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香港2月6日电香港消费者委员会6日公布,去年全年接获逾3万宗投诉,同比升10%,创4年来新高,其中涉及婴儿奶粉的投诉急增近两倍,来自游客的投诉也升逾30%。 消委会表示,去年接获315宗有关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投诉,同比增1.95倍,主要涉及有关产品在市面供应短缺和供应商趁机抬价。 随着访港游客人数逐年增多,有关投诉也随之上升。去年访港游客超过5400万人次,消委会去年接到逾2800宗投诉,当中80%投诉者是内地游客,主要涉及消费购物纠纷,包括商户销售手法、货品和服务素质等。
为比对内地、香港销售乳粉营养价值及价格,近日,北京市消协组织了部分主流品牌婴儿配方乳粉(1段)比较试验,并于14日通报了试验结果。 本次试验的乳粉样品从北京和香港市场购买,共涉及美赞臣、雅培、多美滋、惠氏、伊利、飞鹤、雅士利、蒙牛、雀巢、澳优、合生元11个品牌15种样品,其中,惠氏、雅培、美赞臣、雀巢4个海外品牌分别从北京和香港购买对应样品。 “本次检测项目包括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安全指标、非法添加物等,不仅包括了国家标准应检项目,也涵盖了近年来发生乳品安全质量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项目,例如三聚氰胺、黄曲霉素等。”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宗城说,根据检测结果,内地与香港购买样品的测试结果都处于国家标准要求规定的范围,样品质量水平相当。 而在对比价格与品质时,试验发现,15种婴儿配方乳粉样品所有测试项目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价乳粉各项指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十一期间进行奶粉需求压力测试,这表明实行不到半年的香港奶粉限购令,有被废止的可能。成都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即使禁令取消,对代购价格影响也不大,不会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 “港版奶粉我们都是现货,货量十分充足。”记者联系到成都本地销量较高的淘宝代购卖家,其客服告诉记者,目前港版奶粉进价没有任何变化。即使限购令取消,他们还是需要根据进货的成本价进行定价,“具体情况不清楚,但肯定价格下降空间不会太大。” 实际上,香港奶粉代购价格已经持续下降有一段时间了。长期在淘宝代购奶粉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的时候网上代购价格上涨明显,如美赞臣1月份的价格是215元,而3月份的时候基本上开价为250元,有时候还需要额外加收20-30元的手续费。” 据悉,从5月份开始,港版奶粉代购的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今天表示,有一款在香港销售的幼儿奶粉使用了疑受肉毒杆菌污染的原材料制造,有关进口商正回收受影响的8万多罐产品。 最新进展 质检总局再发消费警示 可瑞康婴儿配方奶粉暂停用 电国家质检总局8月5日凌晨发布最新消费警示,提示消费者暂不食用纽迪西亚可瑞康1段婴儿配方奶粉和可瑞康2段延续较大婴儿配方乳粉。 香港进口商正回收8万多罐疑受肉毒杆菌污染奶粉 记者今天获悉,国家质检总局4日夜间接到新西兰驻华使馆的最新通报,称新西兰初级产业部长再次发出进一步消费建议,表示鉴于“不能排除以下纽迪西亚可瑞康产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建议不要给婴儿喂食以下产品,直到有进一步的通知:纽迪西亚可瑞康1段婴儿配方奶粉;纽迪西亚可瑞康2段延续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但此次并未实施召回。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要求新西兰政府尽
据称,近期供货商供应不足,疑似人为限制供给,制造抢购氛围 日前,一则香港沙田某药房职员高价出售品牌奶粉的消息,引起了港人及赴港购物游客对香港再现“奶粉荒”的担忧。 香港社会各界除了一致谴责个别零售商哄抬奶粉价格外,同时对该不该撤销以及何时撤销“限奶令”的争论也甚嚣尘上。 证券时报记者赴港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在香港多处私人药房门前,再也看不到之前那种有大量奶粉罐以及奶粉包装箱堆积如山的景象,有私人药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去奶粉供货商那儿拿不足货,疑似个别品牌奶粉供货商从源头限制供货量,故意营造供需紧张的气氛,以期抬高自有品牌的市场形象和地位。 香港“奶粉荒”端倪再现 年末水货客涌动 香港药房不再将奶粉罐和包装箱摆在门外推销,而是将其放进店里,以防内地水货客抢购。 据
