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 奶粉排行榜 奶粉最新事件 奶粉知识
  • 全球奶粉价格中国最高
    全球奶粉价格中国最高

      中国奶粉市场容量大、增长快,继续成为跨国食品巨头业绩增长引擎。到18日为止,雀巢、达能等公司已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婴幼儿营养品销售保持强势增长。不过,日前德国奶粉第一品牌喜宝的董事长Stefan Hipp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已成为全球奶粉价格最高的国家。”   “洋奶粉”三季度增长强劲   季报显示,达能婴幼儿营养事业部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销售额达到10.62亿欧元,同比增长11.5%。据其透露,婴幼儿营养在全球所有市场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在中国其主力品牌多美滋表现更突出。   雀巢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首次在华公布。季报显示,雀巢在新兴市场的业绩增长达11.7%。中国、印尼以及其他几大市场贡献很大,奶品、冰淇淋、咖啡等都是驱动增长的重要品类。其中,今年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将倍增。   中国奶粉价格偏高   然

  • 惠氏健儿乐2号加价逾4成 香港超市奶粉涨幅最大
    惠氏健儿乐2号加价逾4成 香港超市奶粉涨幅最大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消委会针对3大超市的格价,反映去年超市物价整体加6.8%超通胀,其中内地人爱来港抢购的奶粉、尿片及个人护理用品如沐浴露,去年加幅更创6年新高,惠氏金装健儿乐2号狂加4成,婴儿尿片亦平均加逾一成。   有消委会委员料自由行消费模式会主宰香港物价,但药房商会称两者无关系。   消委会搜集香港3间大型连锁超市共200项货品的价格,包括华润万家、百佳及惠康,结果发现去年超市货品总体平均售价比前年升6.8%,比去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升4.1%高。   惠氏健儿乐2号 加价逾4成   在12类货品当中,只有酒类减价,升幅最夸张的是奶粉/婴儿用品、罐头/浓汤、奶类食品/鸡蛋,3类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升14.2%、11.9%及7.3%。内地人最爱来港购买的个人护理用品及奶粉/婴儿用品,是加价重灾区,两类货品的加幅均创6年新高;当中一度被内地人及水货客抢至断货的奶粉,

  • 两家奶企降价,是否会引起降价风潮?
    两家奶企降价,是否会引起降价风潮?

      专家称未必会形成降价风潮   前些日子,美素佳儿借产品包装升级的名义全线提价10%;近些天,另一知名品牌多美滋反其道而行之,最新上市销售的升级产品“精确盈养”一改“高价上市”的套路,降价面市,价格比“优阶”产品更为优惠。其中,妈妈奶粉、二段和三段奶粉的最高降幅分别为18%、8%和10%。有业内人士说,这也许是近年来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第一次出现新品降价销售的情况。然而,许多行家更愿意把这当做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多美滋维系“拥趸”的一种策略,并不会掀起跟风降价潮。文/记者曾繁莹   产品降价最高18%   “换装升级”、“推出新品”一直以来是奶粉企业涨价的“指定”动作,多美滋偏偏没有这么干

  • 洋奶粉价格一路走高 多家乳企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洋奶粉价格一路走高 多家乳企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国家发改委证实,由于我国市场奶粉价格偏高,正在对国产奶粉合生元,以及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等“洋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记者昨天与相关企业联系后获悉,合生元已于上周末主动对此事进行了公告,而大多数洋品牌表示调查“确有此事”,但由于调查仍在进行,所以企业能做的只是 “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企业运行和产品供应均正常。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测与反垄断局介绍,从已经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看,被调查的乳粉企业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明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规定,所谓 “垄断协议”,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等。律师何鑫解释,以上内容指

  • 明治奶粉内外价格差超1倍 101元:248元
    明治奶粉内外价格差超1倍 101元:248元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进口奶粉一直处于涨势,国产奶粉则处于步步退守之势,国内高端奶粉市场甚至九成被外资占据。   或许正是基于此,洋奶粉涨价已轮番上演。继今年3月美赞臣、雀巢等品牌的洋奶粉发出涨价通知后,最近,上海市场明治奶粉也跟风提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超过20%。这是继去年12月海关总署降低奶粉关税前“抢涨”后的又一轮涨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同品牌、容量的奶粉内外价差甚至超过2倍,如惠氏在英国销售的品牌Smal阶段900克产品价格仅为9.97英镑,约合人民币101元,而国内同产品的售价高达248元。另据最新数据,几大重要奶源产地如新西兰、欧盟等地的奶制品价格已连创新低。   “洋奶粉被惯坏了。”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如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海外价格下跌   欧洲乳品局在最新

