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贫穷”是种病,别传染给你的孩子
    “贫穷”是种病,别传染给你的孩子

    长大后发现,电视剧里的剧情都是骗人的: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而且他们大多数人比穷人更懂礼貌、更慷慨、更优秀;穷人的孩子成为富人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只比父母好上一点,而且穷人家也会有自私自卑、目光狭隘的“凤凰男”、“凤凰女”。 难道贫穷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也决定着孩子的人生? 同样的“穷父母”,也会有不一样的孩子 好友娜娜上周去参加发小珺珺的婚礼,婚礼非常隆重。回来后,她说看着同样起点的朋友,与自己的差距越来越大,觉得内心充满了嫉妒和不甘。 娜娜和珺珺自小住在同一栋楼,都有个在工厂上班的爸爸,当家庭主妇的妈妈,也都是最普通的小家庭。 小时候,娜娜总以为珺珺家比自己有钱,因为珺珺的妈妈会给珺珺买新衣,学习文具也从来不缺,而且珺珺还有零用钱。但其实,这只是珺珺妈妈更加懂得精打细算,整天想着的事情都是怎样用有限的钱让家里

  • 两小学生自杀,留遗书想穿越到清朝
    两小学生自杀,留遗书想穿越到清朝

        日前,在课堂上完成一纸遗书后,福建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五年级小学生小美和同桌小华一起跳进了一口2米多深的池塘,等到家人发现为时已晚,如花般的生命消逝在池塘里。     可能是穿越剧看多了   小华和小美都是12岁,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3月1日下午第一节课结束后,小华神色慌张,称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就是找不着自家卷帘门的遥控器。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美,两人一起商量着该怎么办。第二节语文课,小华心里所想,以及其与小美窃窃私语了什么内容,都无人知晓。估计是在写遗书。   事后找到的遗书,字迹很工整。小华还特意在记事本上粘着两枚戒指,这是她送给亲姐姐的礼物。   当天下午4点多,小学放学。小华和小美偷偷地将两本“遗书”藏在小华家放碟片的柜子里,随后去跳池塘。至于跳塘原因,大部分的村民觉得可能是小华把丢东西看得太重,形成心理负担。不过,不少

  • 儿童性早熟9成是外部原因
    儿童性早熟9成是外部原因

      据专家介绍,儿童性早熟9成原因,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包括空气污染、滥服补品、误食避孕药品,不良的心理刺激等因素等,针对儿童性早熟,专家提醒家长,谨防宝贝速长,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细微检查。   90%的性早熟儿童是受外部因素影响所致。   据长期从事儿童性早熟诊治的专家介绍,引发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外因占九成以上。儿童长期食用含有激素类物质的食品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长时间看电视,尤其上一些不良镜头,容易刺激孩子的下丘脑垂体释放出性腺激素,使儿童提早发育,另外,空气污染、滥服补品、误食避孕药品,不良的心理刺激等因素,均与儿童性早熟有一定关系。   专家三提醒 谨防宝贝速长   提醒1:   不要给宝宝乱补,随便服用那些所谓的“保健品”、“滋补品”,尤其切忌大量或长期服用。如果孩子有营养推敲症状,家长应向专业医生咨询,制定

    标签:性早熟
  • 孩子没主见怎么办 家长可以教孩子
    孩子没主见怎么办 家长可以教孩子

    1、让孩子作主   “小事”由孩子自己安排,如过生日请哪些小朋友,到商店买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玩具等。“大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如房间的布置,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设计方案,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可行,则尽量采纳其建议。 2、教会孩子说“不”   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如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家长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错。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 3、给孩子“做主”的机会。 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而是独立的个体,是家庭的一分子,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

  • 听话的孩子或许总缺乏亲身的感受
    听话的孩子或许总缺乏亲身的感受

      大人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但是不知不觉之间却剥夺了孩子的感受,一味的听大人的话却让孩子总是缺乏亲身感受。   听话的孩子,只会处处以大人的要求和评判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不听话的孩子,总是将他人的要求和规则置之脑后、一意孤行;两者都属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亲身感受”的孩子!   阿风刚刚学习自己穿鞋那阵子,总是分不清左右穿错鞋子。大人见到就会提醒他:“阿风,穿错鞋子了,换一换。”   于是,阿风穿鞋子时,会习惯性地一只脚套进鞋子时,就扭头找大人问:“我穿得对吗?”   有一天,我对阿风说:“你觉得自己的脚舒服了,就穿对了。”   阿风把脚塞进鞋里,顿了顿:“嗯,舒服了。”我一看果然没有穿错左右。   渐渐地,阿风不再问我“穿得对不对”,他

