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逛街买衣服了,开始带他逛街觉得好玩,会问他好不好看,觉得他说的好看不好看都是随机的,也没放在心上,直到三岁多的时候,买了一件他说不好看的衣服,他死活不同意,竟开始哭,不走,直到后来换了一款,他才罢休。早上起床穿衣服也是,看不顺眼的就是不穿,真怀疑他生错了性别,女孩这样吧,还可以接受,天生爱臭美呗,男孩这样,我只能呵呵呵了,怀疑那么小的他竟也有这么严重的强迫症。 再者就是,平时家里来客人了,大家都爱逗他,问他阿姨漂不漂亮呀?他很耿直的,看不顺的就干脆的一句,不漂亮,虽是小孩子,但是还是会有那么点点尴尬的。上次就是一个阿姨逗他,问妹妹漂不漂亮,他竟然说妹妹丑死了,气的小姑娘哇哇大哭,说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回家了他还委屈的不得了,说什么本来就不漂亮嘛!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时搞的妈妈很尴尬,有时折腾的妈妈很烦躁,真不知道
孩子晚上不睡觉的原因 1、口渴或者是肚子饿 宝宝还不会讲话的时候,一般表达需求的方式就是哭闹。当宝宝在深夜中,肚子饿了,爸爸妈妈们没有在身边,自己也只能够用大声哭闹的方式让爸爸妈妈们为自己准备奶粉或者是让妈妈为自己哺乳。另一方面可能是口渴的情况,口渴会感到极度的不适,宝宝哭闹也是正常的。 2、安全感不够 宝宝离开妈妈的身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每天都见到不同的人,一切对于宝宝来说都是陌生的,或多或少都会存有恐惧感。缺乏安全感也是宝宝惊醒的重要元凶之一。所以,有的时候,宝宝睡在妈妈身边才可以入眠,无论父母多么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警惕的宝宝依然会察觉到,再次哭闹起来。 3、白天受过惊吓 宝宝出生之后,会有很多亲朋好友来探访,而且都喜欢逗玩宝宝。有的时候会做一些惊吓的逗玩,例如是先双手遮着脸然后对宝宝做鬼脸等。虽然出发点都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们也需要去关注下孩子的心里健康。那么问题来了,需要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情况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养育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纠结不已的难题,而与小时候的“养”相比,孩子长大一些后的“教育”还要更令家长们为难。 除了那些二胎父母,其他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很多事情可能都做得不是很好。 不少家长都为自己孩子的性格问题大伤脑筋,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爱说话,自家孩子却只喜欢自己待着,都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家长和他说话都得不到多少回应。 可别小看了这种差异,这很可能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万万大意不得。 如果孩子有这3种表现,那应该关心一下他们的“心理健康”了。 1、总和父母吵架 有些孩子性子犟,当父母发现孩子犯错、表现不佳而批评教育他时,孩子
最近,刘女士为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头痛得都睡不着觉。她没想到,儿子不光在家里跟自己作对,在学校跟班里同学也格格不入。刘女士想弄明白儿子怎么会变成了一只“小刺猬”。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目的是考查孩子与母亲的情感依恋。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的照顾很负责任,无微不至,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孩子也会对母亲产生信任,即使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们也会安静地等待。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会比较快乐和自信,能够面对各种困难。 第二种叫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妈妈对孩子很不负责,孩子则对妈妈表现出疏远冷漠的态度,当妈妈离开时他们不焦虑,回来时也不兴奋。一般说来,这些孩子的信任感严重缺失,在成人之后对人也表现得很冷淡。 第三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
曾经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成功人士生活中都有固定的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是习惯的集合”我家彤彤进入小学后,老师也一直在强调习惯培养问题,我们通常说培养习惯,不是把孩子培养成机器人,而是通过家长的引导,去让孩子自觉,养成有益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那么在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中 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积极干预呢? 下面这8件事也许会帮到你: ▼ 1、亲近孩子 有的人会说,“习惯养成很重要, 是不是该下下狠心,对孩子严厉点!” 例如晚上规定八点半睡觉的话 那到点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她拽上床?! 你知道吗? 好习惯,一定是让人在愉悦的环境下 养成愉悦的习惯! 所以,首先请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宝宝特别粘人怎么办 1、为孩子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实,溺爱剥夺了孩子成长、发展的权力,家长过多的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所以,家长应该将幼儿视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地对待他们。 2、多培养孩子的兴趣 多带宝宝接近大自然,多和邻居好友谈天说地,多给孩子艺术化的享受,让孩子的触角更宽更广,兴趣及乐趣更多层面,那么黏人的行为可能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3、为孩子创设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引导孩子通过努力独立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当孩子困难时,家长应多鼓励、多支持;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4、注重与孩子情感的交流 让孩子快乐,让孩
