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张力?如果孩子的肌张力不好,那该怎么办呢?医生说的肌张力到底是啥?教你自测宝宝肌张力是否正常!你学会了吗?
说到肌张力这个词,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不陌生,因为带宝宝体检时经常能听到医生说:“你家孩子肌张力比较高”或者“这孩子肌张力有点低”。那么肌张力到底说的是什么?过高或过低真如网上所说是“脑子有问题”吗?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并不是宝宝有没有力量的代名词,它指的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正常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肌张力不高不低,恰到好处,这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在放松时,肌肉不紧张僵硬,但也不会给人“软塌塌”的感觉。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有的人特别是小宝宝,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者“肌张力过低”的情况,要么肌肉十分紧绷,要么肌肉特别松驰。
▲ 宝宝身体呈反弓形,这就是“肌张力高”
▲ 图中右侧的宝宝就属于“肌张力低”
还有一些宝宝更加“与众不同”,身体会同时出现两种异常情况,有部分肌肉是“肌张力高”,有部分肌肉却“肌张力低”,很容易让家长蒙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宝宝肌张力异常代表脑子有问题?
网上有这种说法:肌张力高是脑瘫的信号,肌张力低是唐氏儿的标志,所以经常有家长把肌张力异常和脑子有问题画等号。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是“冒牌”肌张力异常,而且诱发肌张力的幕后凶手并不只有脑部疾病这一个。
导致宝宝肌张力高的原因:
1. 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时期全身屈肌张力高通常是正常的,在3个月后被动性肌张力逐渐减弱,到6个月后屈肌张力进一步下降,伸肌张力进一步升高。
所以,不要发现宝宝有“小手呈握拳姿势”、“总是爱使劲”、”头总向后仰“等现象时,就给他打上脑瘫的标签,更不能因此而过度医疗,以免给宝宝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2. 宝宝情绪不佳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肌张力高,往往是因为医生检查或其他原因导致宝宝情绪紧张、不能放松所导致的,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的日常情况来综合判断。
3.病理性原因
导致宝宝肌张力的病理因素有很多,脑瘫、脊髓损伤等是常见的幕后真凶。如果发现宝宝肌张力明显增高,稍微用力去改变他们原有状态时,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大哭,家长最好请专业医生来帮忙诊断。
导致宝宝肌张力低的原因:
原因也比较多,有先天遗传原因,也有后天发育原因,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唐氏综合症、核黄疸、脑炎。
值得庆幸的是,医生经常说的宝宝肌张力有点“高”或有点“低”,其实绝大多数情况只是宝宝个体发育的轻微差异。很多正常的新生儿躺着时也会有头向后仰等肌张力高的表现,还有一些未满半岁的宝宝,俯卧时双上肢会向后伸直,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飞机手”,只要他们的双手能自如够到前面也是正常的。
所以,如果宝宝的肌张力只是略微高(低)了点,家长不用太过担心。不过,并不是说可以置之不理哦!具体还是要听医生的医嘱安排。
宝宝肌张力高怎么办?
无论是个体发育差异还是疾病因素所导致的肌张力异常,核心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越早干预对宝宝的影响越小。
那怎么才能识别肌张力异常的宝宝呢?
肌张力高的宝宝通常有这样的标志:
1.仰卧时头一直向后背;
2.上肢肘关节、腕关节一直保持屈曲状;
3.手指拇指内收,双手紧握拳并很难张开;
4.双下肢总表现为伸直或者双脚交叉成剪刀状,双足尖着地等。
5.如果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可导致宝宝全身僵硬,肢体运动减少。
肌张力低的宝宝因为肌肉过于松弛,常给人一种无力感:比如到了该会坐的月龄一直坐不起来等等。
敲黑板:
单纯通过这些指征来判断宝宝肌张力异常,不是特别准确,所以家长不要在家胡思乱想,也不用在网上咨询其他家长,如果怀疑宝宝有肌张力异常,应尽快去医院做专业检查!
一旦锁定宝宝有肌张力异常的情况,要积极查找病因并治疗。
首先需要查找宝宝肌张力异常的原因,除了对症治疗还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
物理理疗,通过物理治疗对宝宝很有帮助,包括各种康复训练、身体运动和游戏,比如让宝宝趴着玩、给宝宝做按摩等等,但是,最好在医院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针对病因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后仍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物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才能帮助宝宝尽快痊愈。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