  • 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是什么
    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是什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从孩子一出生,我们的一些行为就可能妨碍他正常的性心理发育,甚至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因此,性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而并非像我们固有的观念里'认为的那样,非要在孩子青春期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恶补。   黄金第1期:口欲期   年龄阶段:3~6个月~1岁半左右   典型特征:什么都往嘴里放,喜欢吮吸手指、吹泡泡   婴儿大约在3~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的吸吮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于是,他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婴儿吮吸手指、唾口水、发出咯咯笑,并对这一切感到十分开心,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婴儿的嘴是性的快感区,他们从吮吸母乳中,不仅满足了食欲的需要,而且,从吮吸所产生的快感中获得了性欲的满足。这种现象一般会延续到1岁或者1岁半左右。   教战守则:给宝宝充分的抚爱和温情,满足婴儿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  

  • 正确应对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
    正确应对儿童的心理障碍问题

           我的孩子总是哭闹不停,不停得动,有事呆在房间里谁也不理。在大人觉得不可以理解,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儿童的心理:   儿童心理障碍 问题不容忽视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又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但家长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新生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

    标签:心理障碍
  • 宝宝撞疼了能忍住不哭,我却开心不起来
    宝宝撞疼了能忍住不哭,我却开心不起来

    1 有一天,萱萱在客厅扶着她的小钢琴跟着音乐跳舞,我在后面给她录视频,由于太兴奋,动作幅度太大,突然下巴磕到键盘上,我只听到很响的“咚”一声。但是我没有听到萱萱哭,只见她扭过头一脸哭状看着我,嘴里哼唧了两声,但是没有流眼泪。 我看到她的这个样子,突然觉得好心疼,放在以前,她一定立马放声大哭,但是现在却自己忍住了。 我把她叫到身边,问她疼不疼,撞到哪儿了。她摸摸自己的下巴,然后又指指小钢琴,这才装模作样哭几声,我给她摸摸然后就立马恢复精神了。 2 昨天下午,萱萱她爸躺沙发上看手机,萱萱见状立马扑过去,可是她的大脸撞到了她爸的肩膀。骨头撞骨头,肯定很疼,但她还是没有哭,一脸怅然的看着她爸。 我问萱萱:“你疼不疼啊?”她这才钻到我怀里哼唧两声。 于是,我跟她爸说起最近萱萱撞疼了也不哭,她爸

  • 观察宝宝身体语言有妙招
    观察宝宝身体语言有妙招

      在宝宝还不会开口说话前,只能靠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者一些叽叽咕咕的声音来表达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意愿。可是我们很难理解,下面就让大家了解一下宝宝的特殊语言。   拍手、咧嘴笑:兴奋愉快的状态。一般来说,宝宝笑的时候眼睛有神,两手同时活泼的晃动,充分散发童真的魅力。这时父母应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面颊,并在他的额部亲吻一下,给予鼓励。   吮手指:吮手指是婴儿智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宝宝出生后,早期只能用哭声和面部表示要求和倾诉,并且通过口唇来进行探索。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开始将手放入口内吸吮,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这是宝宝高兴时的一种表现。   瘪嘴:表示要求,这往往是啼哭的前兆,这实际上是成人没有及时满足他的要求的体现。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抱他去户外玩。   撅嘴、咧嘴:男宝宝通常以撅嘴来表示要小便,女

  • 孩子极度自卑的表现有哪些
    孩子极度自卑的表现有哪些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以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性格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那么孩子极度自卑的表现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有位关系较好的宝妈在微信里说:以前听过性格决定命运,我一直以为是骗人的。但现在想来其实真的很准。 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很多事情心里明白,但就是不愿表达,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我很讨厌这样的自己,所以更不希望孩子以后也这样。 确实,这个社会太过焦虑,有时候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别人,我们只忙着奔波于各大辅导班,却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殊不知,如果内心贫瘠且不健康,尤其是骨子里一直抹不去自卑,以后就算取得显著的成就,却依然会过得很辛苦。不管是婚姻感情,还是工作事业,也会越来越不顺。 由于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发生改变的,一个自卑的人往往从小就有一些表现。譬如以下这几种,说明孩子已经自卑到骨子里,作为父母,

  • 父母如何看待宝宝性格“偏执”?
    父母如何看待宝宝性格“偏执”?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性格“偏执”?       

  •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孩子的任性呢?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孩子的任性呢?

      父母的哪些做法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孩子任性,很多人都会说是孩子的毛病,其实,有时孩子任性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很多孩子任性的毛病都是父母的错误行为惯出来的。   错误做法一:“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东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个人、要新玩具、要再听一个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已经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要他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孩子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会

  • 小孩子偏食挑食怎么办
    小孩子偏食挑食怎么办

    小孩子偏食挑食怎么办 1、在饭菜品种的多样化、多变及合理搭配上,在烹调制作的质量包括色、香、味及其造型上,在选用一些餐具器皿上,多下点功夫,使小儿保持旺盛的食欲进餐,每种饭菜都能吃得有滋有味。 2、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至少尽量不在小儿面前表现出偏食,防止对小儿的不当诱导;避免在小儿进食时批评训斥小儿,致使小儿情绪不快影响食欲;给小儿盛饭劝菜时要少量多次,使小儿增加进食信心;如小儿因一时进食兴致不高,尚未完全吃饱,宁愿等会儿再补吃些也不强令其吃下;细心照料病中小儿的饮食。 3、对小儿吃零食的量、次数有所控制、节制,少量吃的品种既有精细的,也有粗茶淡饭式的如生吃蔬菜瓜果之类。 4、用为小儿所便于、乐于接受的形式向小儿传授有关知识、道理,小儿在小儿园进餐,可在饮食上进行一些评比、比赛活动,利用小儿的好胜心来防止、纠正偏食现象。

  • 如何了解孩子想法和心理?
    如何了解孩子想法和心理?

