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 奶粉排行榜 奶粉最新事件 奶粉知识
  • 中国奶粉新规出台在即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忙救助
    中国奶粉新规出台在即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忙救助

      据新西兰乳品网(NZDN.CO.NZ)消息:新西兰大约有50家婴儿奶粉公司会面临中国已公布的更严格的婴儿配方奶粉法规,这些奶粉公司因奶粉新规而对未来出口到中国的婴儿奶粉感到迷茫。   昨晚,中国官方向新西兰政府介绍了今年3月对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审核结果。公布了新的法规并要求制造商将从5月1日起登记。品牌商必须全程控制生产过程。   食品安全部长Nikki Kaye 证实了这50家公司和涉及到70个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可能会面临阻碍,初级产业部将与他们紧密联系,做好出口到中国婴儿配方奶粉的登记工作。   品牌商必须提供证明,与婴儿配方奶粉制造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使新西兰出口的奶粉与中国公布新规则接轨。   新西兰大约有150个婴儿配方奶粉品牌,出口价值约 2亿纽币。在新西兰大约有13家制造商,比如恒天然或西莱特,他们的出口量高达市场份额的90%。   农业部长Nathan

  • 香港奶粉迎来涨价潮流
    香港奶粉迎来涨价潮流

      港奶粉涨价潮 最高达9.2%   美素佳儿本月涨3.5%至7.5%,雀巢下月涨5%到7%   南都讯 记者何薇 王睦广发自香港 备受内地妈妈们青睐的香港奶粉,在沉寂了两年后,开始陆续酝酿加价。继惠氏、牛栏牌婴幼儿奶粉两个月前陆续加价后,昨日下午,美素佳儿的发言人向南都记者证实,美素佳儿1至4号奶粉从本月起,开始加价3 .5%至7 .5%。   港九药房总商会表示,药房目前暂时没有加价,但据以往经验,药房会比超市晚一至两个星期加价。   牛栏、惠氏两个月前已加价   南都记者昨日走访数家香港的连锁店,发现已开始标出了涨价后的新价格,即美素佳儿1号(900克)293元(港元(7.7514, 0.0002, 0.00%),下同)、2号262元、3号和4号分别是231元和186元。店员告诉南都记者,新价格是从本月开始实施的,而且美素佳儿3号还推出了新的纸盒包装奶粉,新包装的奶粉容量为

  • 中国乳业转型困难重重 面临资源和环境等制约
    中国乳业转型困难重重 面临资源和环境等制约

      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青睐促进了中国奶业的快速成长。然而,随着奶制品需求量增大,原料奶供应紧张,市场上出现奶品掺假等乱象;分散经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较低,导致奶源质量缺乏保障;自然环境恶化,奶业污染事件频发等事件。当前,中国奶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奶业屡陷危机但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奶源国,但奶业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市场2/3的奶制品需求依赖进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牛奶产量为3656万吨,以当年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占奶为27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的生鲜乳产量仅能满足省内市场需求的1/3,很多企业在当地扩产,有的甚至到福建、云南等省份寻找奶源。   据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介绍,广东每年向香港输入生鲜乳1万多吨,约占全省生鲜乳总产量的12%,但目前向港输送牛奶的意愿减弱。除了香港严

  • 北京消协:国产奶粉洋奶粉质量相当 价高不等于质优
    北京消协:国产奶粉洋奶粉质量相当 价高不等于质优

      从香港买回来的婴儿奶粉,质量当真就比内地购买的强?今天上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11个品牌、15种婴儿奶粉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内地市场奶粉与香港购买的奶粉品质相当。让家长们安心的是,15种、150听奶粉样品所有测试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50听 涵盖奶粉市场主流品牌   市消协这次选取了北京及香港地区市场上销售的部分主流品牌婴儿配方奶粉(1段),进行比较试验。奶粉样品全部由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分别从北京和香港市场购买,基本涵盖了奶粉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共涉及美赞臣、雅培、多美滋、惠氏、伊利、飞鹤、雅士利、蒙牛、雀巢、澳优、合生元11个品牌15种样品。其中,惠氏、雅培、美赞臣、雀巢4个品牌分别从北京和香港购买对应样品,每种样品购买10听,总计购买样品150听,价格从208元至358元不等。   59项 涵盖乳品质量相关指标   比较试验委托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标签: 国产奶粉
  • 英国最大乳企下调原料奶收购价格
    英国最大乳企下调原料奶收购价格

