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小游戏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小游戏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更胜于知识教育,而素质教育则要从幼儿时期就抓起。特别是要注意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一起来看看吧!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小游戏 一、游戏步骤 1、吃饭时,妈妈让宝宝给自己一块餐巾,并给自己也拿一块。 2、稍后一段时间让他(她)给三个或更多的人拿餐巾。妈妈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这项游戏。 3、随着宝宝越来越熟练,妈妈可以撒手让宝宝独立完成。 4、当宝宝给全家人都分了餐巾的时候,大人们要纷纷称赞宝宝,让宝宝高兴。 二、游戏互动 让宝宝学着做点事,会让宝宝很有责任感,他(她)会很认真地学习把餐巾一块块的分好。有时候人多,宝宝会分不清,妈妈这个时候可以从中帮助。宝宝喜欢加入家庭中。熟悉分餐巾后,妈妈也可以让宝宝帮助分筷子。养成这样的习惯,

  • 1-2岁宝宝应具备的动手能力
    1-2岁宝宝应具备的动手能力

        孩子的动手能力要从小培养,将动手能力发展成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样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都有莫大的好处。爸爸妈妈们,当宝宝到1岁多的时候,他应该具备哪些动手能力吗?     1-2岁宝宝动手能力体现   15-24个月自己脱衣   12-15个月自己吃饭   15-18个月自己洗澡   15-18个月自己整理玩具   15-18个月帮助妈妈   18-24个月自己洗手   18-24个月自己刷牙     如何培养动手能力   1.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完成   2. 父母要善于称赞孩子   3. 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动手能力   1、给孩子物归原处的空间或是专属的空间。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举手之劳”和“物

  • 宝宝坏习惯该如何纠正过来
    宝宝坏习惯该如何纠正过来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会养成很多的习惯,家长是孩子在成长路上的导向标,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的。   纠正孩子坏习惯的方法有:   1、 不要打骂孩子   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坏习惯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以示问题的严重性,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想以此来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度越高,越感兴趣,而且还会对家长产生厌烦的心理,越出现叛逆的心理。   2、 家长可以采用温和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   对于孩子的坏习惯,通常情况下,家长都会十分重视,严加观察,一旦发现立即警告。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可以忽视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而当孩子表现好习惯的时候家长给予鼓励和奖励,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会得到什么,让孩子自己的去选择。慢慢的孩子就会忘记和淡忘自己的坏习惯,而把好习惯发扬下去。

  • 孩子消极情绪怎么办
    孩子消极情绪怎么办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你的孩子一点事就又哭又闹?也许我们的童年里,大多数父母要求不能有消极情绪,要听话之类的,但是这样对孩子并不好。 心爱的玩具坏了很沮丧,父母就说“坏了就坏了,没什么大不了”; 不想去上学,因为讨厌某个老师或者被同学欺负,但父母从来不关心这背后的原因; 心情不好发点小脾气,父母就开始对你咆哮,数落你的各种不是。 长大后,我们对自己说:以后生了小孩,我一定不会像父母这样不懂不爱自己的孩子。 当初的愿望,在有了孩子之后,真的做到了吗? 孩子变脸比变天快,你是怎么应对的? 小孩子的情绪总是变化无常,所以很多父母一开始百般迁就,习惯了之后就熟视无睹,甚至开始用很“暴力”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个小天使一样每天笑容灿烂,但对于孩子来说,

  • 让宝宝的注意力更集中
    让宝宝的注意力更集中

             注意力是人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注意力的参与,能够让人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思维活跃,有利于大脑对信息的吸收和加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儿童教育专家M.S.斯特娜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   注意力发展好的幼儿,都是后天训练和培养出来的。   一.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年龄越小,宝宝的注意力越是无意识的,即它的注意不需要主观努力,主要会对一些有趣的物体吸引,从而产生兴趣。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需要主观努力,主要以有意注意为主。而宝宝如园之后,一些有目的组织活动可以促

  •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是因为很多父母不知道触碰了这些雷区?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竟是因为很多父母不知道触碰了这些雷区?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你的父母不听话?孩子不听话,作为父母要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不听话的孩子? 很多家长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殊不知这是因为他们触碰了孩子的底线。俗话说,骂人不揭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什么底线可言,在别人面前大谈孩子的隐私,这无疑是触碰了孩子的 “雷区”。请家长们记住,不止成年人有不让任何人践踏的”雷区”,孩子也有! 如果家长们真想要孩子听话点,那么就请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去触碰他们心理上的小地雷。 雷区一:丢面子的小毛病 孩子也有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孩子对自身存在的如尿床等这些小毛病就变得很敏感。当家长在别人面前提起时,他们认为这很让他们丢“面子”,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请家长们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尽可能不要在别人尤其是孩子的朋友面前提及这些话题,

