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都担心宝宝的饮食问题,那么你知道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需要吃些有微量元素的一些食物吗?在生活中又应该怎么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宝贝,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吗?”幼儿园的李老师蹲下来问小班一个男孩,男孩午餐盒里的肉和芹菜几乎没动。男孩摇摇头说:“咬不动。”
李老师表示,现在像这样的孩子“相当多”,这些孩子普遍喜欢吃豆腐、炖蛋、茄子、西红柿、软面条等柔软食物,遇到肉块、排骨、芹菜、胡萝卜、苹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就不吃了。
有的幼儿因咀嚼功能差,吃饭特别慢,每次吃到饭凉了还剩小半碗。李老师觉得,孩子咀嚼功能差,究其根源是家长没有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现在许多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坐、走、说话比别的孩子晚,都会很焦急,可是对于咀嚼功能,却不太在意。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一个误区: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所以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吃东西,应该不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就是这样的误区,让妈妈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以至于宝宝错过了黄金的锻炼时期!
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50%以上的孩子厌食的祸根“种”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期。
锻炼咀嚼的好处
1.让宝宝顺利从辅食慢慢转为成人化的食物。
2.有利于肠胃功能的发育,更好的吸收营养。
3.有助于牙齿的发育及排列。
4.有助于脸部、口腔肌肉的生长。舌头、嘴唇等口腔器官的灵活度,会影响将来的语言能力。
5.练习自己进食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手眼协调的能力。
宝宝辅食添加过程
1、吞咽期:
4~6个月的孩子还没有出牙,刚添加泥糊状食品时,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即使是吃进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将食品从舌面运动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因此会整吞整咽,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的缘故。
2、舌碾期:
7~9个月,孩子的牙齿刚开始萌出,一般用舌头碾烂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3、咀嚼期:
10~12个月,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门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因此在这个时期,食品的形状也要由糊状的食品进一步转换到半固体的食物进而到固体的食物。
如果添加辅食过晚,又没有及时添加适应月龄的不同性状的食物,宝宝进食略微粗糙的食物时就感到十分吃力,甚至咀嚼进食这样的食物而吐出来。
缺乏舌碾、咀嚼的训练,不但可引起咀嚼肌的发育不良,使上、下颌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出现牙齿拥挤或排列不齐及其他类型的牙颌畸形。不但影响颜面部的美观,而且因为拥挤重叠的牙齿也不易清除食物残渣,发生龋齿及牙周病的几率较高。
咀嚼训练最佳时期
一般认为,只要有上下咬的动作,就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4—6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或称敏感期。
宝宝接受颗粒质感食物的最佳时机大概在7-9个月,如果没有及时改变食物的性状,增加少许颗粒状,蓉状辅食。等错过这个时机,再喂给宝宝吃,宝宝就会非常抗拒。
分阶段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14-6个月
训练重点:吞咽。
辅食特点:糊状、泥状。
学会吞咽是日后宝宝摄取固体食物的重要前提。4—6个月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比较适合添加泥糊状的食物。从4个月开始可用小勺给宝宝喂食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蛋黄泥等。刚开始妈妈会发现,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之前的宝宝习惯了吸吮,尚未形成与吞咽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妈妈要耐心多喂几次。
26-12个月
训练重点:咬、嚼。
辅食特点:较细的固体。
可选辅食: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面包片、手指饼、小鱼干。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从这一时期开始,妈妈就可给宝宝提供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了,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发。
这时的食物应由稀到稠、颗粒由细到粗,从在泥糊状食物里添加少量的小块固体食物开始,随着宝宝的适应,再慢慢添加固体食物的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主动进食的欲望增强,喜欢自己抓食物吃,这时妈妈可以把切碎的固体食物给宝宝,让他自己吃,培养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另外,还可给宝宝吃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如磨牙棒、磨牙饼干。
312个月以上
训练重点:咀嚼后的吞咽。
辅食特点:较粗的固体。
可选辅食:水饺、馄饨、米饭、其他纤维不太多的成人食物。
随着牙齿的萌出和完善,宝宝的口腔动作也越来越丰富,咀嚼吞咽动作协调,渐渐地可以用牙齿咬碎再咀嚼了。这时应给宝宝吃较粗的固体食物,多吃粗粮。
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利用宝宝爱模仿的特性,经常示范咀嚼动作给宝宝看,每口食物应慢慢咀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