      英国最大的乳企DairyCrest宣布自8月1日起每升原料奶价格下调1.65便士(0.16元)。这次下调意味着全英国的奶农一年将损失5.3万英磅。   DairyCrest自8月1日起原料奶价格将降至24.92便士/升(2.40元/公斤)。DairyCrest曾在5月份每升原料奶下降2便士,此次调价是今年的第二次,但DairyCrest表示今年将不会调价。   DairyCrest的发言人表示,严峻的市场环境致此次原料奶价格下调,我们已在商谈价格机制。   “在未来,我们有明确和强有力的计划,我们正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进步”,DairyCrest采购总监MikeSheldon说,“近三个月来,我们努力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我们也意识到降价可能会对奶农有影响。我们保证今年内原奶收购价格不会再次降低。”

  • 奶粉行业有望加速重组 龙头企业受益
    奶粉行业有望加速重组 龙头企业受益

      5月31日是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换发生产许可证的“大限”。目前国内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只有45家拿到通行证。“此前我们预计将会有三分之一的生产企业在此次换证过程中被淘汰,现在看来或许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出局的企业或接近半数。”乳业专家宋亮表示。   国家食药监总局2013年12月25日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曾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准入制度。而按照食药监总局此前给出的时间表,5月31日之前将完成换证审查工作。不能按时提出审查申请的企业,以及未通过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经省级局批准,可给予两年的停产整改时间,保留原生产许可证编号。   而此前,伊利、贝因美[0.44% 资金 研报]等国产奶粉龙头以及惠氏、

  • 乳企兼并重组细则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或将于近期出台
    乳企兼并重组细则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或将于近期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9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经过多部委长达数月的协调,备受关注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乳企兼并重组细则》)或将于近期出台。   据悉《乳企兼并重组细则》将主要聚焦以下内容:提高企业进入门槛、提升行业集中度,5年内培育形成3至5家年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将为参与兼并重组的乳企提供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   业内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员认为,面对与进口奶粉愈发激烈的竞争,细则落地对国产乳企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但是,通过行政方式来引导作为纯市场行为的并购,其效果难以预料。   目前,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由2010年的180家减少到127家,产品品牌由650个减少到500余个,年产量从55万吨增加到60万吨。但是,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竞争力弱,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缺乏信心等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了解到,《乳企兼

  • 中国乳业从2.0时代进入3.0时代
    中国乳业从2.0时代进入3.0时代

      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发布会”22日在北京举行,包括辉山乳业在内的6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重点产品在本次发布会上得到了协会的推介。乳协此举也被看做国家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市场消费信心的重要举措。业内认为,此次奶粉国家队扩容后已有12家主流品牌入选,未来或将不会出现第三批入选企业,奶粉第一梯队已经锁定。   据AC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销售婴幼儿奶粉385.18亿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婴幼儿奶粉消费国,然而由于近几年中国乳品行业安全事件频发,国产奶粉市场消费信心屡受打击,6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进口奶粉占据。一项针对新妈妈进行的调查显示,超六成购买过洋奶粉,超过八成认为洋奶粉质量更有保证。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致辞   业内人士认为:“本次发布会以组建‘奶粉国家队&rs

  • 乳协推荐六大国产品牌奶粉 欲撬动洋奶粉地位
    乳协推荐六大国产品牌奶粉 欲撬动洋奶粉地位

      前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乳协”)在京正式召开发布会,发布了第二批推荐奶粉品牌,分别为三元、贝因美、银桥、辉山、晨冠及百跃。那么,它们经过此次推荐和推广之后,是否有可能在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广东奶粉市场上分一杯羹,甚至以此去撬动国内奶粉市场格局呢?   新快报记者获悉,虽然这些奶粉品牌多为区域性品牌,但当中贝因美、晨光等已先行进入广东市场,不但在广东市场已有售,且厂家均表示广东市场将成为今后重点发展的重要潜力市场之一。其他如三元、辉山的奶粉产品虽暂未大举进入广东市场,但有业内人士分析,二者皆有强大奶源支持且采用湿法工艺生产,或将突围而出,成为国产品牌奶粉中的“黑马”。   贝因美、晨冠因本土化配方入选   相较于首批入选中乳协推荐国产品牌奶粉名单中的伊利、雅士利、完达山、飞鹤、明一以及高原之宝,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入选的企业相

    标签: 国产奶粉
  • 按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按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通过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和废止、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会议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婴幼儿奶粉已日益成为广大婴幼儿的必需主食。保障婴幼儿食用安全、放心的奶粉,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系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和监管力度,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有待增强。   会议指出,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必须突出解决重点产品的质量问题,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当前要把提升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突破口,把优质国产品牌

