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妈妈因为孩子突然“结巴”而变得焦虑的情况,那么孩子突然变口吃,家长该怎么做呢?
上周日,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带娃出游。都是三四岁的小朋友,爬坡挖土捡石子,玩得不亦乐乎,还不时跑来妈妈这边汇报情况:
“妈妈,刚才我……我……我……自己小便了!因为我觉得……觉得……实在憋不住了,我就自己……自己……自己……去小便了。”
“妈妈,我想要个……要个……就是那个……那个……跟点点拿的一样的木棍儿!”
“妈妈,给我……给我……给我……给我……”
听得妈妈们一口气提着半天下不去,“给你什么啊?”
“我渴了!”
“噢,给你水壶。”
虽然大家秉承科学育儿的理念,能做到耐心回应孩子,但背着孩子免不了开个玩笑:这话是越说越不利索了,不会落下口吃的毛病吧?
咱们群里的妈妈,也聊起过自家孩子“口吃”的经历。
今天咱们来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口吃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落下的毛病,搞清楚孩子“口吃”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不会那么焦虑啦!
什么是口吃?
关于“口吃”,美国听语协会(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早就作出了定义——
这是一种言语流畅障碍,也就是人们一般所形容的,说话时不断重复某些字词、不自觉地拉长语音、话语断断续续不连贯。
根据美国口吃基金会的一项调查,口吃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约为5%,常见于2~5岁(也有说法为2岁~8岁)儿童,其中75%~80%的口吃者会痊愈,也有1%会持续发展成为慢性口吃。
除了遗传因素,口吃有独特的生物学原因。有研究显示,正常说话的人是以左脑活动为主,而口吃的人说话时以右脑活动为主。
所以,口吃的人与正常说话的人,左脑流畅回路是有所不同的,说话时左脑活化不足,于是导致话语中断或不流畅。
孩子口吃的原因
看完口吃的定义,咱们一起聊聊孩子:为什么说话说得好好的,突然开始结巴了?
小朋友的口吃多为阵发性,具体表现是有时说话特别不流利,而有时说话又比较流利。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叫“正常的不流畅”。也就是说,所有孩子在学说话时都会有表达不顺畅的情况出现。在还不能完全掌握语言表达这项技能时,讲话不流利再正常不过了。
甚至,那些词汇量丰富的孩子反而更容易出现口吃。因为他们在描述一件事情时,思考的时间往往更长,当他们努力在脑海中搜寻更贴切的词汇来进行表达,语言停顿的时间和频次都会相应增加。
排除前面提到的遗传基因和大脑生物学原因后,小朋友的口吃最有可能受到这几件事的影响——
来自环境的压力
环境因素被认为是引起口吃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子化的社会现实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子女教育,父母力求孩子更完美的状态,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压力。
咱们前面已经说到,孩子在学说话过程中有一些表达不顺畅的情况很正常,如果父母因此而感到焦虑,对孩子严厉纠正甚至加以惩罚,最大可能就是加重孩子的口吃情况。
急切、焦虑的情绪
5岁以内的小朋友,情绪处理能力还不成熟,身处压力和焦虑中、急于说出某件事时或面对不熟悉的新环境时,都很容易出现口吃。
言语肌肉的协调性
想要完成一次流畅的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程度的言语肌肉协调与时间顺序配合。
事实是,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比如添加辅食太晚、喜欢给孩子吃煮得烂糊基本不用咀嚼的食物等,会导致孩子口腔肌肉发展较慢,直接限制了言语协调性的发展,口吃就会表现得更明显一些。
觉得“好玩”,故意模仿口吃
因为觉得好玩儿,故意结结巴巴说话,在孩子那里最为普遍。一般来说,模仿造成的口吃是短暂的,不会因此发展为真正的口吃,不过大家还是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
总体来说
只要不是基因或大脑原因,大部分孩子在儿童期产生的发育性口吃会在8岁之前消失。
至于如何判断是不是基因或大脑问题,大家可以根据孩子口吃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来衡量。
如果口吃表现严重并且持续长达6个月以上,建议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
请医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给予合适的建议和治疗方法,帮助孩子更顺畅地说话。
发现孩子口吃,明智的父母这样做
温和宽容的家庭氛围,永远都是治愈孩子的良药。
放松心情,别让孩子对口吃感到压力
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结巴,是一种弊大于利的做法。
当孩子口吃时,一定不要责备批评,也不用急促地质问孩子“你想说啥?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等等。
过度关注或强化孩子的问题,只会加重孩子的焦虑,让口吃变得更严重。
耐心倾听,不轻易打断孩子
大人缺乏耐心、说话太快或抢着替孩子说话,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没有好处的。
当孩子口吃时,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轻易打断他们,必要时可以帮他们说出想说的话。
在平静状态下完成一次顺畅的沟通,对孩子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具体赞美
在孩子说话流畅时,可以及时给予具体的称赞。比如:你刚才说话每个字都很清楚,妈妈觉得特别好听。
这可以让孩子更清楚地知道,怎样说话才是正确的,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让他们享受到说话的乐趣。
叫孩子慢慢说,不如大人先开始慢慢说
当孩子结结巴巴说话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告诉他:慢慢说。
比这句话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示范给孩子看,怎样才是慢慢说。你可以用下面这些示范来代替禁止——
在家里养成大家轮流说话的习惯,而不是抢着说。
先听别人说完,然后才说。
放慢语速说话,给对方充分的时间去理解你所传达的讯息。
说话以短句为主,尽量简洁明确。
日常交谈和阅读绘本时,句子之间增加停顿的次数。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