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奶粉品牌 奶粉排行榜 奶粉最新事件 奶粉知识
  • 多美滋“肉毒杆菌门”奶粉基本召回
    多美滋“肉毒杆菌门”奶粉基本召回

      距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肉毒杆菌门”爆发已有半月,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召回是否为消费者打开“方便之门”?调查发现,目前仅有雅培开通了24小时客服热线,部分品牌的召回态度任不尽如人意;奶粉企业基本完成召回,饮料召回仍在进行中。   多美滋 无法做到100%召回   多美滋方面表示,截至12日,可能受影响的14批次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召回。然而,据了解,召回仍在进行中。对此,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公关经理王慧颖表示,多美滋对“完成召回”的定义是市面上的产品全部下架、部分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完成召回,“对依然在消费者手中尚未联系公司或者已经食用了的部分确实无法做到100%召回。”   事实上,和汽车等大件商品不同的是,以食品为代表的消耗品要做到100%召回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业内人士分析指

  • 洋奶粉提价每桶不低于200元 年轻家长选择网络代购
    洋奶粉提价每桶不低于200元 年轻家长选择网络代购

      近日,包括美赞臣、多美滋等在内的多个洋奶粉品牌通过配方调整、改换包装等方式再度提价,最高的上浮超过了10%。8月16日,记者走访本市一些超市发现,如今洋奶粉价格每桶不低于200元,洋奶粉再次提价让不少年轻家长直喊吃不消。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和母婴店发现,桶装的洋奶粉价格几乎没有低于200元的,很多洋奶粉价格甚至超过300元。相比之下,国产奶粉一直比较低调,价格波动不大。   “今年以来,洋奶粉价格每个季度都有涨价通知,只是每次各品牌涨价时间不同,其中多美滋奶粉7月份发出涨价通知,平均涨幅为10%。”市区一家大型超市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一些超市的导购人员也透露,由于许多市民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造成洋奶粉更换包装、改变配方后调价,销量依然很好。   市民许先生说,孩子一直在喂洋奶粉,几次涨价后感觉压力增大。打算换国产奶粉,但担心孩子不适应又不放心,所以

  • 多美滋奶粉在华“升级” 洋奶粉已“接力”完成约10%价格涨幅
    多美滋奶粉在华“升级” 洋奶粉已“接力”完成约10%价格涨幅

      多美滋奶粉在华“升级”提价   记者昨日从达能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多美滋处获悉,该公司将“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名为“优阶”系列的新婴幼儿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定价更高的新产品推出后老产品就“告退”,在网络销售渠道价格已显示约有逾一成的提价。这意味着,在国内乳业风波不断的环境下,自去年以来国内主流的“洋奶粉”已接力完成了约10%的涨价。   新系列产品比原产品   最高涨价23.5%   昨日,在给记者的一份通报中,该公司表明这是达能婴幼儿营养首次在亚洲地区推出新品。据悉,除了中国,“优阶”产品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同步上市。在另一份说明里,该公司证实在新产品上市后原多美滋金装金盾产品不再销售。   尽管多美滋未列明新产品指导价,不过

    标签: 多美滋奶粉
  • 省城市场洋奶粉迈入“均价300元”时代
    省城市场洋奶粉迈入“均价300元”时代

      在3月份美赞臣婴幼儿奶粉开启提价之门后,多种品牌的洋奶粉均以推出新品或更换包装为名,陆续加入涨价行列。7月5日,记者从省城多家超市和母婴用品店了解到,市场上的洋奶粉正在步入均价300元时代。   多种品牌变相涨价   7月5日,长风街沃尔玛超市内,李女士在婴幼儿奶粉的货架前徘徊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一款目前正在搞促销活动的洋奶粉,“没办法,现在的奶粉价格太高了,一罐800―900克的奶粉,品质好一些动辄就在300元以上,孩子一个月至少需要4罐奶粉,一半的工资都耗在奶粉上了。”李女士说,她以前经常买的惠氏、雅培等,今年都涨了价,只能等到厂家做优惠活动时多囤一些。   记者走访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以及部分母婴用品店发现,近期,雀巢在市面上的售价有所调整,罐装奶粉价格从348元到296元不等,净重则从每罐900克调整为800克,属于明显的减量加价,雅培亲护系列的1阶段、

