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孩子2岁前什么“坏习惯”家长不需制止
    孩子2岁前什么“坏习惯”家长不需制止

    孩子2岁前什么“坏习惯”家长不需制止?当妈的第一年,喂奶、哄睡、夜奶……搞得妈妈几近奔溃,总以为熬完这一年就好了,等孩子大大就好了。可谁曾想,到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你却发现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2岁左右的孩子,虽然表面看上去像个小天使,可实际是就是个“小恶魔”,小小的人儿却有着使不完的力气来折腾妈妈:吃手、扔东西、抢东西……分分钟气的妈妈原地爆炸! 但实际是,这些妈妈怎么都制止不了的“坏习惯”,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坏。因为这些其实都是好现象,说明宝宝的发育非常正常! 扔东西 宝宝乱扔玩具是妈妈们最大的烦恼之一。一旦家长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捡回来的话,可能就更糟了:孩子会变得对扔东西这件事更积极。这是孩子不懂事在搞破坏吗?当然不是了!宝宝在乱扔东西,其实是他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快速发展。 宝宝的运动技能

  • 简单几招强化孩子的平衡感
    简单几招强化孩子的平衡感

    独木桥 运用大积木、瑜珈砖或是画本,排列出长长的直线,高度不需要太高,尤其是愈小的孩子高度要愈低,一来不容易摔伤,二来增加他们的信心。有的孩子刚开始不敢走,父母不妨牵起孩子的手一起往前,试个几次他们就敢放手自己走咯。 坐大球(滚筒) 若家中有瑜珈球或大滚筒也可以好好利用,年纪小的宝宝可以由父母双手扶著坐在上头晃动,大一点的孩子则让他们自己趴在球体上,试著双脚快速离地滚动,好玩又可以感受体验抓取平衡。 单脚站立 一般两、三岁的孩子可以短时间单脚离地,他们还无法呈现金鸡独立的站姿,但父母可以和孩子手牵手并示范动作,孩子会模仿学习,刚开始试著右脚踩在左脚板上,不需把脚抬高,等到孩子慢慢可以站稳后再慢慢将右脚往上移,比比看谁站得久之后换脚。 小飞机

  • 想要让孩子认识情绪该怎么办
    想要让孩子认识情绪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孩子们也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情绪。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认识情绪。那么想要让孩子认识情绪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孩子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产生一些情绪问题。 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大发脾气:我要吃糖!我要买玩具!我不要穿这个,我要穿那个!我要去游乐场,我不要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之间也会产生情绪:毛毛总是抢我的玩具!我跟球球打架了……有时候自己玩着玩着也会突然闹情绪:妈妈这个架子怎么安不上了,我的娃娃弄脏了…… 对于正在哭闹的孩子,为什么讲道理没有用?就像我在《亲子沟通|果妈支招如何与熊孩子对话》中曾说过的,对于正在处于情绪中的孩子,家长说的越多、劝的越多,孩子反而哭闹的越厉害,是因为你不理解他,而且在破坏孩子的宣泄过程。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有情绪也是理所当然的。有情绪并不可怕,重要是教孩子管理好

  • 想要让孩子更独立该怎么办
    想要让孩子更独立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家长的我们也需要开始让开始慢慢独立起来。那么想要让孩子更独立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有的妈妈说,自家的宝宝特别的爱粘人,在家的时候总是黏在妈妈的身边,只要妈妈一离开就开始各种哭闹要粘着妈妈,而且不能独自一个人玩,对此有的妈妈显得很无助,那么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所有事情都一手包办,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差。如果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创造各种情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给宝宝独处的生活空间 有的宝宝1岁之后常常喜欢把玩具堆在一起,自己在一个角落里玩上老半天,如果随意入足他的小空

  • 如何让孩子聪明的小游戏
    如何让孩子聪明的小游戏

      游戏一、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游戏二、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三、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

