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薏米红豆粥的做法
    薏米红豆粥的做法

      薏米红豆粥,是十分养生的食物,能有效去湿。对于薏米红豆粥就的选材和做法,就得细细来学习一下,究竟薏米红豆粥是怎么做的呢?   煲薏米红豆粥如果有高压锅的话非常简单,薏米和红豆各半,洗净浸泡两到三个小时,大火煮开,高压锅上气后关最小火煲20分钟,关火自然排气即可。如果没有时间浸泡,就把煲煮时间延长到30分钟   要注意的是薏米和红豆都不具粘性,所以煲出来的汤跟我们平时喝的大米小米粥感觉不同,比较清汤寡水的感觉,习惯就好,千万不要加米去煲,因为米是湿粘的,虽然煲出来的口感很好,却损失了去湿的功效。    别小看了薏米红豆这么简单的食材,其功效非同小可,薏米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补心、健脾胃之功效,因此薏米红豆粥是治湿邪最好的药方。   中医认为,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

  • 中国古代名厨大集
    中国古代名厨大集

      我国古代有十个名人,又是十个名厨。   伊尹,为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不衰。   易牙,也名狄牙,为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太和公,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   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梵正,为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刘娘子,为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

    标签: 中国饮食文化
  • 广东的早茶文化
    广东的早茶文化

      广东人都喜欢喝早茶,因此广东的茶楼生意一般都生意兴隆。退休的老人几乎每天早上6,7点就会去茶楼等位,或是与伴侣一起两人细品慢酌,或是等待年轻一族,一家大小一起长话家常。   传统的广东茶楼一般是用“推车仔”的模式来售卖点心,服务员推着放满点心的车,不断地在楼面走着,遇到有食客需要点单,便会停下来为食客服务。如果在人多的时候,一般点心车都停在一个地方,然后食客过去取自己需要的食物。而现在大多的茶楼都采取填单点菜和“推车仔”结合,可能是想省点人力。   发展至今,广东的茶点也已经比较有名气。广东人最常点的点心是蛋挞、煎堆等点心,凤爪、排骨等小吃蒸品,还有及第粥、艇仔粥各种粥品和云吞面等。   一般来说,早茶的消费不会很贵,一般两个人喝早茶大概是几十块钱的消费。因为广东人喝早茶,在意的不是茶和点心,喝的是那一份悠闲,喝的是那一种闲

  • 21道广东名菜介绍
    21道广东名菜介绍

      广东饮食文化独特,具有南粤特色,那么广东有什么名菜呢?其实,广东的名菜很多,以下就为你介绍几道比较有名的广东菜,让你品尝到正宗的广东味道!   菊花龙虎凤   蛇、猫、鸡三种肉丝,拌冬菇、甜枣烹制而成。其味甘美,有滋补健肾之功效。   脆皮乳猪   选重5公斤左右小猪,经烧、烤、饪制而成。皮脆肉嫩,味美可口。   红烧大裙翅   选上等裙翅,由各种肉类煮出的汤汁煨制而成。味美可口,有养颜补身之作用。   七彩鹿肉丝   肥嫩梅花鹿腿部的枚肉,切成丝,配以鲜笋、鲜菇等丝制成。爽滑细嫩,气香味美,有暖身壮气,滋补养颜之作用。   中山脆鯇   用中山市出产的鯇鱼烹制而成。煎、炒、蒸、煲皆宜,鱼肉鲜滑爽脆。   冬瓜盅   以瘦猪肉、蟹肉、田鸡、虾仁、莲子等作馅,放入不去皮的冬瓜内,炖熟而成。滋味芬芳,能利尿清热。   大良炒牛奶   用牛奶、鲜蛋白、鸡肝落镬炒