  • 部分超市多美滋、惠氏等洋奶粉降价了
    部分超市多美滋、惠氏等洋奶粉降价了

      6月底,雅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以及惠氏等外资乳企集体受到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7月上旬以来,被调查的多家奶企陆续宣布降价方案。为了解近期我市洋奶粉价格及销售情况,近日,市价格监测中心开展了相关市场快速调查。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我市部分超市洋品牌奶粉价格陆续下调,总体降幅在4%-25%之间。调查发现,此轮奶粉降价,市场反应平静,未出现抢购现象。   据调查,大润发超市从10日起下调了雅培、贝因美系列奶粉价格,平均下调幅度为5%左右,例如贝因美宝宝成长配方奶粉1.215kg装由204.8元调整为189.5元,下调7.47%;雅培金装喜康力儿童奶粉900g装由174元调整为157元,下调9.77%。欧尚超市从10日起下调了多美滋、雅培等部分奶粉价格,其中多美滋下调幅度为7%-25%不等,雅培下调4%-14%不等。大统华超市自10日起下调了部分惠氏奶粉价格,如惠氏S26金装幼儿乐(1-

  • 奶粉再现涨价:美素拟上调10%(图)
    奶粉再现涨价:美素拟上调10%(图)

      去年奶粉行业遭遇史上最严价格反垄断调查后,奶粉企业都不敢轻言涨价。不过,据早报记者了解,来自荷兰的奶粉品牌美素日前已向经销商发出调价通知,整体涨价幅度在10%左右。   一名奶粉经销商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已经收到了美素品牌所属的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调价通知,调价幅度约10%。不过,该经销商还正在研究是否在销售终端实施调价,以及调价的具体幅度和时间,“他们给我们的批发价上调了,但我们也要看其他渠道是否调,我们调的话要调多少合适,以及什么时间调。”据了解,目前部分终端渠道已经上调了价格。   据称,美素佳儿将此次调价的动因归结于各项成本的上升。CFP 资料   有报道称,美素佳儿将此次调价的动因归结于各项成本的上升。美素称,该公司已从2013年10月起,陆续分阶段上市新升级了宝护盖产品,并于2014年2月起全线上市。而且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奶

  • 雀巢等洋奶粉降税未降价 供需失调格局难改
    雀巢等洋奶粉降税未降价 供需失调格局难改

      从2013年1月1日起,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税率从20%降至5%,较最惠国税率降幅达75%。元旦期间走访上海部分超市发现,国外品牌奶粉价格并未下降,而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由于市场份额较小,且关税费用占比奶粉成本较低”,无论是多美滋奶粉还是雀巢奶粉相关负责人时均表示“未有调价计划”。   相关专家表示,洋奶粉市场供需失调,现在是卖方市场,不可能因关税的下调而下调价格。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淘宝店主称,“不少家庭对于价格还是很敏感的,为几块钱讨价还价的不在少数”,此次下调部分进口奶粉关税,原本红火的代购市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洋奶粉不准备降价   此次关税下调,能否令洋奶粉价格有所下调?   元旦期间走访上海部分超市。由于正值年尾,不少奶粉品牌都搞起了年底促销活动,或捆绑销售,或加量,或返还现金,或买一送

