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频繁夜醒如何调整?当妈妈的很害怕宝宝夜醒,没当过妈的,都不知道什么叫“一宝夜醒,全家难眠”,宝宝醒了就开始各种哭闹,白天带得精疲力尽了,晚上还不得不起床各种哄宝宝,时间一长,各种苦不堪言。宝宝夜醒是不是不正常?
NO!
那是你不懂宝宝。
壹丨懂得宝宝睡眠
首先我们要明白宝宝不是大人想象的婴儿般的睡眠,睡得很深沉。
浅睡眠时间比较长,通常入睡的前10分钟属于入睡期,10~20分钟进入熟睡阶段,20~30分钟为深度睡眠阶段,30~40分钟可能会从深睡眠逐渐苏醒过来,此为浅睡阶段。
也就是宝宝睡40分钟左右就容易动来动去,迷之微笑,进入浅睡眠状态。
宝宝浅睡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夜晚比较容易醒,容易被一些细小的声音惊醒。
我们来看看,网络曾经报道,德国医学家对500个0-2岁宝宝的睡眠状态进行调查,看吧,这里面夜醒宝宝比例并不少,心理平衡些了吗?
其实真的不止你家宝宝这么磨人。
能一口气睡5个小时的宝宝的比例:
夜间醒来2次以上的宝宝的比例:
宝宝夜醒还有很多原因,比如饿了、太热或者太冷、鼻塞、生病不舒服、白天睡得过多、被睡在同一床上的大人吵醒、也可能是担心睡着时妈妈不在身边的分离焦虑等等。
贰丨宝宝夜醒一定要喂奶吗?
看情况!
6个月内的宝宝,生长发育最快,夜里醒来往往有喂奶的需求,因为母乳消化时长约2-3小时,这个阶段的夜奶是宝宝正常的营养需求。
建议夜间妈妈喂奶选择侧卧位进行哺乳,宝宝吃完奶后放入身边的小床睡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宝宝是大口大口喝奶,说明是饿了。妈妈可以记录下,在哪个时间段需要喂奶,明天还可以继续,如果啜吸几口就睡着了,那就属于寻找安慰,下次可以把吃奶时间延长。
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随着食物密度增大,宝宝对夜间喂养的需求减少,宝宝平均夜醒1~2次,约50%~60%的宝宝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也就是有睡整觉的能力了。
研究表明,6-12个月的婴儿的夜醒次数要多于夜奶次数,所以要减少夜奶,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喂夜奶次数,循序渐进到断夜奶,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睡整觉。
叁丨让宝宝有优质睡眠小妙招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宝宝睡觉要洗个热水澡,换上干爽的衣服。
房间要干净整洁舒适,最好有窗帘,床上不要放过多的玩具,入睡后有个小灯陪伴就好了。
如果有开空调或者暖气的房间,要注意室内湿度保持在55度左右,以免干燥引起宝宝易醒。
母婴同室不同床
以前女儿小的时候,睡在我们夫妻中间,总怕压到她。睡到旁边,怕掉下去,后面买了个挨着大床的小床,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母婴同室有父母及时陪护,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宝宝单独睡在小床上,睡眠环境更舒适,受到的干扰更少,夜醒自然也少了。
夜间睡眠时使用纸尿裤
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换尿布对宝宝睡眠的打扰,使用纸尿裤的宝宝夜醒次数少,夜晚最长连续睡眠时间长,睡眠效率高。
坚持早睡,让宝宝养成习惯
宝宝如果累了哭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基本上属于进入疲劳期了,这个时候要让他们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是比较难的。
大人要观察宝宝睡眠规律,比如今天8点就开始闹觉了,明天建议晚上7点半就要准备让宝宝睡觉。
白天多运动,合理安排好小睡和饮食
白天多运动,合理安排好小睡,不但能促进身体发育,还能让他消耗体力和精力,让他晚上做个乖宝宝。
制定目标作息表,不要轻易打破宝宝的作息规律
作息表内容包括宝宝几点吃,几点睡,吃什么等等,细致地列出宝宝全天的流程,尽可能按表行事,帮助宝宝养成规律。
另外外出尽量不要打破宝宝的作息规律,否则就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从头再来。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