  • 美赞臣、雀巢等洋奶粉在中国步入300元时代
    美赞臣、雀巢等洋奶粉在中国步入300元时代

      日前,百得智等洋奶粉多款产品被检测不合格。然而,洋奶粉频陷“质量门”却还不忘涨价,记者昨日采访宁波市场了解到,洋奶粉正在步入“300元时代”。对此,宁波市工商局12315中心负责人提醒消费者,高价并不等于高质量,市民应该建立理性消费观。   洋奶粉抽检合格率   低于国产奶粉   6月24日,据广州市工商局发布抽检情况称,“百得智”金装婴儿配方奶粉(1段)“灰分”指标不合格。此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抽检情况称,“美赞臣”奶粉被曝含塑化剂;“雅培”、“美素”、“多美滋”奶粉现活虫,“明治”奶粉检测出微量放射性铯。   宁波市场上的洋奶粉质量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宁波市工

  • 奶粉价格受新澳两国奶粉限购令影响
    奶粉价格受新澳两国奶粉限购令影响

      近年来,随着网购业的蓬勃兴起和现代物流业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洋奶粉,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通过邮寄等方式运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消费市场。由于奶源优势,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地的“奶粉代购”尤其受到妈妈们的欢迎。对于这些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新西兰政府将采取严厉的打击。9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与新西兰海关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联合开展行动打击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行为,同时宣布,将对非法输出婴儿配方奶粉的公司和个人处以最高30万新西兰元和5万新西兰元的处罚,并酌情决定是否对其提出指控。日前网上也盛传澳大利亚也同新西兰一样于12月份开始采取行动,不少澳洲当地资讯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今年12月1日起,澳大利亚将禁止私人代购奶粉。” 记者就此事已经咨询澳大利亚相关部门,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收到明确回复。   “奶

  • 品牌奶粉纷纷主攻电商渠道掀价格战
    品牌奶粉纷纷主攻电商渠道掀价格战

      进入中国市场12年后,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西兰婴幼儿奶粉企业蕊盛蕊8日正式宣布,即将完全退出传统销售渠道,启用电商销售模式,成为国内奶粉市场首个主攻电商渠道的进口奶粉企业。另据了解,近两年来,各大婴幼儿奶粉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触电”,多个进口奶粉品牌都已经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   一位消费者在超市选购奶粉。新华社资料图片   业内人士称,高昂的渠道费用在奶粉行业是“公开的秘密”,电商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线下渠道的成本返还给消费者,品牌奶粉纷纷“触电”,将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渠道成本占比高达48%   “中国奶粉全球最贵,以零售价为300元的奶粉为例,每罐奶粉渠道成本费用在48%左右。但转入电商渠道,生产供应商便可以156元供应给消费者,这一价格已非常接近全球各

  • 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高于国际均价一倍
    我国婴幼儿奶粉价格高于国际均价一倍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经过近半年的审查工作后,5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通过名单,在133家企业中,有四成未通过。自从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标准”出台之后,国产奶粉的销售情况如何?   去年12月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就此部署开展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姜玉君参与起草了这个细则。他解释说,“从产品标准看,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采用的是国际标准。标准的制定除了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外,还参考了国外的,如国际食品法典。在微生物限量等个别指标上,我国的标准比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更加严格。”   正是依据这个严格的标准,在上个月30日,国家食药

  • 淘宝近期涨价预期大 奶粉代购价格上涨字号
    淘宝近期涨价预期大 奶粉代购价格上涨字号

      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推出奶粉限购令后,本不是传统奶制品供应国的英国也开始实施奶粉限购。而业界普遍认为,此次一系列的限购都是针对中国消费者抢购奶粉的风潮。针对包括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渐推出的限购令,业内人士认为,将会极大地刺激本身已经高涨的代购奶粉价格。   记者昨日联系到部分淘宝卖家,一些人都表示近期涨价预期越来越大,但如果货源不断,暂时不会涨价。一位专门代购荷兰和德国奶粉的店家表示,与一年前相比,目前代购奶粉的周期差不多增加了一周到半个月,这样对客户来说也不是好事。同时由于限购令越来越严,可以代购的地区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在控制数量的同时做好涨价的准备,“一些妈妈们已经开始囤货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全部卖完,如果涨价,还有得赚。”   市民李女士是一位新晋妈妈,目前采取奶粉喂养,对于奶粉涨价她倒不是太在意,她怕的是,再贵都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奶粉。

  • 银川洋奶粉降价“雷声大雨点小”
    银川洋奶粉降价“雷声大雨点小”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多家洋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惠氏、多美滋、富仕兰(美素佳儿)、雅培、美赞臣这些销量领先的洋奶粉全都榜上有名。其中,惠氏承认经营活动中存在涉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的做法,并宣布主要产品降价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20%。富仕兰(美素佳儿)也宣称要降价5%。雅培随后也宣布降价幅度在4%至12%之间。多美滋也于7月9日起正式调整旗下主力产品销售价格,降价幅度为5%到20%。随后美赞臣于7月16日起对旗下主要产品出厂价下调7%至15%。   目前,合计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近半市场的四大洋奶粉品牌——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全部承诺降价。据了解,这是自2008年国内爆发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5年来首次在中国集体降价。   就在洋品牌奶粉纷纷宣布降价之际,记者走访银川市场,发现进口奶粉价格尚未有下调动静。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些门店,却发现