星岛环球网消息:圣诞节假期,自由行和水货客纷纷来港“搬奶粉”。26日,记者走访上水及旺角多家药房及大型连锁店,发现上水货源较充足,市区反而常缺货,即使部分药房有货,都将价钱抬高至每罐逾300元,较建议零售价贵三成半。有家长担心奶粉的缺货问题恶化,打算尽快购入多罐奶粉“过年”。 《星岛日报》报道,本报昨天走访旺角共十家药房及两间大型连锁药房,发现多间店铺都挤满内地游客,人人争相问奶粉价,其中美赞臣A+三号奶粉最“抢手”,其中六家药房及两间连锁店均缺货,未知何时返货,而有货的四家药房中,有三家将价钱抬高至每罐约310元,较建议零售价贵三成半。 有店员向记者明言,“在旺角不会找到有药房卖低过300元的A+3号,即使有都一定没货”,因为奶粉供应商的供货量不足,药房唯有从其他途径购入水货,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要确保农历年期间本地婴幼儿奶粉供应稳定,需做好3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维持奶粉出口限制、完善奶粉供应链及加强打击走私活动。 高永文表示,会在农历年前再与奶粉供应商及零售商商讨,希望透过上述3项措施保障期间奶粉供应稳定,令本地父母放心。
很多人都会选择去买港版的奶粉,当然这是有原因的,第一是质量相对较好,第二是价格也较为便宜,那么港版婴幼儿奶粉有什么牌子,应该购买哪些牌子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许多人买奶粉都是冲着某个品牌来的,但问及哪个品牌的港版奶粉最好,可能大家的答案并不一致。热销的港版奶粉基本上离不开几个大品牌,其中美素、雅培、惠氏、美赞臣、明治、雪印这几个品牌的婴幼儿奶粉是比较受青睐的。 选择一款适合宝宝的港版奶粉就要看它的奶源和营养成分。从奶源的选择上,新西兰、荷兰的奶源品质是比较公认的优质奶源,当地的主要产业是农畜牧业、旅游业,地理气候、自然环境都非常适合经营牧场。此外,要从营养成分的对比中选择一款适合宝宝体质的奶粉。
香港政府针对最近市面上的婴儿奶粉紧缺情况,连出重拳,除了将修订法律限制每次携带出境的奶粉数量以外,还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打击奶粉水客,奶粉代购的价格随之飙升。 记者昨天在淘宝等地的奶粉代购店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香港奶粉代购已经提价,幅度大多在20元-50元左右,有多位店主对南都记者表示,年后有很大可能会继续涨价,另外,其它欧美国家的奶粉代购价格也有所上涨。 香港每月流出奶粉300万罐 香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上是自由港,成为中国内地地区的奶粉“采购天堂”,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以及水客来此地抢购,造成本地消费者到处面临奶粉断货的局面。之前南都记者在香港采访当地消费者时,有很多父母声称有时候要跑十多家超市或药房才买得到一罐奶粉,甚至有时候看到超市里面有奶粉却被告知缺货,虽然某些奶粉厂商设立的“妈妈会”之类为了方便香港本地消费者购买奶粉
自港府颁布“限奶令”后,不少水客转以蚂蚁搬家式的做法携带奶粉往返于深港之间。昨日,香港海关在上水某工业大厦内捣毁一个走私奶粉的货仓,共检获4500罐奶粉,总价值超过110万港元。 香港海关首次捣毁走私奶粉货仓 香港海关继上周末一连两日的反走私配方粉行动后,昨日再度展开行动捣毁一个婴儿配方奶粉走私集团。海关在罗湖口岸拘捕了5名港籍走私客,检获22公斤婴儿配方奶粉,又顺藤摸瓜在上水一幢工厦逮捕两名走私集团的主脑,在货仓内检获逾4000公斤配方粉,即4500罐配方奶粉,被查获的奶粉总值达约110万港元。 海关有组织罪案调查科指挥官陈子达表示,昨日捣破的储存仓颇具规模,这是香港海关首次破获走私配方奶粉的货仓,海关相信此举已重创走私集团,并有助遏止走私奶粉的情况。据了解,昨日被捕的2男3女走私客全部都是香港人,其中1男1女两名被捕的走私集团主脑的年龄分别
