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少、孩子吃不饱?就这4招,轻松变身“大奶牛”!不光能喂饱自己的幼崽,还能源源不断地喂饱人类的幼崽,这跨越种族的母性光辉,太让人感动了。
看完之后,化身“奶牛”,你也可以!
动不动就母乳少,Are you 确定?
在开始说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
那就是我们和奶牛还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乳汁够自己的幼崽吃就行了。
所以判断母乳够不够、少不少的唯一标准就是宝宝能不能吃饱。
那怎么判断宝宝吃没吃饱呢?
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表现:
吃奶后表情满足愉悦。
每天排尿7~8次。
生长发育曲线正常。
像什么乳房不饱胀、宝宝总哭闹、宝宝吮吸时间太长等等这都不能说明妈妈母乳不够。
这一点同时也望七大姑八大姨知悉。
这些下奶方式简直是“坑娘”
如果经过科学的判断,发现自己的母乳还真的是少。那大家也别忙着试下面这些下奶方法。
喝各种油腻的浓汤
喝汤下奶这一习俗都能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什么鲫鱼汤、黄豆猪蹄汤、木瓜排骨汤、乌鱼蛋汤、鸽子汤、乌鸡汤。上至飞禽,下至走兽,长毛的带腿儿的,甭管什么,统统熬它!
盛到碗里,不分你我,都是油汪汪的一片。
两眼一闭,喝就完了。
我生完小丸子那会儿,几乎顿顿都有猪蹄汤,猪蹄能炖一切。
真的,喝到我看到猪都想哭。
但事实上,这些油腻腻的汤里都是脂肪,奶没多下,肉没少长。而且还容易堵奶,真是double扎心。
喝各种酒精制品
我之前看留言,发现不少小可爱所在的地区都有喝米酒下奶的习俗。
除了米酒,还有黄酒、醪糟、米酒鸡蛋、酒酿圆子、红糖米酒等各种“周边”产品。
鲫鱼汤、猪蹄汤、米酒,堪称“传统下奶界”的三大巨头。
然而,大家要知道的是,哺乳妈妈是不能喝酒的。
酒精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轻则引起宝宝嗜睡、烦躁,重则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试各种奇葩偏方
说完了正经的,再说说不正经的。
小丸子奶奶那会儿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说吃蚯蚓下奶,一脸坚定地非要给我去找蚯蚓。
最后还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拯救了我,因为奶奶翻遍了小区所有的绿化带愣是没找到一条蚯蚓。
除了吃蚯蚓,还有吃猪鼻子、吃胎盘、吃穿山甲,甚至吃猪羊的乳头、吃水煮羊屎等奇葩的下奶方法。
吃猪羊的乳头我勉强理解为“以形补形”,吃羊屎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想变身“奶牛”分以下几步
说完以上这些反面教材,下面我们开始说正经的“产奶”方法。
多吸多吸多吸
敲黑板,大家用小本本记好了,想增加乳汁的量,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因为乳汁的产生是正向反馈,简单来说,就是吸得越频繁,产奶就越多,反之,产奶就会越少。
多吸吮对于增加乳汁量的意义,就好比充电对于手机的意义。
一个没电的手机,和板砖有什么分别?同理可知,做不到多吸吮,其他下奶的法子都白扯。
无论有没有奶,都得让宝宝多吸,别觉得吸了半天啥也没有就放弃了。
时刻记得一个逻辑,那就是:先有吸后有奶。
如果有特殊原因,宝宝不在身边,没法儿亲喂,或者妈妈有乳腺炎了等等,那也得用吸奶器定时把奶吸出来。
不管什么情况,吸就完了!
多喝多喝多喝
我知道,不少小可爱在看完“少喝汤”那条就有疑问了,人家都说喝汤确实能下奶,你为什么不让喝?
其实是太油腻的浓汤要少喝,清淡的汤还是可以多喝的,喝汤的同时别忘了把里面的菜和肉也吃了。
喝汤之所以能下奶其实就是汤里的水分起到了作用。
母乳中约80%的成分是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80%的水分就来源于母乳妈妈摄入的水分。
所以,一定要增加液体的摄入,白开水、清汤都算。
吃的多样不多量
母乳妈妈每周要保证吃够50种主要食材,但是多样不多量,每种都别多吃。
这50种食材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这几大类营养素,保证营养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母乳妈妈每天的饮食搭配是下面酱婶儿的。
主食:谷类250~300g,薯类75 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
肉类: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20 g。
牛奶:400~500ml,这是优质的钙的来源。
蔬菜:蔬菜类500g,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
水果:水果类200~400g。
其他:大豆类25g,坚果10g。
所以,答应我,别拿薯片冰淇淋辣条凑数好吗?
心情愉快最重要
讲真,没被气回奶的母乳喂养生涯是不完整的。
因为婆媳矛盾,因为育儿问题,因为别人的不理解。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来自吃瓜群众们的“慰问关怀”。
“你有没有奶?你为啥没奶?你奶怎么那么少?你看看,胸这么大没奶,一点用都没有?”
Excuse me?你和我说这些干嘛,我的母乳是声控的,说的越多产的越多吗?
所以,遇到不开心的要么正面刚,直接怼,要么找朋友倾诉,多吐槽。
唯一宗旨就是让自己开心起来。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