  • 麦兜下午茶:菠萝油
    麦兜下午茶:菠萝油

     《麦兜与菠萝油王子》是麦兜系列电影中较为晦涩个人化的一部。但是,我们绝对对“菠萝油”并不陌生,简直是香港茶餐厅的招牌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菠萝油?   香港很多茶餐厅都会供应菠萝油,搭配咖啡、奶茶(丝袜奶茶)或鸳鸯作为下午茶餐或早餐。是普罗大众的至爱。菠萝油最好的吃法是将新鲜出炉的菠萝包夹上冰冷的牛油,这样牛油就会被菠萝包的热力影响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间位置,包身会被溶化的牛油变成金黄色,而食用时菠萝油与菠萝包不同之处是能够吃出浓厚的牛油的香味。但由於加上了牛油,所以菠萝油比菠萝包的脂肪与胆固醇含量更要高一些。   2.怎么做菠萝油?   所需食材:   面粉200克,菠萝肉150克,猪油20克,吉士粉5克,鸡蛋黄1/4只,白糖30克,面包改

  • 夏天吃凉拌苦瓜消暑又降火
    夏天吃凉拌苦瓜消暑又降火

      炎热的夏季,最好是吃些消暑祛湿的食物了。苦瓜是夏天人们的首选菜喔,营养丰富,又能降火。小编给你推荐一款凉拌苦瓜,味道也可以很鲜甜喔。   食材   主料:苦瓜250g、干柠檬片5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蒜适量、干红辣椒适量、味精适量、白芝麻适量   步骤   1.把材料准备好。   苦瓜洗净,从中间切成段。   2.把苦瓜切成圆圈状,把中间的芯掏掉。   3.干柠檬片用开水浸泡15分钟。   4.锅里水开后,倒入苦瓜片。   5.加入几滴油,煮至苦瓜变软。   6.把苦瓜捞出,控干水,加入适量盐。   7.倒入柠檬水,拌匀。   8.加入适量生抽。   9.把蒜捣成泥,加入。   10.把干辣椒剪成小段。   11.加入少量味精。   12.把油烧热,浇到蒜泥和辣椒上。   13.用筷子一个一个的摆在盘中,点缀上干红辣椒,表面上撒

    标签: 中国饮食
  • 鸡蛋糕怎么做才好吃?
    鸡蛋糕怎么做才好吃?

      很多小孩都喜欢的一样食品,你猜猜是什么?没错,就是鸡蛋。鸡蛋有很多种做法,其中最受欢迎的点心就是鸡蛋糕了。鸡蛋糕怎么做才好吃?不妨照着小编的方法试试哟。   鸡蛋打碎,鸡蛋与水比例是1:2 盖上盖子,最好直接用微波专用盆,大火加热三分钟,熟后加入:盐、酱油、醋、葱花、香油, 我一般还会放一些虾皮。 ok,可以吃了   蒸蛋羹许多人掌握不好火候,不是蒸老了,就是没熟。用微波炉更不好掌握了。还是接着看朱奶奶怎么做吧。   其实,蒸鸡蛋羹嫩不嫩的关键,就是往鸡蛋里倒入热水,水和鸡蛋的比率是2比1。接着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就可以放微波炉里了。放进入时容器上可以不盖盖儿。用高火,加热2分20秒左右。加热后,尽量远离微波炉,因为微波炉有微量的辐射。   在加热期间,朱奶奶在调制鸡蛋羹的调料。在碗里倒入适量的醋、酱油、香油、胡椒、盐和味精。搅拌均匀。调料做好了,鸡蛋羹也蒸好,拿出来时小

  • 豆腐包子的制作方法
    豆腐包子的制作方法

      小时候,经常吃的豆腐包子你怀念吗?这种来自北方的小吃,在南方的你又吃过吗?现在大街小巷都很少有豆腐包子的吆喝声了。我们可以亲手做做,怀念一下当年的味道喔。   豆腐包子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600克,豆腐(北)450克   辅料:虾米60克,黄瓜75克,蒜苔60克   调料:大葱30克,姜10克,盐8克,味精4克,黄酱35克,胡椒粉2克,碱1克,香油15克,花生油35克,酵母15克   豆腐包子的特色:   此包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教您豆腐包子怎么做,如何做豆腐包子才好吃   1.将葱、姜去皮洗净,均切成末备用;将豆腐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透,捞出沥干,切成约1厘米的丁,备用。   2.将黄瓜、蒜苗洗净,沥干水分,切成碎丁;海米泡好,捞出切成碎粒,备用。   3.将豆腐放入盆中,加入黄瓜丁、蒜苗丁、海米、葱末、姜末、花生油、黄酱、麻油、味精、精盐、

