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新鲜蚕豆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喜欢吃,无论是清炒还是凉拌,都非常美味。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道菜,可能会有致命的风险。
前段时间,东莞一个3岁的小男孩,就因为吃了蚕豆,差点丧命。
因为吃了蚕豆,小男孩一直高烧不退,还出现呕吐、肚子痛等症状,因为害怕去医院会被隔离,家长就给孩子服用了感冒冲剂。
结果吃完药,孩子病情反而加重,脸色苍白,出现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尿液也成了酱油色。
家长这时开始慌了,把孩子送去了医院,当下就被推进PICU进行抢救。
幸好送医及时,小男孩脱离了生命危险。
其实,这种新闻不是第一次发生,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为吃蚕豆被送进医院抢救:
这些疾病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蚕豆病”。
那么“蚕豆病”是什么呢?为什么小孩吃了蚕豆会这么严重?是所有小孩都不能吃蚕豆吗?
今天,就给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什么是“蚕豆病”?
看名字就知道这个病和蚕豆有关啦,倒不是因为蚕豆本身有毒,也不是对蚕豆过敏,而是因为会得这个病的人,红细胞缺乏一种叫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物质。
如果缺少了这种酶,一旦碰到了带有“氧化性”的物质,红细胞受到破坏,就会出现溶血,严重的话会引发急性贫血甚至严重贫血,会有生命危险。
大家可能猜到了,新鲜的蚕豆,就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对于先天缺乏G-6-PD或者G-6-PD降低的人来说,蚕豆就会变成“毒药”!
所以这种病,一般也是在蚕豆成熟的季节多发,也就是3-5月。
也就是说,身体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孩子,吃了蚕豆,才会诱发这种蚕豆病。
蚕豆病“重男轻女”
“蚕豆病”一般起病比较急,一般在吃了新鲜蚕豆后1-2天就会出现溶血,短的2小时就会发生。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全身不适的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去医院:
消化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出现脾大症状; 泌尿系统:尿液呈茶色或者浓酱油色,严重还会出现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皮肤:面色苍白或者苍黄; 其他:疲倦乏力、畏寒、严重还会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如果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就会致死,所以家里有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一定不要犹豫,立即送去医院!
而且蚕豆病很少发生在成人身上,3岁以下的儿童最常见,大概占比70%左右,而且这种病“重男轻女”,小男孩患病率达到了90%。
为什么小男孩更容易患病呢?没办法,基因决定的
蚕豆病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染色体是XX,所以只有两条X染色体都带有这种致病基因时,才会发病。
但男性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染色体是XY,只要X染色体上有这个基因,就会发病。
也就是说,3岁以下的小男孩,风险最高!
如何判断孩子会有“蚕豆病”?
有的地方,在新生儿足底血筛查时,增加了蚕豆病筛查项目,不过每一个地方的检查项目不一样。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会有“蚕豆病”,可以去医院单独做一个G-6-PD筛查。
一旦检查出来孩子有这种疾病,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虽然这是一种终身病,但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病。
而且这种病非常难搞,有的吃一次蚕豆得一次病,有的可能吃好几次才得病;有的吃几颗就出现症状,有的吃一碗才出现症状;有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病……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一辈子都别吃蚕豆,其他好吃的东西还多着呢,不差这一种
蚕豆病如何预防?
“蚕豆病”属于遗传缺陷,没办法,生下来就有,虽然没办法治愈,但只要预防溶血发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啦。
饮食上
虽然米粒妈前面一直强调吃蚕豆会引起溶血,其实除了蚕豆,一切蚕豆制品都不能碰。
比如蚕豆做的凉粉、粉丝、豆瓣酱、零食等,还有一些酱料中也可能有蚕豆,吃的时候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
还有蚕豆花粉也会导致发病,蚕豆开花的时候,不要让孩子靠近(不过很多人应该也不会去蚕豆地~)
母乳妈妈如果吃了蚕豆或者蚕豆制品,也会通过乳汁导致宝宝发病,所以哺乳期的妈妈要特别注意一下。
药物
除了饮食上要注意,“蚕豆病”也有很多药物禁用,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如果医生没有问的话,要主动告诉医生。
像小儿退热散、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美沙拉嗪、安替比林、感冒清热颗粒等这些常见的解热止痛药。
还有维生素C、维生素K(几乎所有的维生素K都有潜在风险)都要慎用。
安乃近、金银花、牛黄解毒丸、保婴丹这些都不能用。再提醒一句哦,这些药,没有蚕豆病的孩子,也禁止使用!
其他
前面说到了,“蚕豆病”致病,主要是因为碰到了带有“氧化性”的物质,所以也要尽量避免具有氧化作用的物品。
比如樟脑丸(含樟脑);颜料、薄荷膏(含薄荷脑);跌打酒(含牛黄);万金油、红花油(此三者均含水杨酸)。
总之,大家也不要太担心,不去碰相关的食物,去医院及时告知医生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能和“蚕豆病”相安无事的。
最近正是蚕豆大量上市的季节,我看咱们带饭的小伙伴,不少也做了蚕豆。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蚕豆一定要煮熟,不熟的蚕豆也容易导致中毒哦。
5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就不要让他们吃蚕豆了。5岁以上的宝宝第一次吃蚕豆,妈妈们不放心的话,可以多观察一下,看看孩子有没有出现什么症状。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