  • 配方奶粉市场今年或将洗牌字号
    配方奶粉市场今年或将洗牌字号

      临近春节,正值年货经济启动之际,而配方奶粉市场同样忙得不亦乐乎。继新西兰A2高调上市、恒天然安满重出江湖后,奥地利吉特士、韩国乐天、澳洲咪咪、澳爱斯、施恩超级金装等配方奶粉,也接踵进入重庆市场。   新产品卖萌拼奶源   “如今消费者在选购配方奶粉时,最看重的是奶源。”据重庆秀婴母婴连锁总经理李伟介绍,由于目前新上市的进口品牌基本上都是欧洲、新西兰和澳洲的原罐装进口,且卖点突出,因此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一些大家熟知的一线品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份新西兰A2奶粉上市以来,凭借A2奶源体的独特卖点,成为我市配方奶粉消费市场的一匹黑马。而作为新西兰恒天然唯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安满也在阔别中国市场5年之后卷土重来。“安满在中国市场具有很高的认知度,凭借强大的奶源和技术优势,我们对它的表现充满信心。&rdquo

  • 代购洋奶粉难通关 进口奶粉代购上演“清仓”
    代购洋奶粉难通关 进口奶粉代购上演“清仓”

      武汉妈妈囤1年奶粉应对“史上最严新规”   本报讯(记者魏娜)“奶粉即将禁止代购,若没有进口奶粉该怎么办?团购囤奶好过冬!”昨日,武汉的“豆豆妈”接到奶粉代购网店的清仓短信,一口气拍下4箱澳洲可瑞康奶粉。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九部委“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成了热点,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措施。   5月起,代购洋奶粉难通关   《意见》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对无中文标签标识的产品,一律作退货或销毁处理。”不少海外代购卖家认为,“这项规定基本断了进口奶粉代购的通关之

    标签: 奶粉代购
  • 一罐洋奶粉 国内消费者需花三倍的价钱?
    一罐洋奶粉 国内消费者需花三倍的价钱?

      近日,不少消费者爆料称:中国人买一罐“洋奶粉”的钱,在荷兰、英国等地竟可买到三罐到四罐。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奶粉原料价格持续下降,然而“洋奶粉”在我国的售价却在不断攀高。那么,“洋奶粉”在国内外的畸形价差到底是什么在“作怪”?   我国一罐“洋奶粉”,国外可买三罐?   近日,在论坛和微博上,中外奶粉价差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分享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在我国销售的同一品牌“洋奶粉”的价差,并指出,在我国只能买到一罐奶粉的钱,在荷兰、英国等多地可购买三罐到四罐奶粉。   重庆网友“BEREALLY”对比了“洋奶粉”在国外与国内的价格,以荷兰美素1段为例,荷兰卖10欧元左右,折

    标签: 进口奶粉
  • 婴幼儿配方奶粉2013年内实现可追溯字号
    婴幼儿配方奶粉2013年内实现可追溯字号

      记者昨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实现食品安全,婴幼儿配方奶粉将在2013年内成为实时可追溯产品,首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企业也已经确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进展利好RFID(无线射频技术)行业。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提升食品质量、赢回消费者信心的法宝。1997年,由于“疯牛病”风波,欧盟启动了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时至今日,全球有超过40个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溯源体系,其中不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食品安全水准较高的国家。   为此,工信部主管部门已经确定,今年将支持部分食品企业建立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和应用物联网。婴幼儿配方奶粉将在年内成为实时可追溯产品。   为实现这一目标,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被确定为首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企业。   尽管成为首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

    标签: 婴幼儿奶粉
  • 8批次进口奶粉不合格被截
    8批次进口奶粉不合格被截

      近日有泰国媒体曝出,泰国抽检的46款泰国市售大米中,有34款检测出杀虫药溴甲烷。昨日召开的今年上半年深圳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该局副局长曲海峰回应,经检验检疫合格入境的泰国大米暂未发现异常。   另据透露,2012年以来该局共检出8批次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合格,主要为硒、碘等指标不合格,明年5月还将实行国外出口商注册制,严格进口奶粉监管。   进口泰国香米未见异常   据了解,溴甲烷摄取过量对中枢神经和肾脏有损害,我国对溴甲烷的含量标准是每公斤5毫克以下。深圳是泰国香米进口的主要市场,今年上半年深圳检验检疫局共检231批7.37万吨泰国大米,这些泰国香米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才能进入市场,其中就有对溴甲烷的检验。   曲海峰说,经该局检验检疫合格入境的泰国大米,到目前为止是安全的、可靠的,“没有发现异常”。   不合格奶粉均退货或销毁  

