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宝宝饮食> 母乳喂养> 宝宝吐奶、呛奶、溢奶的区别

宝宝吐奶、呛奶、溢奶的区别

2019年03月18日 09:52 阅读次数:222
宝宝吐奶、呛奶、溢奶的区别在哪里?宝妈该如何正确区分?小宝宝发生吐奶、呛奶是很常见的现象。那么,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呛奶呢?该如何预防宝宝吐奶、呛奶?若是遇到宝宝吐奶、呛奶,应该如何做出应急措施呢?

宝宝吐奶、呛奶、溢奶的区别在哪里?宝妈该如何正确区分?小宝宝发生吐奶、呛奶是很常见的现象。那么,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呛奶呢?该如何预防宝宝吐奶、呛奶?若是遇到宝宝吐奶、呛奶,应该如何做出应急措施呢?

区分吐奶和呛奶

小宝宝发生吐奶、呛奶是很常见的现象,吐奶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吐奶包括生理性吐奶和非生理性吐奶,根据吐奶情况的轻重,可以分为漾奶、溢奶、呕吐、呛奶等。

漾奶: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少量奶水从宝宝嘴角流出(1-2口);

溢奶:轻微的吐奶(一部分奶水从宝宝口角流出,或者吐出奶水);

呛奶:严重一点的吐奶(奶水从宝宝口鼻涌出)就是我们常说的呕吐;宝宝在吃奶过程中或者吐奶后,奶水误入了宝宝的气道。

不同的处理方法

漾奶

漾奶是指婴儿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处理方法:

只要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5-8分钟,直至打出响嗝就不会漾奶了。

溢奶

溢奶是指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处理方法:

1、立刻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奶水(使用小毛巾或抽吸管)。

2、翻转宝宝的身体,使其脸朝下,拍打宝宝背部,使口鼻、气管及肺中奶水能有效地咳出来。

3、让宝宝大声哭,哭的动作就是大量的吸气及吐气,以测试呼吸道是否通畅,并可借以清除呼吸道中口腔中的异物。

吐奶

这里的吐奶是指婴儿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生理性吐奶

如果婴儿体重生长良好,没有难受的表现,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这种情况考虑为生理性吐奶。

病理性吐奶

如果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存在病理情况。较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等,请家长及时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处理方法:

遇到婴儿呕吐,妈妈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让婴儿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使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肠内;

喂奶后要抱起婴儿,使宝宝的头伏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直至打出响嗝,让胃内气体排出后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也就不容易吐奶了——这个“放”也是要讲求技巧的哦,专家提示我们,喂奶后最好能让宝宝多立一会儿,放下时的最佳姿势是右侧卧位,宝宝头部略抬高点,过会儿再改为仰卧位,这些小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吐奶。

呛奶

呛奶是因为奶水误入了宝宝的气道,呛奶量较多,婴儿会表现出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呛奶窒息的婴儿表现为脸色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等,一旦发生严重窒息,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需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

如果呛奶后婴儿呼吸很顺畅,可刺激其身体让他再使劲大声哭泣,观察婴儿哭泣时的吸气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果声音哭声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脸色青紫,需即刻送医。如果婴儿哭声宏亮、脸色红润,则表示一时并无大碍,可再观察一阵子。

1、侧向一边

如果平躺时发生呕吐,迅速将婴儿脸侧向一边,或让婴儿侧卧,并拍其后背部,以免吐出物因重力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2、清理口腔

如果吐、溢出奶水较多,迅速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甚至咽喉处,进行快速的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此时,清除口腔要比鼻腔重要!

3、拍打背部

如果发现婴儿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马上使其趴在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质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至五次,使其能咳出。

4、刺激脚底板

如果以上步骤都做了,但婴儿仍旧无反应,即刻用力拍打婴儿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目的在使婴儿因感觉疼痛而哭叫,会哭表示婴儿能呼吸,氧气能进入肺部,以免缺氧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