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提到了不要过早给宝宝喂辅食的问题,文章篇幅有限,没有细说,这篇文咱们说一下。
在婴儿添加辅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其他奶类的选择。
母乳仍是婴儿的首选食品,建议6~12月龄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如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予以补充。
奶类应是6~12月龄婴儿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7~12月龄婴儿仍应维持乳量每日在800ml左右,幼儿则乳类摄入量至少每日500ml。
2、循序渐进的引入其他辅食。
婴儿第一阶段食物是半固体食物,为特别制作的婴儿产品或家庭自制的富含营养素的、泥状(茸状)食物,多为植物性食物,包括强化铁的米粉、水果泥、根茎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
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因可补充铁营养、易于消化又不易过敏,多为引入的第一种食物。
8~12月龄逐渐转变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即固体食物,食物的品种接近成人食物,硬度或大小应适度增加,如末状、碎状、指状或条状软食,包括水果、蔬菜、鱼肉类、蛋类。
婴儿后期开始学习与成人进食,逐渐过渡到进食成人食物。
2岁左右幼儿可与成人共同进食普通家庭制备的食物,但应注意质地软、清淡。3岁前应避免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如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
3、宝宝会逐渐适应食物。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每添加一种辅食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食欲、大小便是否受到影响,如果无甚影响,二三天后就可逐渐增加量。
每次让孩子尝试一种新口味,等他慢慢适应一星期后,再添加另一种。在孩子适应了单味辅食后,可以开始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一起喂哺(如从菜粥到鱼泥粥,再到鱼泥菜粥等)。
新食物的量应由少到多,即从开始1勺,逐渐加量,至6~7月龄后可代替1~2次乳量。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一般在喂奶之前,有饥饿感时添加,较易增加。在孩子生病期间,应暂缓添加辅食,康复后先逐步过渡到以前的饮食,以后再循序添加。
4、要给宝宝尝试多种的食物。
应让婴儿逐渐开始尝试和熟悉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蔬菜类,可逐渐过渡到除奶类外由其它食物组成的单独餐。
随着月龄的增加,也应根据婴儿需要,增加食物品种和数量,调整进餐次数,可逐渐增加到每天三餐(不包括奶类进餐次数)。
限制果汁的摄入量或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5、进食能力的培养。
婴儿的进食技能发育水平与幼儿的进食习惯培养及生长发育有关。
如婴儿7~10月龄时学习从勺中取食;7~9月龄时训练用杯喝水;10~12月龄训练用手抓食,指状食物可帮助婴儿进食、增加进食兴趣,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进食能力。
6、注意卫生。
膳食制作和进餐环境要卫生,餐具要彻底清洗消毒,食物应合理储存以防变质,严把“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
给婴儿的辅食应现做现食,剩下的食物不宜存放,要弃掉。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