  • 奶粉价格下行将成常态 双十一促销效果不大
    奶粉价格下行将成常态 双十一促销效果不大

      当众多的商家都在备战“双十一”之际,作为食品饮料行业中最“热”的行业乳制品行业在这个“双十一”也有点忙。   而据记者了解,在“双十一”来临之际,线下的商超以及电商渠道,不少乳企也加入到“双十一”大战中,这也让原本价格下行的奶制品变得更加“便宜”。   北京的邵女士向记者表示,“之前就听说大润发超市在做牛奶买一送一的活动,昨天君乐宝的开菲尔酸奶是第二箱仅10元钱,挺实惠的,而且也不是快过期的牛奶。”   奶价低迷奶企“水深火热”?   之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奶产品如今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据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部分地区原奶的收购价格一直在3.6元/公斤至3.9元/公斤之间徘徊

  • 婴儿配方奶粉6月或将掀起涨价潮
    婴儿配方奶粉6月或将掀起涨价潮

      有“全球最大奶源供应地”之称的新西兰眼下正遭遇70年不遇的大旱,恶劣的天气导致原奶大量减产,奶粉价格也随之上涨。业内专家表示,由于中国有70%到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并有国内乳制品及含乳成分的食品加工企业使用新西兰奶源,如此一来,国内销售的部分进口、国产奶粉,甚至液态奶都将会在年内迎来涨价潮。   记者昨天走访本市几家超市和孕婴店时了解到,国内销售的惠氏、雅培、多美滋、美赞臣等洋奶粉,以及娃哈哈、澳优、光明、雅士利等国产品牌奶粉,都使用新西兰全脂、脱脂奶粉,这些品牌奶粉售价目前并无明显变化。多年从事乳制品销售的蓝女士说,“根据经验,成本因素传导到终端市场往往需要3到6个月,目前市场上的奶粉价格就是进货商在半年前和供货商制定的,所以,国际奶源减产还不会立刻影响终端奶粉的售价。”   采访中,不少销售人员称,现在未收到厂家调价通知,

    标签: 婴儿配方奶粉
  • 奶粉降价上演“障眼法” 消费者抱怨诚意不足
    奶粉降价上演“障眼法” 消费者抱怨诚意不足

      在奶粉消费方面,中国消费者崇洋心态特别重,这让洋奶粉企业频繁涨价有恃无恐。而近日,在国家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威慑下,涉事洋奶粉相继宣布降价。有业界观点认为,此次国家发改委对洋奶粉价格垄断行为的重拳出击,旨在增强国内奶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国内奶粉的销售量,因此国产奶粉和中国消费者将是此次调查的受益者。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产奶粉被迫加入降价促销战,叫苦不迭。消费者方面对此次奶粉降价也并不十分满意。因为消费者反映一些品牌的主流产品和高价产品并未参与降价,并且不少奶粉企业的降价承诺在终端遭遇了慢吞吞的软抵制。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遭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企业主动宣布降价只是一种“障眼法”,为了向政府低头妥协,以谋求低处罚。如若奏效,他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降价潮延伸至成人奶粉   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尚未公布结果,

  • 近日洋奶粉又悄然掀起涨价潮
    近日洋奶粉又悄然掀起涨价潮

      去年12月份,记者走访超市,发现多家洋奶粉都掀起涨价潮。昨天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一些洋奶粉在换了包装、升级配方后,价格又悄然提高。昨天,记者联系了惠氏等三家客服,他们均表示,奶粉没有统一价格,各地经销商根据利润空间不同调整价格。 近日洋奶粉又悄然掀起涨价潮   去年12月末,我市沙河口区一家大型超市雀巢能恩一段900g奶粉售价324元/罐,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家超市,雀巢能恩一段900g奶粉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800g一罐的超级能恩,售价变成了365元。促销员说,这罐奶粉没涨价,上市就是就这个价格,虽然量少了,但配方升级了,对宝宝更有利。   在某超市惠氏奶粉专柜,记者看到惠氏金装健儿乐、幼儿乐、学儿乐的包装全都加上了“全新升级”的字样,惠氏一阶段金装爱儿乐900g从几个月前的235元涨至248元,但目前惠氏二阶段金装健儿乐价格仍旧是半年前的价格

