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
  • 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性教育
    在生活中如何进行性教育

      到底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多家长表示无从下手,其实,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效果会更好。   一、电视机前   如果你觉得很难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时机和孩子谈“性”,那就错了。生活中有太多的线索,关于男女、关于性、关于差异,电视节目就是一个例子。不论是新闻、卡通、综艺节目甚至孩子喜欢的偶像剧,都时常见到有关男孩女孩、生理健康、亲密性话题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此时,爸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性知识。要注意纠正错误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生活情境的联结,除了事实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对这些内容练习自我判断的机会。   二、阅读、对话   目前许多关于两性关系、性教育的书籍,不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事实上,大一点的孩子,十分容易在书店翻阅更多包含性话题的小说、漫画,而其中的品

    标签: 学龄前教育
  • 注意:7秒钟没收到回应,孩子就会有受挫感!
    注意:7秒钟没收到回应,孩子就会有受挫感!

      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这不容易做到,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得意识到,我们那些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就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但它可以改变。   7秒钟没收到回应,孩子就会有受挫感!   "呵呵",这两个字,被一个网络调查评为"2013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 "哦",则在另一个类似网络调查中摘得桂冠。"呵呵"与"哦"等类似词汇,为何会如此伤人?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真正的回应。你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如何回应别人向你发出的声音?这是沟通能力的基本。   很多成年人感觉到,若对方没有回应或不及时回应,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巨大波动。幼小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

  • 父母常说的这些话,竟然有杀伤力!怎么说话宝宝才会听?
    父母常说的这些话,竟然有杀伤力!怎么说话宝宝才会听?

    小西西最近越来越不好喂了,妈妈把饭喂到嘴边他不吃,自己拿个勺子玩得兴起,终于西西妈生气了:“西西这样很不乖哦,谁家宝贝这么不听话!”听到这句话,西西大哭了起来,剩下的饭也不吃了。 “西西的勺子玩得真好,但是勺子是用来吃饭的,就像这样吃,你试一试可以做到吗?” 如果当时西西妈妈这样说,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随着孩子能听会说的越来越多,该怎样跟他们说话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一件事,我们用不同的说法与孩子交流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育的差别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体现出来的。 当宝宝难过、生气、做对或做错时,尤其需要交流的艺术,这时该怎么说? 处理负面情绪要共情 设身处地站在宝宝的位置,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共情。理解并接受宝宝的各种感受和情绪,必要的时候替他们表达出来,才是正确的交流方法。在宝宝出现负面情绪时,共情尤为

  • 宝宝学步要注意的事
    宝宝学步要注意的事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更早的成长。希望宝宝赢在起跑线上,但是任何愿望都需要建立科学在科学的基础上才容易实现。   一般宝宝在一岁后开始学走步,学走步速度的快慢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宝宝体质,逆反情绪,安全感。在宝宝开始学会走路之前,宝宝有很多热身运动。在宝宝二个月以后,他要先会在俯卧时抬起头来。宝宝四个月大时,要学会坐起来。   宝宝七个月大时,开始训练宝宝爬行的能力。在宝宝十个月大时,锻炼宝宝站立的能力。这一切都为宝宝走路打好了基础。帮助宝宝学走路不能操之过急,要合宝宝的心意,催得过急了,让宝宝有逆反的心理而不愿意配合,就更不容易学会走步。在帮助宝宝练习走路时,要选择地面比较柔软的地方,如果宝宝学步时,摔了两次重的,心里有了阴影,他就不愿意走了,所以有些宝宝其实可以走了,也总是在爬来爬去。   所以,为了避免宝宝心里有阴影,在宝宝学步时,家长需要给宝宝更多

  •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和尖叫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和尖叫

      有些孩子习惯大声说话,弄得父母不得不经常叫孩子安静点。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和尖叫呢?   吵闹   关键词:对他人的暴力行为 吶喊与尖叫。   情境   我的孩子习惯大声说话,而且通常伴随着固定的行为模式。他似乎总是这样,我一天到晚都在跟他说:“安静点!”每天听这么多次,说不定他以为自己的名字真的叫做“安静点”。   思考   有些孩子拥有自然、充沛的能力和洪亮的声音。这一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人格特质,而不是他选择要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也有好处:他将不会成为被同伴摆布的墙头草。   解决方法   1、对于这种孩子而言,如果给他的热情与能量一个出口,他将会表现得更好。可以找一个让他喧闹却不会吵到别人的地方,你可以考虑选择游戏室或者是卧室。在这个房间的门边加装一些隔音或密封的材料,以降低他的噪音干扰。每当孩子的声音