  • 跨国奶粉污染事件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跨国奶粉污染事件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奶粉行业风波再起。这次的涉事企业是全球第四大乳品企业——新西兰恒天然公司(Fonterra)。   在国产奶粉频陷食品安全危机的大背景下,“洋奶粉”也开始挑动国人脆弱的神经。   恒天然公司从其部分浓缩乳清蛋白粉(用作奶粉原料)中检出肉毒杆菌,这让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市场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通告,采购问题原料的企业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   这些国家曾购买过恒天然涉污染奶粉原料的企业,纷纷采取了加强检验、召回、下架等措施。目前,各国还没有因此事导致的致病报告。   8月7日,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在新西兰召开记者发布会。他表示,恒天然将针对浓缩乳清蛋白事件开展全面审查,并及时公布审查结果。这一工作将在恒天然确保所有受影响产品均得到确认并处置之后

  • 乳业板块迎来新机遇字号
    乳业板块迎来新机遇字号

      上周,奶粉板块的走强让提前布局的投资者获利颇丰,新政策又一次在资本市场派发“红包”。根据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方案,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未来将有机会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两孩”。这意味着奶粉销量将受到较大刺激。乳业板块的三元股份(600429,股吧)、维维股份(600300,股吧)上周强势涨停,贝因美(002570,股吧)涨逾3%。   如果按现有奶粉行业规模估算,未来5年该市场容量有望增加70亿元。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乳业板块上市公司纷纷摩拳擦掌。   渠道战略尝甜头   国产奶粉品牌被迫退守三四线地区的策略,反而使其成为“单独两孩”新政的最大受益者。   根据AC尼尔森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2012年我国奶粉品牌前十名中,洋奶粉占据了半壁江山,合计市场份额高达46.4%,并主要占据着高端市场。面对洋奶粉的步

  • 法国圣元奶粉厂破土动工
    法国圣元奶粉厂破土动工

      法国农业、食品与林业部负责食品事务的部长级代表纪尧姆·加罗、卡莱市长克里斯蒂安·特罗阿代克、圣元国际集团总裁张亮夫妇、中国驻法国使馆经商处公参吴喜林、法国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兼中国银行巴黎分行总经理潘诺为工厂培土奠基。 法国圣元奶粉厂破土动工   被誉为“中法合作新亮点”的法国圣元奶粉厂,10日在布列塔尼大区菲尼斯泰尔省卡莱市工业园区举行隆重奠基仪式。法国农业、食品与林业部负责食品事务的部长级代表纪尧姆·加罗、菲尼斯泰尔省议长皮埃尔·马耶、中国驻法国使馆经商处公参吴喜林、法国驻中国经商处公参让·勒维奥尔、卡莱市长克里斯蒂安·特罗阿代克、法国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兼中国银行巴黎分行总经理潘诺、圣元国际集团总裁张亮等各界贵宾出席了仪式。   法国圣元奶粉厂由中国圣元国际集团

  • 四部委发力婴幼儿奶粉
    四部委发力婴幼儿奶粉 "五不准"保障宝宝舌尖安全

      如何让“宝宝的舌尖更安全”?1月25日,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支持、中国农村杂志社主持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经营行动计划启动仪式-自律公约北京宣言在北京举行。此举旨在通过全社会广泛的宣传导示,使“不准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五不准奶粉”深入人心,最终铲除“伪、次、假、劣”婴幼儿配方奶粉生存的土壤。   我国每年新生婴儿有1600万至1800万,配方奶粉是婴幼儿除母乳外最重要的食品,婴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表示,目前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营养一致,只是口味各有特点。不过整体上我国奶业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生产企业自控奶源不足,好的奶源是奶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二是经营企业即营销渠道缺乏奶粉知识,对奶业监管发展方向也不太明了,因而在

    标签: 婴幼儿奶粉
  • 9部委联手颁布拯救国产奶粉“新政”字号
    9部委联手颁布拯救国产奶粉“新政”字号

      6月20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信部、农业部、质监局、卫计委等九部委举行媒体座谈会宣布,通过生产许可审查、《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体系在认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进口商备案制等一系列措施,整顿淘汰一批企业,拯救国产奶粉。   当天,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实现生产经营者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承担首负责任;坚持治标与治本并举、整治与建制相结合,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坚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构建婴幼儿配方乳粉社会共管共治格局。   《通知》还强调,“建立定期监督抽检制度,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检应覆盖全部企业、全部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指

