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绘本 童话故事 寓言故事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书籍
  • 不因人热的故事
    不因人热的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 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 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我梁鸿从来不用别人热的炊具煮饭。” 梁鸿说罢,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来煮饭。

  • 剑及屦及的故事
    剑及屦及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去齐国访问,申舟没有经得宋国同意而路过宋国,被宋人所杀。楚王听说此事后,就调集军队,当年9月派兵围攻宋国,他迫不及待要为申舟报仇,快速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寝门,捧剑的人追到寝门外才追上他。 【解释】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 箕山挂瓢成语故事
    箕山挂瓢成语故事

    相传唐尧时期,不愿当首领的许由隐居在箕山一带,他过着自食其力的简约生活。一次他在颍水边用手捧水喝时,有人送他一只水瓢,挂在树上,风吹得乒乓作响。许由心里很烦,把它丢到一边,头也不回就走了。 【释义】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 合从连衡成语故事
    合从连衡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起,闹得兵荒马乱,人们不能安居乐业。秦国十分强大,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虎视耽耽。为了阻止秦国的吞并,苏秦到六国去游说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进攻。而张仪则游说六国向秦国俯首称臣。 【解释】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 吉网罗钳成语故事
    吉网罗钳成语故事

    唐玄宗时期,酷吏吉温与罗希奭善于拍马奉承,得到右丞相李林甫的赏识,让他们掌管刑狱,他们两人办案均根据李林甫的旨意行事,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帮助李林甫排斥与打击异己,落入他们手中如同被钳夹住或落入网中一样。 【解释】比喻酷吏朋比为奸,陷害无辜。

  • 驷马高车的故事
    驷马高车的故事

    西汉时期,东汉郡狱吏于公为人清正廉明,执法公正无私,他坚持为郡内孝妇鸣冤叫屈,终于在新任太守手中为她平反昭雪,老百姓为他建生祠,把门建得可以让驷马高车通过。他的儿子于定国后来官至廷尉,于家门庭更加荣耀。 【解释】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 同心戮力的故事
    同心戮力的故事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解释】指齐心合力。

  • 不拘小节的成语故事
    不拘小节的成语故事

    不拘小节的成语故事 虞延是东汉时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长得非常威武,勇力过人,能肩扛千斤鼎奔走如飞,被人视为天神下凡。年轻时在家乡任户牖亭长。王莽称帝时宠幸魏贵人,朝中公卿及郡县官员对魏贵人的亲属及奴仆都畏之如虎。虞延听说后十分震怒,他采取突然行动将那些不法的家奴抓进监牢。 王莽末年,天下纷争。虞延身披甲胄,日夜巡逻,维护百里方圆的治安,百姓才得以安宁。虞延在伏、腊之际,法外施恩破例允许监狱里的犯人回家与家人团聚。犯人们对他感恩戴德,都能如期返回。 后来虞延辞职回到家乡。当地的太守宗富对虞延的贤名早有耳闻,请虞延出任功曹(郡中总务长,可参与郡中一切政务)。宗富生活奢侈,服装车马常常超过法定的标准,虞延认为这样下去迟早会触犯刑律,便劝谏说:“晏婴当齐国相国时,连一件像样的皮衣都没有;季文子为鲁国相国时,他的妻子从不穿丝绸衣物。从古至今,生活俭朴的

  • 广陵散绝故事
    广陵散绝故事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善弹奏《广陵散》曲,很多人崇拜他。嵇康因罪被判死刑,在东市行刑前夕,他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就要一把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终后感慨地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解释】《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 耕当问奴的成语故事
    耕当问奴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疆土,派王云谟等人督师北伐,沈庆之一再向文帝规劝,力陈以前北伐失败的教训,文帝很扫兴,便叫几个文官与他争辩出兵事宜。沈庆之说治国与治家一样,耕当问奴,织当访婢,跟白面书生说这些没有用的。 【释义】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 放马华阳成语故事
    放马华阳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解释】指不再用兵。

  • 束之高阁故事
    束之高阁故事

    东晋著名将领庾翼很有学问,他奉旨驻守武昌,把武昌治理得社会安定、百姓富足。他带兵北伐,收复了北方部分领土,他对当时两个善辩的名人杜宏和殷浩看不惯,认为应该把他们束之高阁,等天下太平时,再考虑让他们做一些事情。 【释义】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我醉欲眠成语故事
    我醉欲眠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辞官回到故乡,自耕自食,经常召集一帮朋友在一起喝酒。他为人直率旷达,喜欢豪饮,用酒招待朋友时,如果自己先醉了就直率地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朋友们都心知肚明。 【解释】我醉了,想睡觉。指为人真诚直率。

  • 陇头音信的故事
    陇头音信的故事

    南朝时候,宋朝的陆凯与文人范晔关系特别好,经常书信往来。一天陆凯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给长安的范晔。范晔收到后感动万分。 【解释】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 公才公望成语故事
    公才公望成语故事

    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释义】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狼狈不堪的故事
    狼狈不堪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骗杀西凉刺史马腾,马腾的儿子马超率军为父报仇,被曹操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马超与韩遂。马超杀死凉州刺史韦康自立为“征西将军”,韦康的部下联合曹操进攻马超,让马超腹背受敌,十分狼狈,只好投奔刘备。 【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 直言贾祸成语故事
    直言贾祸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伯宗为人正派耿直,敢讲敢为,不怕得罪权势。他的妻子每次在他上朝时提醒他不要讲直话,避免直言贾祸,晋厉公是一个昏庸暴虐的君主,喜欢溜须拍马之徒,他看不惯伯宗的正直,就听信谗言将伯宗处死。 【释义】直:坦率、直爽;贾:买,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泱泱大风成语故事
    泱泱大风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自幼精通音乐,他访问鲁国时,鲁国特地为他举行一场演出。鲁国的乐工演奏周王朝及诸侯国的乐曲,他对齐国歌曲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等演奏曹国、郐国的《郐风》以后,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了。 【解释】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 没金饮羽成语故事
    没金饮羽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熊渠子箭术相当精湛。一次从外地赶夜回家,借着月光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只老虎在蹲着,于是拔出箭来,弯弓一射,正中目标。上前一看,原来虚惊一场,只见箭已经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 【解释】指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 炼石补天的故事
    炼石补天的故事

    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释义】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