  • 如后消除宝宝吃手习惯
    如后消除宝宝吃手习惯

      1、对于1 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就让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2、两三岁宝宝的还在吮手指,可以采用赞扬的口吻对他说:“宝宝长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诉他:“手太脏了,不能放进嘴里,否则要生病的!”   3、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手指缝里有很多脏东西,有会使人生病的细菌,还有铅等有害物质,会影响健康。甚或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网上搜一搜,看看我们的手指缝里究竟有什么脏东西,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的动力和决心。   4、仔细观察孩子在什么时候比较容易出现这些行为,有的放矢地给予帮助。如,很多孩子咬指甲是在做作业有困难时,家长除了提醒以外还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也有不少孩子是在看电视或无聊发呆时咬咬指甲,那么家长就需要花一点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做手工

  • 宝宝缺乏安全的表现有哪些
    宝宝缺乏安全的表现有哪些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即便是再长大一些都是如此。那么宝宝缺乏安全的表现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感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生儿刚从妈妈温暖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十分努力的适应新的环境,自然而然的就会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宝妈宝爸来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宝妈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当宝宝睡觉总是不踏实、会惊醒,不管谁抱宝宝都会通过大哭来‘抗议’的时候,这就说明宝宝缺乏安全感了。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睡醒就哭,哭到睡着又会惊醒的宝宝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想要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首先要对宝宝的睡眠环境进行‘改造’,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周围的环境转变化太大会让宝宝不适应,所以要用襁褓包裹着宝宝,让他有一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这样可以

  • 宝宝的几种心理会导致不爱认错呢
    宝宝的几种心理会导致不爱认错呢

      不少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一些小过失,甚至还会寻找各种借口为错误进行辩解?其实孩子不愿承认错误,也是有原因的。   侥幸心理   “如果我不认错,还有可能逃过一关;如果认错,就一定会被训或被罚。”   分析:“害怕被家长训斥,这是很多孩子死不认错的原因。”南宁市银兴双语艺术幼儿园园长颜媛分析,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做法,决定了孩子在下一次犯错时会选择采取什么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于是孩子会如实向家长汇报。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认为,应该给孩子一点教训。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经常这样做,孩子在又一次犯错时也许就会考虑:“如果我不承认错误,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训斥我了?”于是孩子开始尝试说谎或用找替罪羊

  • 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
    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

      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外面闯祸,就吓唬孩子,使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外受欺负、吃亏、学坏,常常把孩子关在家中。然而,要想让孩子懂得社交,作为父母就应该为孩子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在交往中自然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教专家建议,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和小朋友交往,孩子会在交往中消除害羞、胆怯的心理。另外,父母要带孩子多出去,让他了解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交往的自信。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一些家长喜欢为自己的孩子“讨说法”,这样做反而会阻挠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建议在孩子之间发生无所谓的“冲突”时,家长要以旁观者的姿态,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 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父母不要以为宝宝年龄小,就没有社交圈子。其实从宝宝出生后,周围的人与事就成为宝宝的社交圈了。因此,父母应该努力培养宝宝人际交往的能力喔。   宝宝社交从多大开始   宝宝社交可以追溯到妈妈的孕中期、孕晚期,宝宝出生后应该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有意识默默的进行。家长要有一些新的育儿理念与孩子进行沟通,比如我们现在主张坚持母乳喂养,提倡生后30分钟内开始哺乳,在哺乳的过程中,宝宝如何含接妈妈的乳头,如何开始吸吮第一口母乳,这些对母子双方都是一个"社交"的起步。宝宝0岁社交,首先从跟家人的互动中做起。   宝宝社交能力分析   宝宝的社交能力,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了,作为家长,就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毕竟,宝宝总是要进入社会的,总是要和别人相处的!   当宝宝刚刚出生,就开始观察身边的事物了。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什么也不懂的宝宝,而是要多

  • 一组数据告诉你,孩子正在为大人都有的一个坏习惯买单
    一组数据告诉你,孩子正在为大人都有的一个坏习惯买单

    最近英国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抽取的研究对象为900名6个月至2岁的孩子。研究目的是玩手机与孩子的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一方面是通过孩子的父母观察他们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并把时间提供给研究人员。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每天监测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有1/5的孩子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平均为28分钟,而且每增加30分钟,言语表达迟缓率就会增长49%。 案例 重庆的夏女士一直都有这样一个苦恼,孩子转眼三岁多了,却还不怎么会说话,只能简单的蹦出几个词汇,甚是连不成完整的句子。一直不敢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万一查出了什么先天性的疾病或者语言障碍,自己真的是承受不住。最近说服自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测试发现,她三岁的孩子实际上只有一岁孩子的语言能力。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过长。