  • 两、三岁孩子的数学智力教育
    两、三岁孩子的数学智力教育

      2--3岁的宝宝有了简单的数学能力,会数简单的数字。因此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要愿意做一个用心的父母,不论是和宝宝一起用餐、游戏,还是带宝宝外出游玩,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随时随地来对宝宝进行数学智能训练。   1、数一数楼梯上的台阶   对于孩子来说,长长的楼梯有时会让孩子感到疲惫而无味,但是倘若家长能有一些有趣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宝宝的数学智能有所提升,而且也会增加宝宝上楼梯的乐趣。妈妈可以故作神秘地问宝宝:“你知道这段楼梯有多少台阶吗?”“咱们数一数,看谁数得对?”这样宝宝的好奇心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就会兴致盎然的一步一步的边走边数楼梯的台阶。   2、宝宝买东西   宝宝往往固执地要去做而大人不愿让他们做的事情,其实,家长何尝不可放手一下,也让宝宝过一下瘾呢;增加宝宝的各种体验,让宝宝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这样还能为宝宝以后的

  • 让宝宝过早学走路对不对
    让宝宝过早学走路对不对

      自己的宝宝从出生后的每一天的发育都让父母感到骄傲和欣慰,尤其是当孩子自己能走路时,欣喜之情不胜言表。有些宝宝不到一岁就会走路,而有些宝宝却只会爬,这样的父母非常担心,于是开始让宝宝趁早学走路,好部落于人后。但是让宝宝过早学走路是对的吗?让我们一一了解一下。   每位宝宝的身体成长路线都有差异,而他们学习走路的时间长短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从科学角度来说,宝宝在17个月内学会走路都是正常现象,有些宝宝一岁多了还只是会爬,也是很正常的,爸爸妈妈们不必忧虑。   宝宝学习走路时人生成长非常自然的一个过程。家长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不能强制孩子学习走路,否则会是得其反。还有些宝宝已经学会了走路,却还是要爸爸妈妈扶着,这也是正常的。宝宝刚学会这个技能,由于总是摔跤,对自己走路没有信息所致。只要让宝宝多多练习就好。   同时,宝宝在学走路时,从一开始慢慢扶着东西站起来,到迈开第一步,都非常不容易

  • 这些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学会,家长需谨慎起来
    这些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学会,家长需谨慎起来

    这些坏习惯孩子很容易学会,家长需谨慎起来,都说学坏很容易,孩子的好的习惯要养成至少21天,但是坏的习惯养成只要21分钟,其实意思是说好习惯难以养成,坏习惯一下就学会了。 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所以家长需要好好的教孩子,引导他们学习。可是偏偏孩子好的不学,坏的学。所以家长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爸妈们需要注意以下这些养育细节。 动作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孩子的年龄和学习力来看,通常0到2岁是孩子的感觉运动期,他只在学习自己的肢体可以做什么,跟环境做简单的互动,其实还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在用自己的肢体在做动作。 可是接下来的2岁到7岁就是一个关键期,这时候叫做运思前期,他开始会模仿,开始会动作,可是还没有很好的逻辑判断,所以有些家长爱翻白眼,喜欢玩游戏,你做的这些动作和说出的话,孩子都会完全吸收并拿出来运用,就像海绵一样,七岁

  • 怎样应对宝宝生气?
    怎样应对宝宝生气?

      1、逗孩子发笑   “如果孩子着急的在地上跳脚,我们也跳脚。”班尼特说:“有时,孩子发怒发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就参加她与她一块大哭,”我会说,“哭的好听,再响一些,我听不见。”用不了多久,我们两个就在一块大笑了,“但是,虽然幽默有时能拆除愤怒的雷声,你还是需要小心从事。在纽约工作的心理治疗专家大卫·舒马克勒说:“在有些情况下地把事情弄的更糟,孩子可能会感到你在取笑他,不把他当一回事,如果你发现这种迹象,赶紧改变策略,或者抱抱他,或者同情地听他倾诉。&rdq

  • 宝贝在公共场合吵闹?4秘诀稳定孩子情绪
    宝贝在公共场合吵闹?4秘诀稳定孩子情绪

    首先要了解孩子阶段性的需求 台北市万华亲子馆副馆长兼谘商心理师陈彦琪表示,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哭闹,想必是爸妈们都经歷过的梦魇、头痛不已的情境!尤其是5岁前的孩子,因语言能力还不够成熟,当以下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自然会透过哭闹或「番」的方式来告诉父母。 生理需求 1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年纪小,生理上一不舒服就会放声大哭,此时父母们可以观察孩子的生理状况,是不是没有睡饱?是不是孩子饿了?还是尿布湿该换了?才会透过哭哭的方式来告诉父母──我不舒服。 心理需求 2岁左右是俗称的「麻烦2岁」(troubletwo),此时孩子慢慢有了自主意识,开始会有想表达自己意见的心理状态;而3岁左右又有俗称的「可怕的3岁」(terriblethree),此

