果宝宝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建议宝妈们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硬性自行处理,否则容易误伤宝宝的外耳道皮肤或者鼓膜。
三、耳朵进水处理的常见误区
1、随意使用小工具掏耳朵
最好不要自行用钥匙、镊子、耳勺伸入宝宝的耳内处理,因为有可能会损伤宝宝的耳道,甚至损伤鼓膜。
2、自制棉签掏耳朵
有些家长喜欢用一小团棉花包在尖头的牙签自制棉签掏耳朵,一旦固定不牢,就可能导致棉花脱落嵌在耳道内。所以尽量用软棉球代替棉签来擦拭外耳,以免造成伤害。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