  • 妈妈必备:如何应对孩子这7种坏习惯
    妈妈必备:如何应对孩子这7种坏习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养成一些坏习惯,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可能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在发现孩子有此类情况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及时介入,督促他们改正。需要提醒的是,在让孩子改正坏习惯也要注意方法,否则将毫无意义。 1.不愿意上床睡觉 错误方法 “都几点了,还不上床?赶快把玩具收起来,洗脸洗脚上床睡觉!快点快点!”这种反复唠叨往往只会让孩子反感,并且永远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根本不会听从你的安排。 正确姿势 “现在已经8:50了,再过10分钟就要上床睡觉咯!”空余一些时间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让他们有时间结束手上的事情,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被尊重,也愿意听你的话。 2.吃饭的时候不专心 错误方法 “吃饭的时候,能不能专心点啊!把手里的玩具放下来,吃完了再去玩!”又是反复唠叨,孩子经常

  • 孩子懒癌拖延末期怎么办
    孩子懒癌拖延末期怎么办

    孩子为什么懒,做事总是爱拖延,宝妈该如何做?孩子最近总是懒的不行,之前让孩子去做一些事儿孩子屁颠屁颠的就去了,可是孩子最近总是无精打采的,那么小编今天在这儿就跟大家唠唠嗑,好好的探讨一下孩子懒的真正原因! 1.身在疲劳期,有心无力 一开始,家长给孩子放学以后总会让他们去兴趣班里报道,而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毕竟是学习新东西,而且跟其他小朋友能在一起玩耍学习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感到疲劳,很大程度是因为有太长时间没有给孩子一个休息的时间了。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正好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建议家长们带着孩子抽空出去散散心,去带孩子玩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想参加的活动,看一场电影,通过文娱活动来让孩子们有一个放松的状态。 2.家长管的“宽”,孩子要变懒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家长,无论是帮孩子穿衣服,还

  • 孩子总爱提问题,家长怎么应对?
    孩子总爱提问题,家长怎么应对?

      孩子们来到世上,学会了走路和讲话,发现大干世界是这么奇妙,弄不明白的又是这么多,于是从天上的月亮星星到地上的高山河川都想了解,都想问个究竟。孩子们的好奇爱问。正说明他们有一种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这种强烈欲望也正是他们将来可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的一种基本素质。     作为家长如果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或因怕麻烦而支开他们,甚至训斥一通“真讨嫌”,去、去、去。没时间问你罗嗦,就会使孩子的求知兴趣受到抑制,时间长了就会麻木,最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缺乏热情,成为一个不愿思考,不会思考的人。而孩子爱问这问那,是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表现,家长们可千万不能抹煞他们的积极性。     如问满足孩子好奇爱问的心理?对于孩子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父母亲应给予鼓励支持,并尽量子以解答。解答也大有文章,首先要力求做到正确,切不

  • “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看完才明白
    “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看完才明白

    生儿简单,育儿难,对多数父母而言,养孩子真的是个不断在试错的过程。俗话说得好:“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可见孩子的“不听话”,很大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家长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技巧。 你都不会说,孩子怎么会听呢? 1、孩子不听话真愁人 周末的时候,团子妈和朋友出去喝了个下午茶,两小时的时间,话题全围绕着孩子。 朋友最近很困惑,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孩子变得不听她说话了,事情说一遍或者强调一遍根本不管用,硬是得发脾气了才会照做。 朋友的脾气真的挺好,我从没见过她对孩子发脾气,一切事情都是有商有量,很好沟通。团子妈实在难以想象孩子究竟有多调皮,以至于让这样温柔的人儿发脾气。 朋友说,每次到了饭点,叫孩子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不论怎么喊,孩子都不为所动,一定要你大声喊个5-6遍。不过喊几次就吃饭这都还算好的,更多时候都是自己把孩子拎到