    标签: 中国饮食
  • 中国饮食:傣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中国饮食:傣族的饮食文化介绍

      傣族最有名的习俗莫过于泼水节了,你知道傣族的饮食文化也是很丰盛的吗?腌、烤、炸、生吃—这是傣家菜烹制方法上较为突出的特点,喜欢这样烹调食物的你千万别错过啦。   先说"腌"。最常见的是腌酸菜、腌竹笋、腌 鱼、腌猪脚等。最有特色的是腌牛脚筋:以滚开水烫泡、用火燎烧、冷水浸泡等方法,刮干净牛角上的毛,然后切之为条状煮(火巴),以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后,清洗、晾干,与姜、蒜、辣子、花椒、盐等调料拌匀人瓮,密封瓮口,半个来月即熟。其色乳黄,人口既有韧性感而又(火巴)绵,其味甜中带酸,辣咸适口,是下酒的佳品。   次说"烤"。香茅草烤鸡是一道风味菜。用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特产的大枫茅,捆于褪洗干净、肚内填以各种调味料的嫩鸡上,抹上动物油以中火均匀烤之,温度使调料味由内向外散出、香茅味由外向内渗人,肉质酥脆沙嫩,香气氤氲充盈,别的地方无法仿制

    标签: 中国饮食
  • 中国饮食讲究的特点
    中国饮食讲究的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 “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

    标签: 中国饮食文化
  • 白露为什么要吃龙眼
    白露为什么要吃龙眼

    白露为什么要吃龙眼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福州人这个时节喜欢吃龙眼。传说白露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当然这种疗效属于“民间信仰”的范畴,不可全信。 福州人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由来已久,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福州人认为龙眼“很补”。白露时,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福州人在这一天特别喜欢买龙眼。据介绍,老福州人喜欢将剥了皮的龙眼泡在稀饭里,龙眼晶莹剔透,孩子们可以为此多吃一碗饭。 专家表示,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更是秋季白露的好食品。 对于久病体虚或老年体衰者,常有气血不足之证,而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龙眼肉既补心脾,又益气血,甘甜平和,有较好疗效,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

  • 烟熏猪舌头怎么做
    烟熏猪舌头怎么做

      对于这道美食——烟熏猪舌头,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将这道菜做得可口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它的做法!   先用盐把那舌头抓洗几次,剪去肥油筋络等东西;   煮开一锅水,把猪舌头煮至变色;   用清水冲洗后再用刀刮干净舌苔;   锅中倒适量清水加入卤料煮开;   加入处理干净的猪舌头,煮至筷子刚能穿透(我用高压锅中火压了15分钟),关火后把猪舌头留在卤汤里过夜,第二天再烧开,取出猪舍;   选一个就算用坏也不可惜的锅,锅底垫一层锡纸,上面放入熏料;   盖上盖子先开大火,看见锅内冒烟后放入蒸架,摆上猪舌头;   再盖上锅盖,看见锅内浓烟弥漫时,关小火熏2分钟后关火,不要打开盖子,让猪舌头慢慢吸收残余的烟;   等熏烟都干净后取出猪舍,稍凉后切片即可食用

