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婴幼儿奶粉滞销了,而“限奶令”实施还不足两个月时间。媒体援引港九药房总商会代表刘爱国的话说,“限奶令”以来,业界奶粉生意大跌两成。北角健丰中西药房职员吴先生则表示,店内奶粉滞销,销量急跌九成:“那时(港父母)就投诉买不到奶粉,现在有货无人买,也无一个港妈来买!”生意不好做,自然就希望取消“限奶令”,只是,至少得再熬四个月才能提。 3月初,未议先行的香港“限奶令”从天而降。根据此令,16岁以上人士每次从香港出境允许携带的婴幼儿奶粉数量不超过两罐(一罐按900克计),违者将面临最高7年监禁以及200万港元罚款。此令一出,可谓舆论大哗,内地客不满尤甚。媒体也纷纷刊发文章,从诸多方面来指陈这一禁令的不是。尽管反弹不小,特区政府仍不为所动,并且真的抓了几个违令者,虽未
卫生署上周起为曾食用低碘奶粉的婴儿验血,其中一名婴儿验出促甲状腺荷尔蒙水平偏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相信个案与低碘奶粉无关,会转介儿科专家跟进。政府会尽快立法规管的标签及营养成份,料年底推出业界守则。 卫生署热线至昨日已收到逾三千宗有关食用低碘奶粉查询,其中逾百宗已获转介安排验血,九十八名婴儿已接受检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在完成的七十七个样本中,发现其中一名婴儿血液样本的碘摄取量稍低于标准,但实质是否缺碘,将交由医院管理局儿科专家跟进,「根据专家认为,这个应该跟碘的摄入或甲状腺功能偏低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我再重申一次,如果甲状腺功能偏低,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应该是会超出参考水平。」 高永文表示,政府计划与立法会商讨,推动为婴儿食品营养标签立法,在立法完成前,以业界守则规管,最快年底推出业界守则,同时研究是否需要为香港适用的奶粉成份定出准则,第三是加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13日在港表示,香港自实施限制配方奶粉离境措施以来,奶粉供应稳定,特区政府将于10月进行检讨及压力测试,若显示措施具有成效,会将限制撤销。 高永文当日出席议员办事处开幕礼后对媒体表示,特区政府、业界及社会人士于7月3日成立的委员会已展开工作,制定指引及标准,以向特区政府提交完善配方奶粉供应链的建议。 今年1月起,香港配方奶粉供应开始紧张,特区政府于3月起实施奶粉“限带令”,限制从香港出境的人携带超过两罐配方奶粉。该措施在迅速保障香港市场供应、克服“奶粉荒”的同时,也使香港奶粉销售量明显下降。 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曾于7月3日表示,当改善措施证实有效及可持续运作,特区政府会考虑废除该限制。
主持人:许诺 【香港奶粉商反对“限奶令”】 多个奶粉商和零售商日前出席立法会议时反对政府限奶令,称出现短缺的只是个别牌子的婴儿奶粉,但“限奶令”却针对所有供货商。奶粉商和零售商代表还认为政府的做法损害自由经济。有关官员则称确保香港婴儿真正有足够奶粉供应后,才会取消措施。 评:一刀切难免出问题。 【美国版楼市限购令出笼】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日前宣布,将强迫银行严格核实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以防出现信用崩盘。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会通过工资单、税单等审核还款能力。如此一来,无收入阶层当然被摒弃在购房者之外,低收入阶层通过抵押贷款成为“有房一族”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评:美国也“限购”了。 【仅两成消费者认为促销可信】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26.16%消费者感觉
针对取消“限奶令”的诉求,特区政府成立一个由各个与配方奶粉有关的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审视改善措施。如果政府认为改善措施能持久且能满足高峰期的需求,那么将考虑取消当前的“限奶令”。 陈振宁 查获近两万公斤奶粉 香港一直依靠进口配方奶粉满足本地需求。近年来,民众普遍认为,由于内地旅客和水货客增加,配方奶粉的需求大增。有不少本地家长投诉未能为子女购买个别牌子的奶粉。当时,政府推出多项措施,但是有关措施的成效不如预期。 2013年2月22日,政府推出《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条例》,规定除非获工业贸易署署长许可,禁止个人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该条例于3月1日生效。任何人违反该条例,即属犯法,一经定罪,可处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对于自用需要,该条例容许每名16岁或以上
