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的相关记录显示,一位妈妈在 下午 1:00 左右在群里求助:「有老师在吗?有点着急。」
原来是三个月的宝宝刚入睡时突然翻身,变成了「趴睡」的姿势。几个超过一分钟的视频里,这个宝宝没有一刻停止过大哭,「用嗓子扯着吼」,她的面部朝着正下方。
这位妈妈问「这个哭声是不是要去帮她翻过来呢?」
群里的妈妈说「如果宝宝状态好,可以尽量让(她)一次性解锁趴睡。」
之后的一个小时里,群里的宝妈们仍在讨论谁家的宝宝能够更早地解锁这项「趴睡」技能。
下午 2:10,在这位妈妈发出来的视频里,宝宝先是喉咙哑了,再往后就没有声音了。
「我怕她闷死去。」
「不会不会」有人安慰。
「 她解锁了。但是感觉脸朝正下呀......」这位妈妈说。
接着又是相互之间的一番解锁趴睡的经验共享,过了一个小时之后——
下午 3:03,宝宝出事了。
「我女儿流鼻血,她真的闷到了, 要死了。」
「没呼吸了,嘴唇变紫了,怎么办?」
「打 120 吧。」
三个月的宝宝被送入医院,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很早之前,萌妈其实就写过关于睡眠安全的注意事项。
令人害怕的婴儿猝死症,这些做法能有效避免!
重要 | 如何让宝宝和妈妈夜里都能睡好?
在上面这两篇历史推送里,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是——仰卧!
美国儿科学会也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好,都反复强调,对还不会实现180°自由翻身的宝宝来说,最安全的姿势只有仰卧。
没错,只有仰卧;不是侧卧,更不是俯卧。
有时候我会觉得,现代父母在育儿方面的拔苗助长,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上周三晚上,我在分享「家庭数学启蒙 · 辅导篇」的时候,群里有一位妈妈,课后一直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七巧板。
七巧板这种集玩具和教具为一体的材料,我在分享中、分享后一再强调,尽量放在孩子4、5岁左右开始玩,甚至上小学以后再玩也不晚——因为在孩子的认知发展进入前运算阶段,甚至具体运算阶段以后,七巧板对于空间和几何的促进作用,才会显现出来。
可是,这位一直询问到底买什么七巧板的妈妈,她的孩子才1岁4个月。
才1岁4个月啊,就要开始「鸡」了吗?
1岁4个月的孩子,你给她七巧板也好,给她积木也好,甚至给她个苹果啃也好,都一样是锻炼空间能力;这样做,不但让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对教具的兴趣,甚至买到这类适用于3岁以上孩子的玩具时,还可能因为3岁以下宝宝的啃咬而产生一定的风险。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孩子提前进入下一个阶段,真的是好事吗?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学科启蒙方面,「今日好课」一直强调生活启蒙,就是因为孩子在正式学习之前,需要积累大量非正式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孩子对日常物品的感知和探索,才会在后期跑得快、跑得稳、跑的远。
在生长发育方面,更是如此。
一旦有人在群里提问「我家宝宝的身体怎么了?」我们第一时间都会说:「抱歉,这种问题请尽快咨询医生。」
因为,我一直相信,妈妈自己带宝宝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去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哪怕最终被证明没什么问题,那也好过偶然的失误带来终身的后悔。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在孩子的生长发育方面,我反对一切拔苗助长的行为。
比如,流行的「学步带」,绑在孩子胸前,大人提溜着,孩子就能摇摇晃晃,像牵线木偶一样往前走——这样一来,孩子学会的是正确的、自然的走路姿势吗?
显然不是。
比如,一些所谓的「睡眠训练」,这种训练说到底,让孩子哭够了,知道哭也没用,自然就不哭了,大人也就「解放」了?
哭泣和求安慰,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
对 1 岁以内的宝宝,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 「无条件回应 」。
先告诉、安慰宝宝「我在」,然后再看情况解决他真正的需求。这也是和 「无条件满足」最大的区别。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中国家长信奉——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则可以让宝宝更独立。
然而,哭泣是宝宝内在需求的表现, 如果担心被宠坏而放任不管,无异是在透支他对世界的信任。
等不到爸爸妈妈的回应,换来的始终只有漠视。长此以往,宝宝又如何能找到应得的 价值感和归属感?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美国疾控中心也好、美国儿科学会也好、世界卫生组织也好,都会强调一个词——响应式护理。
对宝宝哭声的及时回应,是妈妈与生俱来的本能。
1 岁内的宝宝还不会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哭泣和比划的行为,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诉说。
当宝宝哭泣的时候,请抱抱他——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安全感,就像一罐能随身携带的金子,即使未来他孤立无援、屡次失败时,也会从中获得勇气,再度站起来。
我想,这也是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所能给予的,相伴孩子终生的礼物。
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