鲜奶价格的上涨会否传导到奶粉?这是许多宝妈近期担忧的问题。事实上,我国不少内地宝妈自香港实行“限奶令”后,就为奶粉问题伤脑筋。 今年3月起,为解决中国香港市场配方奶粉供应紧张的问题,港府实施奶粉限带令,从香港出境的成年人只能携带不超过两罐配方奶粉。这让那些基于食品安全考虑去香港买奶粉的内地消费者不得不另求他法,因为除非是住在珠三角的居民,否则若是去香港买奶粉的,一般都会选择整箱购买。 12月10日,港府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披露,压力测试发现,导致配方奶粉在香港供应短缺的原因包括:香港市场上所有配方奶粉都由外地进口;由于订货需时甚长,限制供应商适时应付香港市场的需求波动;以及很难预测来自内地的非本地需求。由此得出的评估结论是,除非供应商将改善措施大为优化,否则难以确保有稳定及充足的配方奶粉供应,以应付本地父母的需求。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当天明确表示,
香港奶粉限令引发的副作用正在浮现,目前在深圳罗湖关口内地一侧,已经有很多专门从香港归来游客手里回收奶粉的摊点,论坛上则有赴港游客经验分享的帖子:“香港游随手捎回两罐奶粉就能变现,何乐而不为?”“全民奶粉客”正在取代过去专业的“水客”,成为香港奶粉进入内地的新模式。 家住北京的徐先生最近一个月一直在发愁孩子的奶粉问题,之前他都是利用每个月去香港出差的机会捎奶粉回来,但随着香港的奶粉限带令实施,孩子的口粮成了问题。不过这个清明假期让他看到了转机——五个打算去香港旅游的朋友、同事都在节前主动询问他需不需要带奶粉。按他的盘算,跟他打过招呼帮带奶粉的共有五个家庭、13人,按每人限带两罐奶粉计算,他共能收到26罐奶粉,这对于一直发愁的徐先生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昨天,两位同事帮他带来的10罐奶粉已经收
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23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致辞时称,不少议员和市民关注配方奶粉的供应。他说,目前仍未具备成熟的条件,撤销在《进出口条例》内对配方奶粉出口的限制。 他表示,《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自去年3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快将一年。虽然与配方奶粉相关的水货问题得到纾缓,但正如他早前向事务委员会的汇报,认为目前仍未具备成熟的条件撤销在《进出口条例》内对配方奶粉出口的限制。 他表示,未来仍会继续采取三个策略,即第一,继续出口限制,以控制水货流量;第二,继续与业界商讨,改善供应链,包括完善其订讲服务,照顾本地婴幼儿的需要;另外亦会继续配合香港海关的工作,打击水货活动。 另外,在公营医疗服务方面,有议员指出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就医疗服务方面的墨不多。他建议议员不要只看段落的多少或长短,其实整体来说,
为应对大量奶粉输出香港,造成香港本地供应短缺的问题,2月4日,香港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宣布从昨日起,港铁收紧从香港通往深圳的重要通道东铁线乘客行李重量限制,由32公斤降至23公斤,希望藉此遏制水货流通。 此外,为打击跨境水货客活动及确保奶粉供应,香港特区政府计划修订进出口条例,规定成年人每人最多可带1.8公斤奶粉出境。目前一罐奶粉一般是0.8-0.9公斤,按此计算,这就意味着以后到香港一名成人只能购买约两罐奶粉。据悉,新条例最快2月生效。 事实上,香港并不是首个宣布奶粉限购的地区,此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出台奶粉禁令。而澳门特区政府刚刚宣布,从1月28日起接受澳门居民登记买奶粉,协助在澳门出生的1岁以下婴儿购买七大畅销牌子奶粉,每月限购5罐。 据悉,由于受“水货客”大量购买奶粉影响,香港时不时都会出现奶粉抢购潮。不
新年伊始,香港再次传出“奶粉荒”的消息。早在2011年春节期间,因众多内地赴港游客扫货目标都是奶粉,已导致当时一度出现奶粉限购、奶粉缺货现象。近日,有内地家长在网上讨论,元旦后赴港发现,牛栏、美素和美赞臣三大品牌奶粉多已缺货,且在少数可买到的药房已坐地起价,多数每罐价格上涨了二三十元(每罐,下同)。 新快报记者采访多家淘宝香港奶粉代购卖家也获悉,目前牛栏、美素和美赞臣三大奶粉确已在港出现严重缺货现象,网店也很难拿货,价格也会随之上涨至少20元。有涉及奶粉品牌商对此回应,与往年香港出现“奶粉荒”原因一样,今年初奶粉缺货是因圣诞节及元旦新年假期很多内地旅客赴港购物,目前公司正与经销商和零售店协调去监控及评估市场,尽量满足市场奶粉需求。 现象:网友曝走14家店才买到一罐奶粉药房升价限购 “到港第一件事情给两个小人买