    标签: 进口奶粉
  • 洋奶粉继续抢占中国市场
    洋奶粉继续抢占中国市场

      贝因美2012年10月26日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7亿元,同比增长11.72%;扣非后归母公司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2.92%。1-3Q2012公司每股收益为0.7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4%,较去年同期减少3.56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7.49元,同比增0.13%。此外,公司报告期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7元,较去年同期增192.98%。   公司预计2012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为0%-30%,净利润4.37至5.68亿元,对应EPS1.02-1.33元。   点评及分析:公司目前在中高端奶粉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激烈异常竞争,国外产品正在加大国内布局,伊利奶粉由于汞超标影响销量,消费者可能会转而选择国外产品,给国内产品造成较大压力。但公司目前是国内产品的龙头企业,渠道控

    标签: 进口奶粉
  • 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迈入均价300元时代
    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迈入均价300元时代

      在3月份美赞臣婴幼儿奶粉开启提价之门后,多种品牌的洋奶粉均以推出新品或更换包装为名,陆续加入涨价行列。7月5日,记者从省城多家超市和母婴用品店了解到,市场上的洋奶粉正在步入均价300元时代。   多种品牌变相涨价   7月5日,长风街沃尔玛超市内,李女士在婴幼儿奶粉的货架前徘徊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一款目前正在搞促销活动的洋奶粉,“没办法,现在的奶粉价格太高了,一罐800―900克的奶粉,品质好一些动辄就在300元以上,孩子一个月至少需要4罐奶粉,一半的工资都耗在奶粉上了。”李女士说,她以前经常买的惠氏、雅培等,今年都涨了价,只能等到厂家做优惠活动时多囤一些。   记者走访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以及部分母婴用品店发现,近期,雀巢在市面上的售价有所调整,罐装奶粉价格从348元到296元不等,净重则从每罐900克调整为800克,属于明显的减量加价,雅培亲护系列的1阶段、

  • 洋奶粉高管:在中国低价奶粉销售难
    洋奶粉高管:在中国低价奶粉销售难

      奶粉价格连年飙升,不但被舆论广泛诟病,甚至连“洋奶粉”阵营都接连冒出质疑声。前日,在广州出席一个专题研讨会的间隙,亨氏大中华区总裁司马瀚(hein Schumacher)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直指中国奶粉价格是世界最高的市场之一,这是由于很多消费者认为高价意味着高质,供应链环节太多也增加了成本,其他国家也没见像中国那么多的奶粉电视广告;同时,他怀疑这样的格局是否可持续。   推低价奶粉   消费者反而不买账   “对于配方奶粉市场,中国的奶粉价格是世界最高的市场之一。”当被问到怎么看国内售价时,司马瀚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从绝对价格的金额看,中国的奶粉价格位于全球价高之列。   司马瀚说,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乳业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一种观念。中国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购买奶粉以求放心;如果推出一款价格偏低的奶粉产品,反而不一定能为

  • 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将售卖婴幼儿奶粉
    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将售卖婴幼儿奶粉