  • 说你呢!请不要这样逗我家孩子,否则……
    说你呢!请不要这样逗我家孩子,否则……

    表妹在生完孩子后,时常跟我抱怨周围人的一些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姐,我有时候会后悔自己生了孩子。不是我天性悲观,而是我发现身边的环境太恶劣。 不说别的,就拿我女儿 1 周岁生日来说,我婆婆的好友们,居然当着我的面,用棒棒糖作为诱饵教我女儿骂我「坏妈妈」,得逞以后全体哈哈大笑,像捡了黄金似的。 我女儿那么小,哪懂「坏」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按他们的要求去努力发出「坏」的唇音来,我婆婆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说什么,还要为了维护这种「欢声笑语」的大气氛而跟着起哄。难道在她们眼里,我的女儿就是个玩具?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当面对别人口中的「玩笑」时,你是怎么做的呢? 这样逗孩子,问题很严重 你以为的玩笑,实际却可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1. 言语上的不尊重 把类似上面这种话当做玩笑来逗孩子,在整

  • 六、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自卫行为的表现?
    六、多动症儿童有哪些自卫行为的表现?

    (1)退缩、回避:多动症儿童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行为异常和学习困难,常遭到老师的训斥,家长的打骂及同学们的讥笑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成绩下降,考试常常出现不及格。失败和挫折的经历使他们害怕再次遭到挫折,从而采取退缩、回避的方法作为自我防卫的措施,以试图改变处处受责难的局面。从而表现为拒绝学习,不做作业,逃避考试,甚至逃学。儿童的这种逃避行为常会被父母及老师认为有意对抗,从而加重处罚,增加了额外作业负担,更加重了多动症儿童的退缩回避行为。 (2)幻想和孤独:由于多动症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得不到应有的乐趣,他们便会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世界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进而出现幻想及孤独症状,整日少言寡语、忧郁、自卑、失望,不与同学交往,甚至对母亲等也不予以交往、交谈。 (3)过度补偿行为:多动症儿童为了克服自卑情绪,以补偿自尊心受到的伤害,就会依仗自己的组织能力、体力等方

    标签:多动症
  • 孩子的6个坏习惯影响交朋友
    孩子的6个坏习惯影响交朋友

      宝宝会采用的交往方式和爸妈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怎么样才能让宝宝受欢迎呢?这就要爸妈平时多多示范交往的技巧,教宝宝使用礼貌用语,教宝宝友爱同伴,多多分享,更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演练,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这样做不利于宝宝发展同伴交往哦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来,与其他宝宝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宝宝学会自己处理。包办代劳,事事为宝宝出头,是不可能让宝宝学到交往技能的哦。   不想让宝宝吃亏,于是教宝宝怎么霸道,暂时是不吃亏了,可长久以往只会让宝宝陷入被其他宝宝“孤立”的境地,得不到来自其他宝宝的友爱之情,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小环境里,性格只会变孤僻哦。   1.因为玩玩具发生“争议”,对方爷爷竟然过来推了宝宝一把   带宝宝去公园时,碰到一位爷爷也带孙

  • 孩子一言不和就打人,你还束手无策?
    孩子一言不和就打人,你还束手无策?

    让人不解的是,宝宝不光是会发脾气似的打,有时候高兴、兴奋了也会打。惨遭“娃手”的人从爸爸妈妈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蔓延到隔壁王大爷、楼下李奶奶。 1岁宝宝有攻击性是正常现象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1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是正常的现象,这种行为是宝宝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时期,父母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父母不正确指导,宝宝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宝宝,只有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很难解释清楚自己的行为。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打人