  • 端午节包粽子:豆沙粽子的做法介绍
    端午节包粽子:豆沙粽子的做法介绍

     很多地方制作的粽子都是咸味的,为了迎合众多朋友的不同口味,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特色的粽子出现了。就像今天小编介绍的这款甜粽:豆沙粽子,味道可美味了。   豆沙粽子的原料:糯米, 豆沙, 葡萄干   豆沙粽子的配料:粽叶   豆沙粽子的做法:   1. 粽叶提前泡软冲洗干净。   2. 糯米浸泡至少4小时,葡萄干清水冲洗后与浸泡好的糯米拌匀。   3. 将粽叶光滑面朝内,如下图卷成漏斗状。   4. 用勺子舀一勺米倒入棕叶漏斗,再一勺豆沙,再一勺米,把上端多余的粽叶向下折回盖住米,并包裹好整个粽子,形成三角棕,用线绳缠紧。   5. 下锅煮。我用的是电压力锅的煮粥档, 1.5小时煮好后再焖半小时。温馨提示:   1.豆沙粽子的形状根据棕叶大小和自己喜好调整,如方型三角型圆锥型等。   2.放几枚鸡蛋和棕子同煮,煮熟的鸡蛋

    标签: 中国饮食
  • 鲅鱼的做法
    鲅鱼的做法

      鲅鱼,在北方就像南方的鲫鱼一样,属于经济鱼类之一。鲅鱼,作为家常菜出现在北方的家庭中,通常使用熏制,制馅等方法制作,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五香熏鲅鱼。   五香熏鲅鱼   这个熏鱼不是烟熏出来的,是将鱼炸过以后泡到调味料里,吃起来有一点点熏肉的香味。热吃、冷吃都可以。   用料:   鲅鱼1条(700-1000g),胡椒粉1/2茶匙(3克),香醋2茶匙(10毫升),姜片2片,葱段2段,姜末1茶匙(5克),五香粉1茶匙(5克),料酒1/2汤匙(8毫升),酱油2茶匙(10毫升),白砂糖2茶匙(10克),油320毫升(实耗50毫升)   做法:   1.将鲅鱼洗净,用锋利的刀从鱼的脊背部划开,清理干净后,将鱼放在砧板上,斜切成厚5厘米左右的厚片。   2.把鱼片放在盆中,加入姜片、葱段和酱油(1茶匙,5毫升),腌10分钟备用。   3.将料酒、白砂糖、

  • 什么叫面条 面条该怎么制作
    什么叫面条 面条该怎么制作

      对于陕西人来说,面条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食物,那么面条到底是如何制作,以及人们对于面条的制作方法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深入地了解一下吧。   面条并不是中国饮食的专利。在面条发明者的问题上,中国人和意大利人相持不下了多年。据说前不久在青海出土了4000年前的面条实物,似乎为这场争议划上了句号。其实面条是世界性的大众食品,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制作和烹饪方法,仅是中国面条的做法便何止千万。   面条是我国粮食食品之一,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面条烹调简单,并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和地方习惯,加入不同佐料制成咸面、甜面、辣面以及牛奶、鸡蛋、番茄、可可等多种花色的面条,并可采用煮、蒸、炒、拌等多种烹调方法,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地方传统产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龙须面、棋子面,江苏的空心面,山西的刀削面、浙江的馄饨面等,各具特色,驰名全国。   中国制作面条的方法大致有:   1.拉抻法:将经过充分熟化的面

  •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也源远流长。如果你去到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家里或是在中国餐厅就餐,你会发现他们的餐桌礼仪十分特别,而且充满着深意及乐趣。   尊重为先   在餐桌上,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尊重”二字。对于那些长者,老师或者贵客,通常都要做到谦虚礼让。   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他们往往会先把最好的菜第一个送给自己家庭里的长辈品尝,因为长辈们为了这个家付出最多。在古时候,虽然人们生活拮据,但是善待自己的长辈并尽力照顾好他们是必须尽到的义务。   尽管中国的主人都很友好,但作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在晚餐开始前,主人往往会寒暄一番,客人只有在听到“请用,随意”等类似的话语后才能开始用餐。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主人一般会把主菜放在餐桌的中央,其余的菜围绕摆放。通常主菜会面向贵宾或者年长者,这也显