      婴幼儿奶粉的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各种问题已被送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国务院的名义进行具体要求和部署。各部门依据部署纷纷按照职责划分推出整顿措施。其中婴幼儿奶粉进药店受到关注。   日前,记者从商务部有关机构获悉,北京首批20家试点药店预计在10月26日左右开始售卖婴幼儿奶粉。   □解读   药店选址尚待考察   记者从商务部有关机构负责人处获悉,考虑到最佳销售时机,将在10月最后一个周末即10月26日或者27日之间选择一天启动试点。在此之前,国家将出台药店售卖婴幼儿奶粉的细则。有关负责人介绍,试点推行期间,从奶粉罐到健康标识等都会统一标识,这样可以区别于其他自行开展奶粉销售的药店。但对于药店自行售卖奶粉目前不会有强制排除的要求。另外,他表示未来国产、进口奶粉究竟哪些品牌可以正式进入药店,要通过广泛试点,看市场的反应。   记者从药店获悉,有关部门目前希望在长安街以北,四环以

  • 受奶粉经济下滑影响 新西兰物价跌不停
    受奶粉经济下滑影响 新西兰物价跌不停

      新西兰6月份商品价格跌至两年来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物价下滑之际,奶粉等乳制品价格领跌。   ANZ商品价格指数(ANZ Commodity Price Index)上月下滑至自2010年3月份最低水平,该指数已经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全脂奶粉价格下滑了7%,导致乳品整体价格下滑了4%。

  • 美素佳儿等多家洋奶粉品牌的奶粉换新包装
    美素佳儿等多家洋奶粉品牌的奶粉换新包装

      昨日,记者走访主城部分大型连锁超市发现,美素佳儿品牌的二、三段婴幼儿奶粉统一换了包装样式,价格和配方没有改变。   美素佳儿方面有关负责人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证实,其二、三段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了新升级三项全能宝护盖,包括净置架、密实扣和精准刮。“包装升级了,但配方没变,价格没变。”下一步,一段产品也会推出新包装,不过该负责人表示,换包装与反垄断和毒奶粉事件没有任何关系。   有业内人士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洋奶粉因反垄断和毒奶粉事件,销售上受到影响较大。不少品牌洋奶粉为尽快走出困境,纷纷从包装上进行更新,推出一些实用、人性化等新包装。“近期,将会有多家洋品牌的奶粉换新包装,以此稳固自己的消费群。”

  • 洋奶粉新一轮涨价潮或将来袭 涨幅约为5%~10%
    洋奶粉新一轮涨价潮或将来袭 涨幅约为5%~10%

      受三聚氰胺、品牌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等事件的影响,频陷“安全门”的国产乳制品一直得不到国人的信任,来自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洋奶粉“趁虚而入”,抢占国内市场。特别是婴儿食用的奶粉,洋品牌占领国内奶粉市场的“大半江山”,并且利用家长的爱子心理,频频提价。但是,价高的洋奶粉也不都是“放心牌”,亚硝酸盐超标、有毒物质双氰胺残留、泛酸未达标准等问题也频频从洋奶粉中检出。为了更好地防止问题乳制品流入国内,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审议通过了 《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于该办法的出台,业内人士认为对乳制品质量提高肯定会起到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涨价潮。   市场探访>>> 销售员拿品牌“吹”质量   昨天上午,记者首先

  • 甘肃:药店“试水”销售奶粉 消费者对质量缺乏信心大多观望(图)
    甘肃:药店“试水”销售奶粉 消费者对质量缺乏信心大多观望(图)

      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商务部等九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奶粉新政”,其中奶粉进入药店销售作为提振奶粉消费信心的举措之一,备受关注。   9月4日,甘肃省政府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尝试在药店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   我省奶粉进入药店销售已有两个月,虽然奶粉企业对多增加了一种销售渠道而感到高兴,但这一销售模式是否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欢迎?奶粉进入药店,是否意味着更加安全呢?   (资料图片)   药店“试水”销售奶粉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兰州不仅销售奶粉的药店少,而且销售的品牌也不多。在东岗东路一家大型连锁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护肤品、生活用品、营养品等非药品几乎占去了药店面积的三分之一,记者在一个货架上发现了三个

相关百科

更多>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