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与奶瓶混淆时,快做这一件事;母乳喂养成功2步骤。就自然界来说,母乳喂养是最自然的状态,大部分新生儿内建含乳能力,一出生就会找到妈妈的乳头,开始第一次的哺乳。
另一方面,吸吮占婴儿脑部发展很大一部分,研究指出,母乳喂养能降低宝宝口腔咬合不正和过敏的风险,而且母乳喂养越久,宝宝的认知功能越好,鼓励妈妈如果身心状况没问题、宝宝健康无虞,这期间母乳喂养为主。
然而,如果宝宝是健康足月新生儿,妈妈乳头没有很平、很凹、很小或很大等特殊的状况,但宝宝却屡试都无法含乳成功,可能是孩子口腔有状况,如常见的舌系带过紧,或少见的口腔运动不协调,这时应该到医院就诊,寻求援助。
产假结束,可让宝宝开始接触奶瓶,上班前模仿日后上班后的瓶喂、母乳喂养模式,让照顾者练习瓶喂;而全职妈妈可继续选择母乳喂养。即使选择混合喂养,有机会仍可尽量维持每日母乳喂养。
母乳分为前、后奶,各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宝宝喝冰冻过的母乳,营养价值会较新鲜母乳打折吗?纯母乳喂养是产地直送,假设妈妈很重视母乳内的营养、抗体、生长因子,直接从乳房上吸取的效果最好,冷藏或冷冻奶,活性细胞会减少,营养成分多少会打点折。
宝宝全天候挂奶,会让自己累到不行!这是很多哺乳初期妈妈的困扰,虽然1个月内的新生儿,一天要哺乳8至12次,但是不会永远如此,2、3个月以上宝宝成熟度和吸奶技巧较好后,便可拉长至2、3小时或4、5小时吃一次,主要看个别宝宝的需求。
当宝宝吃得很频繁,代表他有这个需求,妈妈要做的不是不给,而是找到舒适哺乳的方式,如躺喂或坐着舒服喂。和宝宝建立默契和同步的关系很重要,当乳房胀时宝宝刚好饿,他吃完乳房也差不多软了,建立这样的默契,会让妈妈哺乳过程较为轻松愉快。
母乳喂养容易变形吗?
乳房和乳头的形状,在哺乳期延展性较大,假设原本乳头、乳晕小小的,因被宝宝含到嘴巴里,可能会变长、变大,包括原先乳头凹陷的妈妈,哺乳后可能因被宝宝舔吸而凸出,停喂后又会恢复原形。
然而,如果抱姿不对,或挤乳器使用不当、尺寸不对,都会造成乳头受伤、变形。只要有痛就不对!正确喂奶或使用挤乳器,是不太会痛的。痛在临床上是很准的警报器,这时可医护人员帮忙指导和处理。
刚开始母乳喂养时,乳头可能会较敏感、刺痛,都是正常的,但前提是乳头完整,没有伤口、压痕、流血和破皮,若是痛感与日俱增、超过2周,就是有问题的表现。哺乳初期,当乳头、乳晕处于嫩皮变老皮过程时,等新的皮肤长出来就不会再痛。
母乳喂养成功2步骤
第1步:先做肌肤接触
宝宝出现不肯含乳、吃几口就睡着,或是肯吃但妈妈乳头超痛等状况,第1步可从肌肤接触开始。此时,原则上让宝宝穿尿布就好,即使穿衣服也以轻薄为主,把宝宝的手和脚露出来,妈妈腹胸部裸露,让宝宝趴在胸前,目的不是把乳头放进宝宝嘴里,而是培养感情、建立关系,让孩子熟悉妈妈的味道,这时如果宝宝想吃,会自己慢慢地往乳头方向移动,并含上乳头。
第2步:斜躺式哺喂法
妈妈的动作先用手稍微支托宝宝,并斜躺让宝宝趴在身上,他自行去找乳头且想办法含上。很多失败的例子,常见妈妈硬推宝宝的头来吃,或是宝宝一摆成摇篮式姿势就大哭,可试试以宝宝为主导的斜躺式哺喂法,让妈妈、宝宝都舒服。
如果以上2个步骤都没效,表示可能是较为特殊的状况,如太早产、宝宝不够成熟等,宝宝需要更多的练习,可再给一点时间,每个孩子特质不同,找到适合宝宝的安抚方式,母乳喂养会更顺利。
母乳喂养转瓶喂,必胜4祕诀
1、让照顾者瓶喂
从宝宝的角度而言,正版的乳房长在妈妈身上,为何要拿山寨版的奶瓶给我呢?宝宝不愿意吃很正常!由照顾者瓶喂宝宝,成功机率较高。
如果照顾者因宝宝不愿瓶喂,而要求妈妈不要母乳喂养,这是不理解宝宝需求的照顾者,如真懂宝宝的需求,就会知道现在宝宝须要花一点时间适应瓶喂,可多陪他玩,跟他建立感情,让宝宝知道:跟照顾者一起是喝奶瓶,跟妈妈一起是吃乳房。
2、选择宽口径奶嘴
另外,宝宝的奶瓶奶嘴,可找宽口径、小洞口一点的,以模拟母乳的实感,让宝宝吸吮时的嘴巴张得很大、舌头也能一口一口地蠕动,瓶喂的接受度较高。
3、趁宝宝半梦半醒时瓶喂
可趁宝宝半梦半醒、防御率较低,又刚好肚子饿、嘴巴开始舔东西的时候,偷偷把奶瓶放进去,这时不用计较吃的量,宝宝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
4、尊重宝宝的食欲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宝宝的食欲,如果宝宝不愿意吃瓶喂,代表他可能没这么饿,千万别勉强孩子。
乳房与奶瓶混淆时,快做这一件事
所谓乳房与奶瓶混淆,是指宝宝吃过奶瓶后,再回来母乳喂养,舌头却变得较不好,此时可用回应式的喂奶,不只把奶瓶塞进宝宝嘴里,也重视在喂奶过程中,宝宝是否获得口腔的满足,是否能用自己的步调一口一口来吃。
这时候,可将宝宝直立约90度抱在腿上,水平拿着奶瓶,只要前面奶嘴的地方充满奶即可;不要硬塞进宝宝的嘴巴,而是在宝宝想舔想吃时,顺势放进去,宝宝嘴巴像含乳时般张大、上下唇外翻,水平放奶瓶可让宝宝一口一口吃到,不想吃就停下来,就像他在乳房吸奶有时会休息一样。如果宝宝吐出来,就暂停一下,观察宝宝的反应再放进奶瓶,用他主动、满足口腔欲望的方式,较不会出现混淆情形。
凡事都有过程,不管是那种喂养方式,当宝宝知道如何调整口腔和呼吸,便能减少衔接时会发生的状况。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