    标签:动手能力
  • 孩子发脾气原因是什么
    孩子发脾气原因是什么

    孩子爱哭闹、发脾气、不听话,最大的原因是这个!很多家长都在求助,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孩子的脾气渐渐好好起来。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我们先来看看,父母们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①立刻妥协和满足 有些父母属于“孩子一哭闹就马上物质满足”的类型,一看到孩子哭,就马上妥协了,并哄孩子说:“你别哭了,我马上再给你买一罐。” 然而,这个方法在当时也许很见效,孩子也许会马上停止哭闹。然而,如此一味满足,很容易养出一味索取、且无法等待的小孩。 当孩子习得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会越来越喜欢发脾气,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而等他们长大,走上社会,很容易受挫。 ②冷处理 不少父母会选择这种应对方式。他们以为,不管孩子,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等他哭够了,事情就自然解决了。 其实不然。冷处理很容易让孩子认

  • 宝宝的自理能力想要养成该怎么办
    宝宝的自理能力想要养成该怎么办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让宝宝养成一些自理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宝宝的自理能力想要养成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健康成长,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是,培养宝宝一定要循序渐进。就宝宝的自理能力来说,主要从1岁以后开始培养,但是这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 宝宝的自理能力要逐步培养 掌控身体 3个月——学会翻身 一开始宝宝借助外力进行翻身,到最后可以做到自主翻身,从仰面朝天的方位迅速翻回到趴着的状态。 6个月——学会独坐 宝宝的独坐是指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坐稳。因此一开始需要给宝宝一个依靠使其慢慢掌握重心,适应坐姿。 8个月——学会爬行 标准的爬行动作必须要求腹部离地,膝盖支撑。和匍行不同,爬行能够让宝宝第一次以较快速度移动,并且视野也

  • 让宝宝学走路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
    让宝宝学走路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

      当宝宝学会爬行,父母又期待着宝宝学走路、。宝宝学走路标志着成长的另一阶段的到来,如何让宝宝踏出他勇敢的第一步,让以后的每一步更加顺利呢?   宝宝长到10个月以后,一般都不再满足于翻身和爬行,会有尝试走路的强烈愿望。这时父母不要怕宝宝摔倒心疼,要鼓励大胆的进行尝试。 行走是靠两条腿交替向前迈进,每走一步都需要变换重心才能步伐稳健。婴儿初学走路,往往就是在培养摸索中去掌握好重心来协调步行的,此时爸妈在欣喜之余,别忘了注意宝宝安全。   在学习步行的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发育情况、辅助方式、注意要点、解读异常。   PART 1:宝宝学步期的发育时期阶段   一、(10-11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二、(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

  • 孩子的选择能力要如何培养?
    孩子的选择能力要如何培养?

      妈妈1:不要禁锢孩子去选择,否则会让孩子很退缩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吃巧克力,我的儿子也不例外。偶尔,孩子拿一块巧克力非常高兴地在那里吃,特别开心。可是,他奶奶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她就会马上过来询问孩子:“你怎么又吃巧克力呀?”奶奶会告诉孩子巧克力吃了会坏牙,会上火,反正巧克力带给孩子美味的感觉就全都没有了。其实,吃巧克力就是一种愉悦的心情,但是,孩子吃的时候已经没有愉悦的心情了,他瞻前顾后,吃巧克力都有一种负罪感,小心翼翼的。我就觉得特别扫兴。   孩子现在3岁,他会这样跟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吃一块巧克力?我就吃一小块。” “妈妈,你可不可以给我讲一个故事?故事非常短,你就给我讲一个吧!”我感觉孩子越来越退缩的,这种礼貌让我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知道长期这样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只是隐隐觉得已经挺可怕的了。

  • 治儿童多动症要“三管齐下”
    治儿童多动症要“三管齐下”

    日前,近20个多动症患儿的家庭走进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参加“注意力缺陷、多动”父母培训班。中心的儿童保健科主任金星明教授说:“我们这里是多动症教育基地,非常希望广大的老师们也能随时来参加学习。”金星明的言语中透露出一些无奈,因为她知道,理想的儿童多动症治疗应该建立“家庭―学校―医院”三方合作的模式,但现在却是跛足前行,医院和学校无法贯通。   据了解,多动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3%~5%,学龄儿童更高达8%~10%,患儿中有一半比例会持续到成年以后。因此近年来,家长们十分重视利用暑期给孩子治疗多动症。而且,许多孩子经过暑期家庭调整后,都会有所好转,可是一旦开学,如果孩子的老师不理解孩子,不懂得治疗方法,马上就又前功尽弃。   致力于教师培训的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杜亚松教授说,目前对教师进行的多动症儿童治疗培训收效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组织学校参与十分困难,再有就是参