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指,有人利用香港特区政府补贴的“e邮宝”邮递服务,运送多罐奶粉出港。香港特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今天表示,任何方法运送奶粉进出香港都要受到进出口条例限制。他明白有人想尽办法,以身试法,但特区政府会严肃处理,并会对有关行为加强打击。
美素好吗?美素奶粉是高品质奶粉吗?在大陆,虽然很多奶粉都存在问题,但是美素奶粉,却坚持着一流的国际品质,很多大陆的妈妈们,对美素佳儿奶粉是给予肯定的。 不过,有些对奶粉品质有着更高追求的大陆妈妈们,会想要选购香港美素奶粉,这与香港整体的食品环境,是分不开的。记者了解到,港版美素奶粉(港版美素奶粉专卖店:www.litaihk.com ),是高品质奶粉,如果大陆的妈妈们,还在考虑宝宝该使用什么牌子的奶粉,香港奶粉中的香港美素奶粉,是妈妈们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婴幼儿的抵抗力,相比成人来说,要相差甚远,婴幼儿人群,被定义为是弱势人群,要受到细心周全的照顾,妈妈们正是了解这点,来对奶粉进行慎重的选择。 但众所周知,大陆的很多乳制品,包括有些婴幼儿奶粉在内,都出现过问题,有些婴幼儿,使用了某些有问题的奶粉,而导致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宝宝受伤害,妈妈们不仅会心痛,还会产生内疚感
随着政府对香港奶粉限购政策的出台,内地消费者想要到香港买奶粉,越发不容易了。近来,一些母婴论坛上,记者总是看到网友询问“谁能从香港市场,购买到香港美赞臣奶粉、港版惠氏奶粉等国际大品牌奶粉”的问题。他们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是一些香港奶粉代购公司。 的确,现在个人想要从香港买奶粉,可说是举步维艰了。内地消费者想要购买香港奶粉,选择专业的香港奶粉代购商,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不过,近年来,专业从事香港母婴用品贸易的公司越来越多了,广大内地消费者,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专家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择一家香港奶粉贸易商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资质健全、口碑好、经验丰富的商家。唯有这样的香港奶粉代购商,所售的奶粉,才具有正品保证。 近年来,由于内地奶粉事件此起彼伏,让内地消费者对内地奶粉市场上所售奶粉失去了信心,因此,他们纷纷选择执行联合国食品委员会颁布的CODEX指导标
以往紧俏的奶粉,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并未出现缺货现象,甚至有供应商喊出奶粉滞销,希望取消限奶令。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前日表示,将会在8月开始准备检讨措施,并在十一黄金周加上压力测试,再检讨限奶令成效。 →“五一”小长假,香港上水药房内奶粉堆积如山。 药房承诺留足奶粉给本地 香港限奶令在今年3月开始实施,刚刚过去2个月,便有奶粉供应商叫苦奶粉“滞销”,希望港府取消限奶令。南都记者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走访发现,在最靠近深圳的上水一带,盛极一时的水客大军运奶的“繁荣”状况的确已经难觅,而不少上水地铁站附近的药房内,奶粉基本上都不会缺货,甚至有药店直接在门口,将不同品牌不同阶段的奶粉,一罐罐堆成奶粉山。 有药店店员表示,为了应对五一假期,他们从其
香港限购奶粉,有人认为其目的在于“打击水货客,保护本地婴儿吃奶粉;也有人认为,有违自由港原则,给内地许多人带来巨大影响。 与其批判香港的奶粉限购措施,倒不如深刻反思内地的乳制品行业乱象,并以此为契机,切实解决内地食品安全问题,构筑起乳制品产业的良好运作和监管机制,为内地婴幼儿提供优质、放心的配方奶粉。 香港《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规定,“除非获工业贸易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任何人若违反修订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处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修订规例自2013年3月1日起生效。