昨日,中国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官员表示,在检讨当地自3月实施的“限奶令”时,除了计算香港市场的奶粉供求,也会考虑“水货”活动对关口的压力,又不排除只是微调限带奶粉。记者了解到,有奶粉商表示在“限奶令”下,供应香港市场的奶粉仍继续在被带到内地。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昨日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特区政府在检讨“限奶令”时,除了计算奶粉供求,也会考虑水货活动对关口的压力,他承认平衡各方利益有困难,不排除只是微调限带奶粉的数量。 根据今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限奶令”,这项措施源于今年春节前香港市场爆发新一轮“奶粉荒”,“水货”客抢购香港市场上的奶粉再转手到内地获利,触发当地居民不满。 高永
农历新年临近,香港再现奶粉荒。昨日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黎陈芷娟与七大奶粉供应商、港九药房总商会有限公司及大型连锁店代表会面,跟进上月会议讨论的各项婴幼儿奶粉供应链改善措施的实施进度和成效,并再次督促业界确保农历新年前有充足的奶粉供应予本地婴幼儿。 供应商表示,已开始通过传媒及网上平台等渠道,加强推广各种预订服务,包括奶粉券计划。业界已由上月底起在参与奶粉券计划的92间药房张贴标记,以方便父母辨认参与计划的药房。 食卫局发言人表示,预计由现在至农历新年前的一段日子,婴幼儿奶粉的需求会比较殷切。业界需预留存货予本地婴幼儿,确保本地婴幼儿有充足及稳定的奶粉供应。 发言人表示,七大供应商已为本地婴幼儿设立不同渠道的奶粉预订服务,除奶粉券计划外,还包括通过热线订购上门送货或于连锁店取货。这些预订渠道为本地婴幼儿建立“专用的供应链”,把本地需求与非本地需
卫生署上周起为曾食用低碘奶粉的婴儿验血,其中一名婴儿验出促甲状腺荷尔蒙水平偏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相信个案与低碘奶粉无关,会转介儿科专家跟进。政府会尽快立法规管婴儿配方奶粉的标签及营养成份,料年底推出业界守则。 卫生署热线至昨日已收到逾三千宗有关食用低碘奶粉查询,其中逾百宗已获转介安排验血,九十八名婴儿已接受检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在完成的七十七个样本中,发现其中一名婴儿血液样本的碘摄取量稍低于标准,但实质是否缺碘,将交由医院管理局儿科专家跟进,「根据专家认为,这个应该跟碘的摄入或甲状腺功能偏低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我再重申一次,如果甲状腺功能偏低,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应该是会超出参考水平。」 高永文表示,政府计划与立法会商讨,推动为婴儿食品营养标签立法,在立法完成前,以业界守则规管,最快年底推出业界守则,同时研究是否需要为香港适用的奶粉成份定出准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水货客抢购奶粉问题严重,食卫局局长高永文4日于立法会上透露,去年香港本地奶粉出售量比6年前激增约4.5倍,但同期香港婴儿出生率只增加约1.3倍,估计奶粉出售量激增与走水货活动有关。有立法会议员陈伟业估计,水货奶粉现时每月利润为6亿元,质疑有商人以权谋私,促廉政公署调查。药房代表会上揭发个别奶粉商以捆绑式销售供应奶粉,加重经营成本。 香港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昨日为稳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供应的措施召开特别会议,高永文表示水货客近年愈来愈猖獗,奶粉销售量升幅远超过香港本地婴儿出生率升幅。他说:“2006年至2012年,本地市场出售总配方奶粉数量增加4.5倍,同期本地出生的婴儿由3.9万个增加至5.1万个,增幅只是1.2至1.3倍,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经由香港水货途径流出去的数量很大。” 出席会议的立法会议员陈伟业根
“十一”国庆黄金周临近,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21日表示,已准备好在黄金周为奶粉供应作压力测试。 高永文表示,每逢“十一”黄金周及农历新年假期,奶粉的需求会大量增加,因此需要进行压力测试,测试供应商及零售商能否抵受不同程度需求的波动,但不会预先公布详情,否则测试便会失去意义。 但他透露,压力测试针对四个范畴,包括奶粉的整体供应、零售链的补货机制、订购奶粉的热线,以及在零售点预订奶粉这四方面,是否能抵受不同程度需求的波动。 今年1月起,多种原因造成,香港配方奶粉供应紧张,特区政府于3月起实施奶粉“限带令”,限制从香港出境的成年人只能携带不超过两罐配方奶粉。此后,香港奶粉销售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