  • 一岁的宝宝爱哭喜欢扔玩具
    一岁的宝宝爱哭喜欢扔玩具

      年轻的妈妈,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本来睡得好好的贝贝,突然之间大哭起来,你不断的哄他,还是哭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呀,哭是贝贝的情绪反应中的一种,他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他生存的重要适应方式。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贝贝的哭法有很多种,每一种哭法都代表着贝贝不同的感受。   哭的时候很有节奏,有时还伴有闭眼、号叫,双脚乱蹬等动作,这种情况在贝贝半岁内比较突出,这种哭表示贝贝饿了,该喂奶了。   哭的时候声音失真,这表明贝贝生气了,因为他太生气了,以致于吸气过于用力,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震动声带而引起哭声。   没有任何前兆,突然高声大哭,拉直了嗓门连续大哭数秒,接着是平静的呼气、再吸气、又呼气。有时还会有一连串的叫声。这时你要考虑贝贝是不是不舒服了,因为这是疼痛引起的哭声。当然,打针引起的疼痛贝贝也会这样哭。   没有前兆,突然大哭,声音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

  • 孩子成长不能缺失的心理营养有哪些
    孩子成长不能缺失的心理营养有哪些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许多营养。这个营养不光是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的营养同样重要。那么孩子成长不能缺失的心理营养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的。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孩子除了身体营养需求外,在不同年龄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 如果他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会怎么办呢,那么他这一生,大概会要寻寻觅觅,直到他能够寻满那个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首要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无条件地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他的父母亲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会用哭来表达。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

  • 培养孩子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
    培养孩子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

    你希望孩子早睡早起,他却晚上不睡早上不愿起;你希望孩子爱干净、会整理,他却经常丢三落四;你希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却能偷懒就偷懒……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很多家长苦口婆心、建立各种奖罚制度,但往往是刚开始有点用,时间一长,孩子又抛到脑后了。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什么这么难?该如何破解呢?我们从一个家长的教育案例开始说起: 我家孩子有个习惯不太好,就是东西喜欢乱扔,所以常常会找不见东西。有一天,孩子的语文书不见了,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 回来,孩子和我哭诉,我听了倒觉得是个帮助他调整的好机会。 我先问他:“你觉得课本,应该放在学校和家里的哪些地方?” 他思考了下:“书包、书桌和书柜”。 “好,很棒!那我们先在家里的书桌或书柜,找一个地方专门放课本,好吗?” 孩子选择了书柜的第二层,因为方便

  • 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并不是家长给的爱不够
    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并不是家长给的爱不够

    张昊今年十三岁,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父母离异,张昊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张昊的妈妈为了生计,天天在外奔波,累死累活,但是一心想着,只要张昊的生活能好一点,张昊的妈妈再苦再累无所怨言,也许张昊的妈妈感觉张昊从小没有爸爸的疼爱,于是就对张昊倍加疼爱,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 以至于张昊从来不会体谅妈妈的辛苦,也从来没有想到妈妈为了他,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这只管向妈妈予取予求,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由于张昊妈妈工作辛苦,有无人体谅,脾气也非常不好,当两个人争锋相对时,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张昊正是青春期,叛逆非常厉害,一气之下,摔门离开了,一走就是两三天。 今天,因为张昊妈妈想让张昊学习会儿,估计长期的内心压抑,出口带有情绪,而张昊一听到学习就头疼,再看自己妈妈的态度又如此的恶劣,所以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张昊和自己的妈妈大吵了一架,也不

  • 父母注意了!除了身高外貌,这4个“坏习惯”也会遗传给孩子
    父母注意了!除了身高外貌,这4个“坏习惯”也会遗传给孩子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略带点偏见,但是其实也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孩子不仅会从我们那遗传到外貌、身高和智力,还可能遗传到我们的气质和个性。 优点会遗传,缺点则更遗传给孩子。中国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父母的坏习惯很容易通过有意无意的言行“遗传”给孩子的,特别是以下这4个坏习惯! 用暴力解决问题 小学班级有个男同学,特别爱“动手动脚”。同学间要是有些小矛盾,他就先用拳头解决问题,就算对方是娇滴滴的女孩子也不例外。 一次,他跟同学打架,被班主任抓包后叫家长。他爸一到学校,二话不说把他胖揍一顿,压着他的头跟老师道歉,搞到班主任很为难。后来还听说,他在家里一调皮,他爸也是直接扯着他头发打,当天还算是“给儿子面子”了。 似乎每个爱打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喜欢“动手”解决问题的父亲。父母一边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