  • 进户牛奶价格上调 每瓶普涨约3毛钱
    进户牛奶价格上调 每瓶普涨约3毛钱

      昨天,家住雍华府的黄女士在订牛奶时发现,牛奶的价格又上涨了。黄女士告诉记者,她订的是扬大的普通鲜牛奶,原来的价格是2.25元一瓶,现在涨到了2.5元一瓶。黄女士说,她家一共三口人,订了3瓶奶,“每瓶牛奶每个月涨价7.5元,一年下来家庭的奶牛开支涨了270元。”   记者随后拨打了订奶热线进行咨询。发现从三月起,光明、扬农、卫岗等多种牛奶的价格均有上调,其中,光明牛奶每瓶上调0.3元,卫岗牛奶每瓶上调0.2元或0.3元,扬农牛奶每瓶上调0.3元或0.25元。   订奶热线人员告诉记者,“主要是饲料成本太高造成的,奶牛所吃的大豆、稻草、胡萝卜等都涨价了。”据介绍,今年的牛奶包装和辅料成本上涨也比较多,这些都让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 食药监总局:奶粉价格与国际接轨
    食药监总局:奶粉价格与国际接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5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食品安全保障相关情况,并回应了关于婴幼儿奶粉产品追溯、配方安全、奶粉价格、网购奶粉等多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产品追溯正在试点   去年12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5月30日说,新审查细则要求企业要建立从原辅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到销售的记录制度,实现可追溯。   他说,我们现在正在安排一些地方做试点。每个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工艺、原辅料、生产过程控制都不同,我们要求地方根据企业的情况,从原辅料管理、供应商审核、采购记录制度,到生产过程包括产品配方的研发、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产品销售,都要建立和保持记录制度,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   他介绍,今年监管部门将制定指导意见,年底还将要求一些企业对

  • 袋装奶粉PK听装奶粉
    袋装奶粉PK听装奶粉

      袋装与听装奶粉的区别   其实袋装跟听装的奶粉它们的原材料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的。   那么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袋装保质期是一年,而听装的保质期是两年或更长呢?   或者又问:听装与袋装的价格为什么差价这么大呢?其实从这点出发很多消费者,或者妈咪级的认为这是因为原材料不一样所以质量上会好很多。其实原材料一样,只是大家认为贵的就是好的。也有消费者出于这种心态吃了后反应还说听装的口感或味道就是不一样! 袋装奶粉PK听装奶粉   现在跟大家先说一下听装贵的原因,贵在哪里?   它们的原材料相同为何差价如此之大呢?因为厂家在定价的时候大多数都考虑到如果袋装定价太高,消费者很难去接受,这就意味着厂家产生的利润很低,或者说没有利润,那厂家靠什么去生存呢?所以他们在听装的定价上,有了一个很大的上升幅度来保障他们的利润空间。因此大多数厂家主推的是听装,而不是袋装。还有你想那么多的

  • 品牌奶粉砸出百元差价 消费者为差价埋了多少单
    品牌奶粉砸出百元差价 消费者为差价埋了多少单

      北京消协对比实验惹关注 业内称本土奶粉、洋奶粉质量不相伯仲   雀巢奶粉4项营养指标成绩垫底。” 北京有媒体报道了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就内地和香港地区婴儿配方奶粉质量“不分伯仲”的比较试验结果。一时间部分品牌奶粉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昨日北京市消委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不是营养指标越高越好”。而在质量水平相差无几的前提下,这项最新的对比试验,还让人对于奶粉企业如何定价产生了浓厚兴趣。         消协指营养指标非越高越好   记者了解到,该协会近期一共在北京和香港市场购买了11个品牌15种样品,覆盖了主流的国产奶粉和“洋奶粉”。其中,惠氏、雅培、美赞臣、雀巢4个品牌分别从北京和香港购买对应样品。   随后,上述样品被送到了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

  • 香港奶粉代购价格小幅下调
    香港奶粉代购价格小幅下调

       国庆“黄金周”结束后,人们高度关注香港地区针对当地市场奶粉供应的压力测试结果,因其直接关系香港“限奶令”松紧。尽管目前尚无废止香港奶粉限购令的明确说法,但记者调查发现,受此影响,西安的香港奶粉代购价格已经出现了小幅下调。   近日西安不少港版奶粉代购的价格开始松动。昨日,记者在长安区西长安街一家母婴用品专卖店门口海报上看到,一款美素香港代购进口一段900克罐装奶粉,价格直降10元,售价为250元;另一款惠氏代购奶粉此前售价在235元左右,目前降至228元。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购买进口奶粉不仅价格直降,还有满额赠礼。   随后,记者联系了本地几名在58同城上做奶粉代购卖家,他们均表示,香港奶粉的代购价格确实有所下降,但各品牌降幅不一。记者在淘宝上发现大部分代购奶粉已提前降价,美素、诺优能、美赞臣、惠氏、雀巢等畅销品牌降幅在5~20元/罐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