  • 商务部圈定药店销售奶粉品牌 伊利金领冠领先进驻字号
    商务部圈定药店销售奶粉品牌 伊利金领冠领先进驻字号

      近日,商务部选定了10家奶粉品牌进入药店销售。伊利金领冠等品牌均在首选之列。从10中下旬开始,消费者可在相关药店购买,率先体验这种新的销售渠道。   相关新闻追溯:2013年6月,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意见中提出,国家将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施药品监管办法,试行药店销售婴幼儿奶粉,以严控奶粉质量和恢复消费者信心。   奶粉品牌进药店,实施与药品同样的监管办法,对品牌和企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能够进入准入药店名单的品牌,都是国家相关部委精挑细选的行业翘楚,不仅是对其品质的认可,更是这些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的助推器;同时意味着要通过严苛的药检标准。   记者获悉,伊利集团旗下的金领冠生产标准严格按照药品GMP的标准,在车间清洁度等重要生产管控环节已超越药品标准,且在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十余年中国母乳研究数据的支撑下,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国际

  • 中国的乳业怎么样了?
    中国的乳业怎么样了?

      中国乳品市场在近几年,特别是08年后,给我们的印象似是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社会高关注让乳品行业成为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偶尔也会有一些实与不实的“风波”,在社会高关注的情况下,总体来看乳品企业发展越发稳健,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越发完善,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及面对各类乳业所谓“风波”也回归理性。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指出:3年来有关机构乳制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报告称“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在“乳制品质量安全”研讨会上,乳制品工业协会会长宋昆冈报告同样表示“三聚氰胺事件过去三年有余,中国乳业经过清理整顿,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根据

  • 中资“洋奶粉”借道海外反攻国内市场 专家称对洋奶粉冲击有限
    中资“洋奶粉”借道海外反攻国内市场 专家称对洋奶粉冲击有限

      近日,广州安世乳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宣布联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向中国内地市场引进澳大利亚原装进口奶粉”澳咪娜”。事实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乳企在海外注册商标,或借道”纯贴牌”进口产品反攻国内市场。   业内人士估计,采取类似方式反扑国内奶粉市场的中资”洋奶粉”品牌不下50个。但也有专家认为,上述举动对美赞臣、惠氏、雅培等五大进口品牌的冲击力仍相当有限。   中资“洋奶粉”借道海外反攻国内   广州安世乳业董事长程平表示,AuscoPak公司是澳大利亚一家主营奶粉生产、加工和包装的公司。安世乳业公司是其中国地区总经销商,代理经营澳洲“澳咪娜”AUMINA品牌奶粉。他表示,“澳咪娜”从奶源、生产、包装到成品全程都在澳大利亚

    标签: 国产奶粉
  • 国家质检总局:问题进口奶粉应主动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问题进口奶粉应主动召回

      近期,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让人们也关注起洋奶粉的安全。   昨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规定,进口乳品存在安全问题,已经或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进口乳品进口商应主动召回并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办法》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安全项目不合格责令销毁或退运   其中规定,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经检验检疫合格,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后,方可进入中国销售、使用。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责令进口商在3个月内销毁,或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由进口商办理退运手续。   进口乳品的进口商应建立乳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公布进口乳品的种类、产地、品牌,如实记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出口商等内容,记录

    标签: 进口奶粉
  • 国产奶粉从来就不缺机遇 缺少的是责任
    国产奶粉从来就不缺机遇 缺少的是责任

      香港限购奶粉,与消费者愁云惨淡相比,奶粉企业倒是一片欢天喜地。在博鳌年会上,蒙牛总裁孙伊萍在分论坛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对内地奶企是一个机遇。(4月8日《广州日报》)   在商言商,孙伊萍从香港限购奶粉中看到庞大的消费需求,倒也无可厚非,这也是市场眼光的体现。问题是,国产奶粉缺少机遇吗?   在发展历程中,国产奶粉可谓是一个“幸运儿”,机遇从来就不缺。当年,“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在这个口号推动下,国产奶粉迅速进入春天,一批国产奶粉品牌获得了快速发展。可惜的是,国产奶粉并没有珍惜这个机会,紧接着就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   辩证法中,危中有机。三聚氰胺事件对于三鹿奶粉,是一个巨大的危,但对于其他奶粉企业,反过来也是一个机遇。可惜的是,一些企业和三鹿一样踏上了邪路。此后,国产奶粉频频曝出问题,整个行业迅速由春天进入冬天,而其留下的身位

    标签: 国产奶粉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