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母婴健康> 宝宝护理> 宝宝呵护> 宝宝感冒后抓耳朵是怎么回事?小心是中耳炎

宝宝感冒后抓耳朵是怎么回事?小心是中耳炎

2018年03月09日 11:32 阅读次数:1282
孩子感冒后急躁、抓耳朵是怎么回事?宝宝感冒后为什么要担心中耳炎,宝宝没得过中耳炎的家长画风都是酱婶儿的:啥?感冒、发烧、都有可能导致中耳炎?咋判断?怎么预防怎么治疗怎么护理?

孩子感冒后急躁、抓耳朵是怎么回事?宝宝感冒后为什么要担心中耳炎,宝宝没得过中耳炎的家长画风都是酱婶儿的:啥?感冒、发烧、都有可能导致中耳炎?咋判断?怎么预防怎么治疗怎么护理?

宝宝得过中耳炎的家长一幅痛心疾首的样子:

宝宝得了流感咳咳咳,感冒药也吃着,后期突然就常常莫名其妙大哭、拍脑袋、揪耳朵,看了医生才知道引发了中耳炎!被医生训了,再耽误下去,宝宝的听力可能就……

作为临床中最常见的诊断,中耳炎真的那么可怕吗?到底如何预防中耳炎?

下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有关中耳炎的知识。

儿童最常见的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中耳炎的发病特点以及应对措施,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跟大家说明。

急性中耳炎

案例1

小A,2岁,这两天感冒了。昨天夜里突然大哭,同时还抓耳朵拍头,直喊耳朵疼。宝爸联系医院,在跟医生介绍了宝宝的症状后,医生建议先给宝宝服用“美林”退烧药,第二天再带宝宝看医生”。当晚服用退烧药后,宝宝的情绪很快平复,也不再抓耳朵。

第二天,医生在仔细检查了小A的耳朵和鼻子后,诊断为急性中耳炎,而急性中耳炎是因鼻炎引起的,因此治疗方案是:耳朵鼻子一起用药,耳朵点药是“治标”,鼻子喷药才是“治本”。

基本症状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往往继发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的急性发作。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等;小月龄的宝宝常常表现为情绪烦躁、脾气突然变大,抓耳朵、拍头等。

医生检查患儿的耳朵时,可以看到鼓膜红肿充血,有的甚至可以透过鼓膜看到中耳腔的脓液。

急性中耳炎的发病过程分为4个阶段:充血期、渗出期、化脓期和恢复期。

从小A的症状及表现来看,小A的急性中耳炎处于充血期。

如果小A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很可能会继续发展到渗出期,这时会有耳闷和听力下降的感觉。

如果仍然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变得更为严重时,家长可能很直观地就能看到宝宝耳朵流脓了,此时急性中耳炎就转变成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医生吸出宝宝耳道脓液后,甚至可以看到已经穿孔的鼓膜。

如果在这种严峻的状况下,家长还没有重视,那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就会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外在的表现就是,宝宝的耳朵经常流脓,而且听力也下降了。同时,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宝宝长大成人。

治疗方法

针对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因其发病原因,所以在治疗上一般是耳朵点药和喷鼻双管齐下。

当然,如果宝宝耳痛难忍,家长也可以给宝宝服用“解热镇痛药”,比如美林等,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分泌性中耳炎

案例2

小B,5岁。最近1周,妈妈发现她看动画片时总是把声音开得很大,叫她吃饭或者出去玩也总是没有回应,上网查询后,家长觉得这可能是听力不好的表现。于是,立即带小B看医生。

医生询问了宝宝听力下降的时间,以及鼻子是否有不舒服。确实,小B从2周前感冒后一直流黄鼻涕,睡觉也打呼噜、张嘴。

医生查体后,确认宝宝为分泌性中耳炎,并伴有慢性鼻窦炎。治疗建议为:清洗鼻腔后喷药,口服促进鼻涕排出的药物,整个疗程要持续两周,并一定要带宝宝进行复查。

这个案例涉及到了中耳炎的另一个类型,即分泌性中耳炎。

形成原因与基本症状

具体来讲,我们的中耳腔粘膜有一些分泌腺体,这些腺体分泌的黏液会通过咽鼓管排入鼻腔,然后再排出体外。

但是现在,小B的中耳腔(也就是鼓膜深处的空腔)充满积液,导致声音传导不够顺畅,进而出现听力下降的表现。

而中耳之所以出现积液,就是因为宝宝患有鼻窦炎,肿胀的鼻腔粘膜将咽鼓管(连接鼻腔和中耳腔的管道)的鼻咽部开口堵住了,不仅中耳腔的液体不能顺利排出,而且耳部气压也得不到平衡,使得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粘膜中的组织液深入空腔,于是就形成了积液。

简单讲就是,人的耳、鼻、口腔是相通的,小B的鼻窦炎导致鼻子被堵住,进而影响到中耳腔液体的排除和耳部气压的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中耳炎。

治疗方法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得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就是促进耳部积液的排出。

将液体排入鼻腔,中耳腔内的积液没有了,听力自然也就恢复了。

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是传导性的,不会让宝宝完全失聪,而且在疾病治愈后,听力就可以恢复正常。

但是,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不能超过3个月!

一方面,长时间听不清楚会让宝宝口齿不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鼓室长期负压,存在积液很容易并发严重,比如粘连性中耳炎,鼓膜会紧贴在鼓室的内侧壁上,这时,就需要手术才能进行治疗了。

预防tips

不要随意给宝宝掏耳屎

耳屎(即耵聍),是外耳道的皮肤耵聍腺分泌的,作用是保护耳朵和鼓膜不受伤害。

一般来说,耳屎可以通过咀嚼和吞咽的动作排出。但是因为宝宝的耳道比较狭窄,所以经常有耳屎积存在耳道当中。

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带宝宝就医,由医生为宝宝清理。

千万不要擅自用坚硬的挖耳勺给宝宝掏耳朵。在急诊上,经常看到因为掏耳屎引起的耳外伤的宝宝前来就诊。

耳外伤引起的严重后果主要有,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道的狭窄或者闭锁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手术来解决的,得不偿失。

耳道进水可别用棉签清理

无论是游泳还是平时玩耍,当家长发现宝宝耳道进水时,可以将松软的棉球放置在外耳道,稍等几分钟,耳道内的水分就会被充分吸收到棉球上了。

千万不要擅自将棉签伸入宝宝耳道清理,以免将耳屎和尚未被棉签吸收的水分反而被棉签推挤到耳道内部。

别在宝宝周围吸烟

二手烟没有“安全线”!宝宝比成人更容易受到二手烟中有毒物质的影响。

如果宝宝暴露在香烟烟雾中,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率都会增加,尤其是过敏哮喘和耳部感染(引自《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烟雾会刺激宝宝鼻腔,促进耳部液体在咽鼓管中积聚,俗称“烟民耳”。

中耳炎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当你发现宝宝有揪耳朵,或直接表明耳痛的表现时,先不要着急,一定要带宝宝找到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进行咨询,排查是否是中耳炎导致的,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积极治疗。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治疗及时,就不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下降,关于这方面,家长们大可放心。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