据报道,各关口严密截查离境旅客,刚过数日,已有数十人因超限带奶粉而被拘捕。 香港限购奶粉,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其目的在于“打击水货客将大批奶粉从香港供应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12月14日公开表示,“限奶令”仍将继续维持,何时撤销尚未确定。对于某些高价售卖奶粉的违规药房,他称将建议供货商对其进行停止供货等商业制裁。 “限奶令”何时撤销不能确定 12月10日,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讨论配方奶粉供应链检讨。港府表示评估当前情况后,认为并未具备成熟条件撤销限奶令。高永文在会上表示,根据相关的顾问报告,某些牌子的奶粉供应仍严重短缺,会继续维持限奶令,提醒有关供应商加大力度完善补货机制及奶粉券计划等。 高永文说:“虽然规管配方奶粉输出的修订规例仍然生效,但由于临近圣诞及中国新年,对配方奶粉的需求尤其殷切,个别品牌的奶粉可能仍然会出现供应紧张,希望家长做好准备。”对于在边境设置奶粉特卖场,他认为,实行上存在技术困难,如果由政府营办,会造成政府插手商业行为的问题
香港海关于4月5日与6日一连两日展开反走私婴儿配方粉行动,先后打掉3个走私团伙,并首次查获满载奶粉的货车流动仓。此次行动,香港海关共拘捕从事水货活动的10名港人,行动查获了99公斤即110罐婴儿配方粉,涉案总值约达2.75万港元。 昨日下午,香港海关有组织罪案调查科指挥官陈子达表示,海关人员昨晨在罗湖口岸拘捕4名走私客,并在满载奶粉的货车上拘捕1男1女。香港海关方面表示,该辆满载奶粉的货车流动仓在香港境内将大量奶粉分发给水货客,之后这些婴儿配方粉再由这些水货客分批运送往内地。此外,香港海关前天在一个交通交会处发现有人分发大批奶粉,随后在落马洲支线口岸拘捕2名水货客;而在昨天中午,香港海关还在一个商场内的投币式储物柜内发现了大批婴儿配方奶粉,并拘捕2名各自携4罐奶粉到内地的香港男子。 陈子达表示,此次行动组被捕的10人全为香港人,其中有4人是此次走私婴儿配方粉活动的首脑。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23日表示,撤销限带婴幼儿奶粉出境的法例要满足四方面条件,包括整体奶粉供应充足、订购热线完善、零售点有效补货及可以接受订货。 高永文表示,撤销法例要由四方面措施执行的具体成效决定,现阶段不适宜为撤销法例提出具体时间。“要(通过)四方面完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供应,才会考虑撤销,相信这并非简单的工作,也非纯粹政府的行为,而是要通过与零售商及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希望能达致(目标)。” 高永文说,春节期间香港出现的奶粉短缺、抢购的情况仍然“历历在目”。他重申,“限带令”的目标,是要确保香港本地父母能为婴幼儿购得足够配方奶粉,政府的这一立场没有改变。 然而,“限带令”条例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这项条例3月1日正式生效后,目前已有多人因违反条例被拘捕,更
出于对内地奶粉质量安全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内陆家长从香港代购,当地出现一定程度的奶粉荒。香港特区政府新修订的《2013年进出口规例》3月1日起正式生效。其规定年满15岁的离港人士每人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婴儿配方奶粉,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香港出台对奶粉的限购政策,中国应当提高自己的奶粉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正规渠道的进口奶制品。 “我同情香港的消费者。我亲眼看到,不光是香港,还有澳大利亚等地,货架上的奶粉被一抢而光。”张小济说表示,我国可以适当增加进口奶制品。目前,从海外代购奶粉,价格比在国内购买到的同品牌奶粉便宜许多,张小济认为目前的一些关税政策有不合理之处。 3月3日,
香港特区政府昨日宣布成立委员会,研究及向政府提交完善配方奶粉供应链的建议。 要求供应商加强补货效率 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已要求本地配方奶粉供应商从四方面完善供应链,包括加强从外地补货的效率,缩短所需的时间;加强分发及送货的能力,完善零售及分销层面的供应链,迅速地补充零售点的货量;投入更多资源,加强订购热线的数目,并设立机制,务求在非常情况下,能够即时增加热线数目及人手,处理订货要求;以及研究及订立在香港不同区域的零售点预订配方奶粉服务。 发言人称:“当改善措施证实有效及可持续运作,我们会考虑废除《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 10月将评估措施改善效果 新成立的委员会将讨论和检视由业界建议的完善配方奶粉供应链措施是否有效及具持续性。发言人说:“我们已承诺在今年10月进行检讨,检视及评估供应