    标签: 哭闹
  • 性教育应向低龄延伸最好
    性教育应向低龄延伸最好

      物质生活的丰富,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在的孩子们的“性”早熟了、接触“性”的途径多了,而“性”的知识却很贫乏。这是来自深圳市有关部门所作调查显示的情况。   有关专家和老师们呼吁:性教育必须向低龄青少年延伸。   据深圳市计生所统计,深圳市青少年女生初潮平均年龄为13.13岁,最早为9岁;男生初次遗精年龄为14.42岁,最早为6岁。40年前则分别为14岁和16.6岁。种种情况显示:深圳的孩子“性”早熟了。   深圳市卫生医疗信息研究所的李静芬教授认为,不仅仅是深圳的孩子性早熟,整个中国的孩子都有这种倾向。深圳人生活水平的攀升,孩子物质享受的升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孩子早熟,而孩子们日常钟爱的“肯德基”、“麦当劳”等许多食品和饮料含有的激

    标签: 学龄前教育
  • 男孩女孩天生不同,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
    男孩女孩天生不同,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

    每次萌萌狐带孩子出去,总是听到类似对话: 其实,不管是女汉子还是男淑女,男孩女孩天生就有很多的不同,这一点,萌萌狐相信那些既带过儿子又带过女儿的妈妈们一定深有体会! 当然,男孩和女孩之间的不同远远不止这些,正因为天生有很多的不同,所以爸爸妈妈们在教育男孩和女孩方面也要区别对待,类似淘气与否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总的来说,男孩的教育父亲要更多的参与,不要阻止孩子去冒险,而女孩由于天生情感比较细腻敏感,因此女孩的教育则需要父母倾注更多的耐心和鼓励。 不过,不管男孩女孩,都是需要爸爸妈妈用心陪伴和爱护才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哦!

  • 遇到“人来疯”宝宝,我尴尬癌都犯了
    遇到“人来疯”宝宝,我尴尬癌都犯了

    Happy“人来疯”让我好尴尬 上个周末,Happy的表姨带着放暑假的侄女侄子到家里来做客,Happy的表现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从姨妈一家进门开始,Happy就显得异常兴奋,他先是带着姐姐弟弟去把玩具都捣弄出来,结果还没玩上几分钟,就丢掉玩具,一会儿做鬼脸,一会儿哈哈大笑,搞得我是束手无策,一脸无奈。 “是不是觉得Happy过于活跃了,其实Happy平时不会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突然这样?”我和表姐说。 表姐表示她当幼师以来也有很多家长向她反应,孩子平日里安静乖巧,可一旦有客人,就会变得异常兴奋,越是阻止孩子越不听劝,不知如何是好。 表姐还说,其实孩子“人来疯”并不意味着孩子活泼有热情,其背后是有原因的,透露着孩子的小心事。 宝宝“人来疯”原因大揭密! 1“我”的自我意识增强 三

    标签: 行为心理
  • 宝宝没问题,心里也不苦,宝宝只是内向~~
    宝宝没问题,心里也不苦,宝宝只是内向~~

    内向和外向的人为什么有差别? 具体说,内向的人更多使用大脑前叶,他们思考时神经回路更长、更复杂。这一特点的结果是,他们的大脑更忙、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而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内向人的一些特点:他们凡事三思而后行;有时显得犹豫迟疑反应慢;爱静不爱动——因为他们的大脑经常处于忙碌工作状态;长期记忆力更好,但是有时提取记忆很费劲,因为他们脑子里存了太多的东西,所以当被突然问到时他们显得迟钝,即兴回答能力差;思想有深度、学习效果更好;他们常常大器晚成——因为大脑前叶发育较晚,约在25岁才发育成熟;行动力差,因为他们想得太多…… 另外, 内向人更多使用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这使得他们的神经系统倾向于“减速”。所以内向人有自觉地抑制自己的倾向,而不是冲动行事。 而最重要的差别,是内向和外向的人,他们对能量的处理方式不同。外向人通过跟人打交

    标签: 性格
  • 家长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怎么办
    家长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怎么办

    家长要做到言出必践,从而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我们对孩子承诺的一定兑现,对孩子禁止的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自己情绪好或者事情小,就迁就孩子。这样才能建立父母的威信以及和孩子相处的规则,让孩子明确地感到父母言出必践。孩子所以耍赖,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左右大人,如果我们让他确信耍赖无效,他以后就不会耍赖了,没有人愿意做毫无希望的事。 用“可以”取代“不行” 对孩子行为,作为家长的你,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一开口就指责。 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说:“晚饭前不准吃糖”,那么只会导致孩子怒气冲天。如果父母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种表达方式,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耐心解释说出感受 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