  • 这四个习惯看起来没啥大问题,但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这四个习惯看起来没啥大问题,但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家长也愿意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对孩子也是各种放纵。对孩子暴露出的某些坏习惯视而不见,总想着孩子还小,等长大了就好了。可是,一些坏习惯不纠正,只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根深蒂固,慢慢毁掉孩子。 1、习惯说谎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有时为了躲避惩罚或者想得到某种东西,撒一下谎无伤大雅。但是家长要明白习惯的可怕,当习惯成自然。说谎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本能,而且会说的越来越理直气壮。这样的孩子你还敢想象能从他们嘴中听到几句实话,以后很容易步入歧途。 2、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过分纵容孩子,凡事都依着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答应和支持,结果造成孩子目中无人,骄傲自满,让孩子容易自我中心,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他转。由于父母的无限支持,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要求都是正确的。 这会让孩子觉得

  • 孩子的情商与父母的关系
    孩子的情商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能够影响孩子的人。所以说,孩子的情商高低离不开父母的一些行为。那么情商低的孩子,父母都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毋庸置疑,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情商,情商高的人在这个社会更能混的开,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所以家长从小就很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情商很多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本身没有做好榜样作用,后天再把孩子送多少情商培训班也无济于事。 别不信,这几类家长养出的孩子情商很低,家长别知道的太晚了。 1、家长过于追求完美 有些家长过于追求完美,对什么事都要求特别严格,导致孩子性格特别谨小慎微,做什么事都不敢坚持自我,前怕狼,后怕虎。 有时候做错了,为了逃避家长的指责,甚至还会用撒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样的孩子情商真的很低,走到社会上很容易被

  • 孩子胆小不爱与人打招呼我们该怎么办
    孩子胆小不爱与人打招呼我们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许多缺点。比如孩子胆小不爱与人大招呼。那么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咱们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爸爸妈妈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明有礼、人见人爱,但不管你怎么教,有的孩子却总是很胆小、黏人、见人不爱打招呼,甚至在客人送他礼物时,将礼物扔掉! 每次天天对客人或者朋友做出不礼貌的行为时,天天妈妈都非常尴尬,不就打个招呼么,有多难啊?明明每天都在教他文明有礼,但为什么就是教不会呢? 经过观察,育儿大师张雅莲老师针对于天天“胆小怕生”的问题,给了天天的妈妈三个锦囊: 一、别着急,给孩子一点时间 天天妈妈特别怕孩子没礼貌,一遇到客人或者孩子不熟的人时,就立马想要孩子和客人打招呼,但此时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往往是越要求孩子打招呼,孩子越怯懦怕生...... 其实胆小怕生

  • 三大恶习毁了孩子一生,家长不能纵容
    三大恶习毁了孩子一生,家长不能纵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 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 叶圣陶先生把“习惯”和一个人的“能力”联系起来: 走路和说话是人人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比如,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事物记下来的习惯,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 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

  • 如何纠正宝宝咬人的“恶习”
    如何纠正宝宝咬人的“恶习”

      不可否认,很多宝宝都喜欢咬人,甚至有些牙齿已经完成长出来,四五岁的宝宝在遇到不如意时,还会亮出自己的小牙齿,咬别人一口。因为什么让宝宝喜欢咬人?怎么矫正这个咬人的“恶习”呢?   家长要矫正宝宝咬人, 首先要了解宝宝咬人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宝宝咬人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因为宝宝正在长牙,长牙期的八宝牙龈会有些发痒,有些因为个人体质还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宝宝为了舒缓这些不适,只能用咬人来发泄;第二种,可能是宝宝到两岁以后,能跑能跳,但是却因为学说话不久,对有些感受或事物无法描述,这个时候不止如何沟通,所以才用咬人的方式表达自己。性本善,宝宝咬人绝非恶意,所以家长要做的是有足够的耐心帮其矫正。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和宝宝有足够的沟通,能理解宝宝的行为和思想,并对其进行劝说,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如果是因为生理原因,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牙胶来让宝宝咬。当然有些宝宝绝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