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宝宝护理> 宝宝呵护> 宝宝讲话磕磕巴巴怎么回事 讲话磕磕巴巴怎么办

宝宝讲话磕磕巴巴怎么回事 讲话磕磕巴巴怎么办

2018年08月14日 14:47 阅读次数:36
有位妈妈说自己女儿两岁三个月,现在说话会出现结巴现象。自己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说话方式时,孩子每次都会逃避。家长想知道如何帮助孩子纠正结巴的问题,以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说话结巴的问题,面对孩子讲话磕磕巴巴该怎么办呢?

有位妈妈说自己女儿两岁三个月,现在说话会出现结巴现象。自己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说话方式时,孩子每次都会逃避。家长想知道如何帮助孩子纠正结巴的问题,以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说话结巴的问题,面对孩子讲话磕磕巴巴该怎么办呢?

答:结巴,俗称“结巴”、“口吃”,是一种言语障碍。说话结巴的人与正常人在语句表达的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会出现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等。

在学龄前儿童(0-3岁)当中,男童口吃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且女童口吃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

读者在留言中说到女儿偶尔会故意重复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词,看似是说话结巴的问题,实则并不一定。

要了解孩子是否真的出现结巴,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其具体的症状表现。

因为,判断孩子是否口吃,不能只看孩子说话时结巴的这种现象。事实上,它还包含了三大紧密相联的层面:

1、口吃的核心行为

口吃的核心行为,也叫口吃核心症状,是指结巴的、不正常的语言表达方式,即原本应当是流畅的,富有节奏的语言表达过程,被过多的、无法自控的语音重复、拖长和卡壳所中断的这种现象。

2、口吃的附加行为

口吃的附加行为,也叫口吃的第二症状,是指孩子为了逃避和摆脱口吃的核心行为,所表现出的各种不正常动作和行为。像是眨眼、跺脚,清喉咙、面部和脑袋抽搐,咬手指——以及说话故意停顿,或逃避某些容易使自己感到压力、说话结巴的场合等等。

3、口吃心理

孩子口吃包含了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它既包括了口吃带来的恐惧、焦虑、压力、羞耻、内疚、挫折等负面感觉和情绪,也包括了由此导致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身边人的逃避和讨厌。

如果孩子同时具备以上三种症状,那么孩子出现结巴的判断相对较为准确可信,如果孩子只是出现了第一种核心症状,但并未有其他症状,说名孩子或许是为了好玩,或许是短暂出现口吃,又或者只是为了练习、熟悉某句话而已。

孩子只是偶尔会出现这种症状,而且好像有故意为之的心态,加之孩子才两岁三个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原本就有限,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说话结巴的标签。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口吃呢?

1、遗传因素

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

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

3、心理原因

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4、生理疾病

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身边熟悉的人或小伙伴,有类似口吃的情况,孩子出于好玩有趣而刻意模仿形成的。

在了解了孩子结巴的症状以及形成结巴的因素外,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矫正口吃的不良习惯。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1、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2、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3、突破法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5、药物治疗法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奥氮平。一般可以减少口吃程度33%~55%。只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

6、沉默疗法

在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孩子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孩子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鼓励孩子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但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的宽慰和鼓励,才是孩子克服恐惧和羞涩的最佳良药。

对于孩子偶尔或某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口吃情况,父母一定不要过多地、刻意地去纠正孩子,甚至责备、打骂孩子。不要让你的负面情绪或行为,造成孩子说话的恐惧心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自信、坦然、流畅地与孩子交流,耐心等待孩子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完,并给予回应,相信孩子会在词汇量、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后,便能说出流畅的讲话。

记得有人说,我们用两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去学会闭嘴。

所以,孩子学会说话这件事,慢慢来,不用急,更不用催。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掌握好好说话这件事,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