  • 冷处理孩子发脾气好吗
    冷处理孩子发脾气好吗

    冷处理孩子发脾气好不好?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发脾气?孩子发脾气可以冷处理?冷处理孩子发脾气到底是否妥当吗? 这一次,丽萨来到了一个单亲妈妈的家里,她有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当天是大姐姐琳达的生日,单亲妈妈丹妮特意给孩子们买了一个蛋糕,蛋糕上有三个可爱的小芭比娃娃。三个小芭比娃娃分别身穿粉色、紫色、绿色的纱裙,头戴皇冠,像公主一样优雅美丽。 丹妮想的是三个芭比娃娃,三个女儿一人一个。没想到,三个女儿都是差不太多的年龄,都正是喜欢粉色的时候,三个孩子都抢着要身穿粉裙的那个芭比娃娃。三个孩子发生了争抢,大姐姐琳达不仅抢夺了粉色芭比,还推倒了二妹妹伦萨,小妹妹也哭起来了。丹妮妈妈很生气,就叫琳达去小黑房间关禁闭。 丽萨看到后叫妈妈丹妮去安慰查看二女儿和三女儿。自己去小黑房间找了琳达。丽萨打开小黑屋的灯,发现琳达抽动着肩膀,很不服气的样子。丽萨这时候叫琳达坐

  • 妈妈给宝宝断母乳和吸吮的需求
    妈妈给宝宝断母乳和吸吮的需求

    孩子断母乳或停用奶瓶的时间因妈妈的工作、身体状况及孩子本身的差异等各不相同,但多数孩子在1岁—1岁半左右就离开了妈妈的乳头或奶瓶。      给宝宝断母乳是妈妈们颇感棘手的一件事。宝宝常常吵闹不休,为此,不少妈妈只好心绪不宁而又无可奈何地与孩子分隔数日,短时间内强制性给宝宝断母乳。这使得妈妈和孩子都很难受。其实母乳不应这样匆忙地断掉,与孩子分开更不明智。因为1岁—1岁半左右的孩子对与母亲分开非常敏感,他们强烈需要一种安全感,而且吸吮需求很强烈,尤其在就寝时间更为明显。如果把他同母亲分开,就会使孩子特别伤心,还会产生疑虑、恐惧等心理。      给宝宝断母乳,应该逐渐进行,让宝宝有几个月的适应期和过渡期,直到最后完全断掉。在计划给孩子断母乳或停用奶瓶的前几个月,就应开始经常试用杯子喂给他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有一位在公司做管理工作的妈妈,特别崇尚竞争意识,她认为,应让孩子早早学会竞争,学会如何赢得胜利,以适应将来职场的竞争。   “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   实际上,成人职场上的拼杀通常不仅仅是较量,而是为了争取某种利益,是要分出输赢的,这种“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孩子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并不是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况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会使孩子从小对人对事缺乏理解、宽容和大度,变得自私、狭隘、妒忌、规避、退缩,且易因一件小事就挫败了自尊和自信。   输不起的孩子很痛苦   孩子“输不起”,内心会感到很痛苦,常表现为:   生气   游戏课上,老师教

  • 幼儿防骗术之三:坚持“四不原则”
    幼儿防骗术之三:坚持“四不原则”

      什么是四不原则?四不原则是一个远期预防,叫远期的人质或者劫持的防范。和陌生人交谈,不把财富来显现。不在半夜进酒店,不能离开小伙伴。   远期人质或者劫持的防范——四不   我们还要教给孩子一个叫四不原则,什么叫四不原则呢?这个四不原则是一个远期预防,叫远期的人质或者劫持的防范,就是:   不和陌生人交谈,   不把财富来显现。   不在半夜进酒店,   不能离开小伙伴。   这是一些远期预防的措施,什么叫远期预防呢?就是当犯罪还没侵害到我的时候,我们要教孩子们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显弱不要露富,比如说背个书包500多块钱,穿双耐克鞋很名贵,这样的事情要尽量避免。不要半夜进酒店,晚上不能让孩子出入娱乐场所,再有不能离开小伙伴,要和大家呆在一起,不要让人调虎离山,各个击破。   发生危机之后   如果坏人把你的孩子给拐走了、骗走了,危机已经发

  • 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衣来伸手翻来张口,很多的孩子在3岁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还要大人来喂,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不是孩子懒,也不是孩子缺少动手的能力,懒宝宝都是家长溺爱的“成果”。   儿童学习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实践,所以家长要多提供一些动手机会。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有趣的动手练习   除了和孩子一起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比如孩子都喜欢出去玩,不妨准备一个纱网和一个本子,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时,收集一些标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动手制成昆虫标本、植物书签等。此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颜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会很喜欢。   把复杂动作分解开   把复杂的动作分解开可以使孩子很小就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帮着翻书,开始时家长掀起一页书,拿着孩子的手把这一页放下去,逐渐过渡到家长掀起一页

行为心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