热闹的春节将近,香港奶粉荒牵动着内地与香港两地父母的心。近日,香港议员、业界人士纷纷支招解决奶粉供应问题,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昨日称,预计可于两三日内公布有关解决奶粉供应的新措施。他表示,如要接纳将奶粉列为法定储备商品,限制出口数量的建议,则需要考虑特殊的豁免情况,不能一刀切。 有价无货 有香港宝宝被逼喝豆奶 “宝宝马上下个月就要吃美赞臣第二段的奶粉了,现在都买不到,正在托人提前预定呢,很是着急”,心急如焚的米女士,宝宝出生以来就一直坚持从香港“拖粉”到深圳,如今却遇上奶粉荒。由于婴儿不能随便换奶粉的牌子,米妈妈现在就已经开始四处托人在香港各大药房提前一个月预订美赞臣第二段的奶粉,以保证自己的宝宝不会断奶。 “有价无货”近日更成了几款热销奶粉品牌的代名词。不单内地妈妈们难买到奶粉,香港本地妈妈
有外媒称,许多中国内地家庭都赴港买奶粉,并被指造成香港“奶粉荒”。随着内地放宽“一胎政策”,港民不禁担忧问题可能加剧。香港官员日前表示会留意情况。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奶粉界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完全是“杞人忧天”,目前奶粉在全球的供应量是供大于求的,总量远远超出实际的需求,这两年,奶粉在欧洲市场出现短缺,是因为欧盟在前几十年对产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允许把产量放太大,欧洲的奶农60~70年代曾经出现过看到今年价格好拼命养,下一年因为供大于求,价格又大跌下来的恶性循环,所以政府进行控制产量并给予补贴,每一年会给后面几年做好计划。而近两年,由于中国人突然涌上去抢购,导致奶粉的供应出现跟不上的情况,但这只是短期的,包括香港,只要经销商提前报计划,给厂家足够时间备货,不会存在这些问题,不会影响整体供应,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如果放开来卖,只要给奶农定时间,短则大半年,长也就三
香港“限奶令”一举一动,牵动“拖粉族”的心。香港的奶粉限购令(限奶令)今年三月实施至今,近日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再次提及将在适当时间交代撤销限奶令的时间表。 其实,在“限奶令”强压之下,蚂蚁搬家式的走私源源不绝,再加上大陆放开单独二胎政策,长期以来市场对奶粉需求看涨。民众不乐意,商人乐见其成,两大力量的博弈之下,“限奶令”再次成为热点。 奶粉缺货依然存在 在此前的十月,香港特区政府曾经委托顾问公司对奶粉供应进行压力测试,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于11月20日公开表示,将于12月10日提交测试报告以及食物及卫生局的官方看法。根据香港媒体披露,报告分析了香港各区奶粉供应情况,显示多区有缺货情况,以北区最严重,其次是屯门和东区。 压力测试期
据报道,香港奶粉广告费一年高达16亿元。不过香港母乳育婴协会却指出,不少奶粉广告有误导成分,在无孔不入的“洗脑式”宣传下,不单令许多妈妈放弃母乳喂哺使用奶粉,更有4岁大儿童仍天天“饮奶粉”。该会促请特区政府尽快立法规管奶粉的销售和质量,以及推动母乳喂哺。 奶粉商为推广婴幼儿奶粉不惜花费重金,香港母乳育婴协会主席黎黄佩嫦昨表示:“有统计调查显示,奶粉商于2011年花费近16亿元港币于市场推广上,今年头8个月已投放1.2亿港元。” 她续谓,16亿元已相当于香港医疗卫生经常性开支的三分之一,亦相当于全港学前教育7个月的学券金额总支出。如此无孔不入的“洗脑”广告,巩固奶瓶喂哺文化,并孤立有心坚持母乳喂哺的妈妈。 她续说,奶粉广告经常做出美好的承诺,如可令婴幼儿“便便变软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就稳定婴幼儿奶粉供应而设立的特别热线电话,将由周五(5月17日)凌晨零时起停止运作。政府在2月因应奶粉短缺设立热线,确保本地父母顺利购得奶粉,并于3月实施奶粉出口管制措施,令奶粉水货活动经已明显减少,奶粉供应亦大致稳定。热线由3月以来,至今只接获340多个来电,当中包括133个订货要求,热线每天平均处理少于5个来电及转介2个订货要求。而在刚过去的五一长假期,香港奶粉供应保持稳定,热线使用持续在极低水平。 港府发言人表示,特别热线服务只是在市场供应链失效下才采取的短期措施。近日特别热线接获的电话数目已大幅减少并维持在极低水平,为更妥善运用资源,政府认为是适当时候取消此项服务。发言人强调,主要奶粉供货商的现行服务,包括现行的客户热线及网上服务是本地家长最直接订购奶粉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