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孩子在吃奶时或者吃奶后,或者在哭闹时,会出现嘴巴抖动的表现。这时家长们可能会非常紧张,别的孩子不这样啊,我孩子这样是为什么?不会是脑袋有问题吧?这不会是抽搐、癫痫吧?真正的抽搐是什么样子的?抽搐或者惊厥了怎么处理呢?今天咱们好好讲讲哦。
典型的最容易发现,但不都会这样典型,有些孩子可能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可能仅仅有眼睑的颤抖,就像下图所示,也是癫痫哦。
如果发现孩子意识有丧失,就是眼神凝视、呼叫没有反应,那基本都会有问题,建议请医生看下了。
3.那嘴巴抖是什么问题呢?哈哈,查了好多资料,就没有能说清楚这到底是咋的了,只是说这种情况不用担心。下面是几个解释,大家看下:
●有些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时,这种表现比奶瓶喂养的会多一些。而母乳喂养时,孩子们需要更加努力,吃奶的过程需要非常精密的肌肉协调以及婴儿下颌和舌头的运动。奶瓶喂养时,直接吸就行了,不用这么费用。所以这时认为下巴抖动就是“肌肉疲劳”。
●西雅图儿童医院认为这种表现是原始反射的一种,和孩子们的神经发育不完善有关。原始反射就是拥抱反射、踏步反射这些反射,大家应该有印象吧?
拥抱反射(moro reflex)
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
在哭闹时,不仅下巴,胳膊和腿抖动都是正常的,一般在生后2月龄左右就消失了。另外,如果孩子在不哭闹时出现嘴巴、四肢抖动等表现,需要注意一下,这时可以给孩子个奶嘴去吸吮下,如果不抖了,提示是正常的颤抖。如果根本不吸,继续抖动,需要就诊。
●2017年美国《Pediatric》发了一篇文章,总结了2个病例,孩子有下巴颤抖和头颤抖的表现,但是发育良好,颤抖时孩子精神良好,意识正常。最后检查结果是维生素D缺乏,分别是6ng / mL和17.6n / mL,小于正常值低限(20-30ng/ml),给与补充维生素D后,孩子的颤抖就恢复正常 了。得出的结论是,新生儿抖动或震颤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的最早迹象。
目前就查出这3种解释,可能是因为这个表现多是正常现象,没有过多医生进行研究,所以资料特少吧。
4.真正抽搐时怎么办呢?其实,大家注意一条就够了,就是避免孩子在抽搐过程中,碰伤自己。千万不要有过多的干预。
●孩子们抽搐的过程中,如果动作比较大,可能会碰到周围的桌子、椅子,可能会在地上把身体摩擦破,所以,咱们要确保孩子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把孩子放到周围没啥东西的地板上,最好铺上垫子或毯子。孩子倒在哪里就把孩子放到哪里,只有在周围环境不安全时才可以移动孩子;
●解开衣领,让孩子侧卧,左右都可以。不要让孩子坐着,避免惊厥时摔倒。解开衣领,让孩子呼吸通畅。另外,因为惊厥时会有口腔分泌物或者呕吐,宝宝侧卧可以避免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宝宝窒息。
●以上就足够了,等孩子自己恢复就行了,最好能记录下孩子抽搐的时间,抽搐的类型,如果能录像就最好,但是这条很难做到。
●不要试图使用束缚的方式停止孩子抽搐,不要按住宝宝,不要把孩子的胳膊扳直,也不要按住或绑住孩子大腿。
●不要往宝宝的口腔里塞任何东西,相反,如果口腔内有东西的话,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轻柔的取出,防止误吸,防止阻塞孩子的呼吸道,但要注意,不要硬拽,能看到的异物,能容易取出的再取出。
惊厥的宝宝可能会有头部的震颤,但牙关通常是紧闭的,一般不会咬伤自己舌头的,所以不要放置压舌板、手指等到孩子嘴里,避免阻塞呼吸道、损伤牙齿,有时咬断后会进入气管食管,划破之后非常难处理。
●不要掐人中,不要掐虎口,只能损伤到皮肤,没有止抽的作用。
●也不要在孩子正在抽搐的时候,抱起孩子就去医院,本来就在抽搐,你抱着孩子走的时候,会导致损伤。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