  • 腌菜的做法
    腌菜的做法

      腌菜是很适合一年四季都吃的配菜,那么腌菜的制作流程是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简单学习一下吧,相信腌菜会为您的家庭菜谱带来一些特色美味的。   食材   主料  500g腌菜   配料  6个青辣椒  1片姜  适量盐  适量鸡精   制作步骤   1  先把腌菜切好备用   2  准备好的配料青辣椒和生姜   3  先把辣椒放到锅里炒  加盐   4  辣椒差不多5分熟的时候把腌菜放到里面   5  继续的翻炒  大约炒6分钟的样子就可以出锅了!

  • 2012大雪吃什么好 大雪节气茶饮推荐
    2012大雪吃什么好 大雪节气茶饮推荐

      2012年的大雪吃什么好呢,大雪养生,着重进补保暖,那么在大雪这个节气,要喝什么茶好呢,亲亲宝贝小编向你推荐以下四种茶饮,让你在大雪这个节气中过得温暖。   红枣茶   原料:红枣适量。   做法:将红枣水煎代茶。   功效:活血益气,滋补阴阳。   橘桂姜茶   原料:茶叶、橘皮、桂皮、茴香、鲜姜各适量。   做法:将前4味各取适量,鲜姜3~5片,加清水煮开,或用沸水冲泡浸焖后取汁。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健脾。   杏仁菊花茶   原料:杏仁6克,菊花6克。   做法:杏仁(去皮尖、研泥)煎汤,取汁沏泡菊花。或用开水泡菊花,分次入杏仁煎汁,代茶饮。   功效:平咳化痰,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香桃茶   原料:红茶浓茶水半杯,香桃片2~3片,砂糖适量。   做法:香桃片放红茶杯中稍浸片刻,后调入砂糖,可适当加白开水。   功效:暖胃健脾,驱寒

  • 健康饮食推荐:素卤肉饭
    健康饮食推荐:素卤肉饭

      现代都市人都讲究吃的健康,素食开始成为了饮食界的潮流。你知道原来卤肉饭也可以做成素食吗?素卤肉饭你听过吗?对卤肉饭情有独钟的朋友不妨试试素卤肉饭,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喔。   材料:   香菇,上海青,米饭。   调味:   葱头酥,老抽,生抽,冰糖,姜片,八角,桂皮,五香粉,胡椒粉,植物油。   做法:   1、香菇洗净后挤干净水分,切碎,姜切片。   2、炒锅烧热后倒入多一些的植物油,放入姜片,八角和桂皮煸炒出香味。   3、放入香菇丁翻炒,加入老抽,生抽,冰糖,五香粉,胡椒粉翻炒均匀。   4、加入多多的葱头酥翻几下,加一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至汤汁粘稠即可。   5、青菜烫熟,摆在米饭旁边,浇上菇酱即可。

    标签: 中国饮食
  • 松茸的做法
    松茸的做法

      你听过松茸吗?松茸是云南特产,有鲜货和盐渍两种。松茸属于菌类,味道鲜美,功效多多,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品。你知道松茸怎么做既好吃又健康呢?小编为你搜罗了几种松茸的做法,来看看吧。   松茸的吃法:   ·粗加工:   干品: 烹炒或煲汤前先在40℃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让其软化,而后加工,制作成美味佳肴。   松茸的菜肴推荐:   炖品类:   1.松茸清汤:将松茸与纯水一起炖制15分钟后,加稍许精盐,即可食用。清香爽口。每次每人只需20g鲜松茸即可。(也可用高汤炖制,或与虫草、竹荪、羊肚菌等一起炖制,但不放味精等其他调料)   2.松茸炖草鸡:将洗净的鲜松茸100g左右和洗净备用的草鸡一起炖制,只放精盐不放味精至炖熟即可。(也可与排骨、鸽子等一起炖制)   菜肴类:   1.黄油松茸:将洗净的鲜松茸开片后,放入加热后的黄油中煎制。待松茸充分飘香后,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