      父母在与宝宝行处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明白孩子的想法吗?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我们一起看看下文吧。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因此,我们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与枕头“谈心”,与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   孩子的这种泛灵心理,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年轻父母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对策一:用拟人化的方法来回答孩子所提出的“棘手问题”   孩子是好奇的。从2岁末期开始,宝宝就会对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答案是这个时期的宝宝心理水平难以理解的,但是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又不能不回答,否则宝宝提问的次数就会减少,甚至会使他对事物失去应有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的提问,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

  • 父母要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父母要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

      胆怯心理妨碍了孩子接纳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使孩子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对其成长十分不利。要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就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一、给孩子一些自主性的机会   对孩子自主性的需要,既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为了发挥教育的作用,对孩子的行为,应从孩子的角度去评价,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但要对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加以控制和限制,以免发生意外。不要因为怕孩子做不好而事事包办,处处代劳,就不利于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二、扩大孩子的交往圈子   尽量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充分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父母要了解孩子与同伴的相处状况,在带孩子外出或去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设法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最好不要在公共场所和陌生人面前指责孩子的不当行为,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客人解释孩子的胆怯行为。   三、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   因为胆怯的孩子生活空间相对较小,

  • 导致宝宝分离焦虑的一些原因
    导致宝宝分离焦虑的一些原因

      宝宝有分离焦虑的症状多表现在学龄前儿童的身上,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主要抚养人分离时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例如紧张、不安、恐慌等,并由此而引发哭闹、固执的行为。   据相关调查显示,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宝宝缺乏安全感有着很大关联。1岁左右的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情感和认知发育的必经阶段,但是由于孩子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育局限,他们往往认为暂时看到不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果父母离开,宝宝会误以为爸爸妈妈会消失不再来了。宝宝的焦虑感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纠正,则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甚至引发性格上的缺陷。   导致宝宝分离焦虑的原因   宝宝自理能力不强   年幼的宝宝欠缺独立自理能力,如不能独自吃饭、不会自己穿脱衣物等,离开主要照顾者后难以独自面对碰到的生活问题,从而产生不安和焦虑。   宝宝自身性格所致   有些性格内向的宝宝,不太愿意与周围的人亲近,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对父母

  •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只需三步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只需三步

    人们在婴儿期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情绪的变化了,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 并得到发展。 有研究表明, 孩子的脑部发育在0-6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 特别是在情绪管理学习方面。 而在此年龄阶段, 3-6岁则是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最有效时期。 让孩子认识、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 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 平时, 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 趁机引导孩子“妈妈好高兴哦”“恩, 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 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 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 也可以通过 “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 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 这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 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首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在这种无害的推搡中,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出现问题时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你可以示范给他们如何协商和谦让。比如,如果两个人争夺一辆小卡车,你可以再拿一辆来,让两个人都高兴。如果两个人争夺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议“轮流玩”。要是孩子们拒绝退让,你可以施加规则:“要是你们不轮流玩,我就把这个玩具拿走。”然后再建议另外一种在成年人监视下的有趣活动。  

  • 对付粘人宝宝,家长6步走
    对付粘人宝宝,家长6步走

    对付粘人宝宝,家长5步走   宝宝太粘人?像个小尾巴、跟屁虫...宝宝爱粘人,多数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应对粘人宝宝,家长需要六步走!   一、为孩子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实,溺爱剥夺了孩子成长、发展的权力,家长过多的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所以,家长应该将幼儿视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地对待他们。   二、为孩子创设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引导孩子通过努力独立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当孩子困难时,家长应多鼓励、多支持;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三、注重与孩子情感的交流。   让孩子快乐,让孩子产生安全的依恋而不是时时“粘人”,并不只是母亲使幼儿的

  •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都会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习惯。如何才能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自理的习惯呢?   孩子在8个月大的时候,能学习那些自理能力呢?许多父母听到这里就犯难了吧,孩子还那么小,能做什么呢?吃饭睡觉生活中的大小事仿佛都是离不开父母的。其实在这个时候,父母已经可以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简单的自理能力可以从做便盆开始训练。   第一,让孩子学会怎么吃。孩子已经8个月大了要学习的是怎样使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也包括用自己的小手丫去抓面包、馒头、饺子等放进自己的嘴巴里。这些学习过程都是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的精细动作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是一个开发智力的过程哦。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要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用具,例如:用双手抓住的有嘴塑料杯。这类杯子比较轻便耐摔水也不易撒出来,双手捧也能拿的比较稳。勺子应该选择软塑料小勺

    标签:性格心理

行为心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