要从小培养宝宝的卫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一切人口的东西都必然经过手,如果不注意,病菌、寄生虫卵就会随时经口而入,引起疾病。培养卫生习惯首先要从这里着手。孩于要定期剪指甲,指甲里的污垢往往是病菌、寄生虫卵的大本营,不能让它们有藏身之处。饭前便后要洗手,如能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习惯。应在给孩子讲故事时有意识地灌输讲卫生的思想。对于80后来说,在刚刚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时,他们也担心孩子的成长问题,如如何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等。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记者就此做了采访。 家住市区龙桥社区的吴燕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儿子才2岁多。她认为孩子的卫生状况好不好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她对孩子的卫生要求十分高,不但自己勤给孩子洗澡、换洗衣服等,而且从小就要求孩子养成洗手等卫生习惯。 两、三岁正是招人喜爱的时候,爸爸妈妈几乎形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的影响最大,尤其是一些话语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那么家长会让孩子自卑的话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只有找对了方法,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少走一些弯路,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作为一个小孩子,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够受到表扬和鼓励,而不是受到责骂和批评。所以说,做家长的,一定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而家长口中的这三句话,会让孩子极度自卑。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童年时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他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每次当自己考试没考好,或者是犯了什么错误的时候 ,家长就会说:“看看那谁,再看看你,真的没法比较,你要是有他一半优秀,我就烧高香了......”家长当时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只顾自己解气,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做孩子的感受。 这样的话如果听一次两次也就算了
3岁的小红,真是妈妈的跟屁虫,无论妈妈走到哪里都要跟到哪里,妈妈去厨房做事了,小红看不到妈妈就会大哭,妈妈去卫生间了,小红也会大哭...孩子喜欢粘你对于妈妈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长期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事事依赖的习惯,对孩子的性格有很大影响。 案例 孩子的要求没完没了 “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听完我就睡觉。”当妈妈把故事讲完后,5岁的欢欢又提出要求:“妈妈,你再给我讲一个故事吧,就5分钟,讲一个5分钟就能讲完的故事。”看着欢欢可怜兮兮地样子,妈妈哭笑不得,又给欢欢讲了一个小故事,没想到故事听完后欢欢又说:“妈妈,再给我讲一个两分钟的故事吧……” 这时,妈妈就会对欢欢说,“妈妈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继续给你讲故事了,你自己睡觉好吗?”可等妈
文/俏俏妈 〓为什么我儿子才4岁,说谎的时候能那么镇定自若?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呢? 〓今天居然发现我女儿说谎,明明我看见她把饭打翻了,却非坚持说是奶奶弄翻了。 〓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作业,孩子却说没有,这算不算说谎的行为? 〓今天孩子偷偷告诉我,小伙伴拉着她和老师撒了一个谎,说***弄坏了玩具,其实根本不是那个孩子搞坏的。 ...... 最近好多妈妈和我探讨怎么应对孩子撒谎的行为,言语之间非常焦虑,生怕自家的孩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其实,在教育孩子说谎这个问题上,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应对的办法。可有些方法,不论你用了多少遍,孩子依然继续撒谎。 〓说,到底说谎了没?再不说实话,妈妈要揍你了哈? 〓看,你的鼻子好长,说谎的宝宝都会长很长的鼻子。 〓你要再说谎,妈妈
上幼儿园前,奶奶教给孩子“第一课”是:“别人打你一巴掌,你记得打回去” 年轻爸妈很纠结很为难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龄孩子打了一巴掌,你会不会让你的孩子打回去?对于这个问题,家住下关的袁女士很纠结。袁女士的女儿瑶瑶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因为担心瑶瑶在学校被别人欺负,孩子的奶奶教给孩子的“第一课”是:不主动动手打人,但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袁女士在育儿群里,与年轻的妈妈们讨论这个问题。“打人是不对,可看着孩子被欺负还打不还手,心里不是个滋味。我的孩子我自己都舍不得打,凭什么给别人打?”瑶瑶奶奶的观点,在育儿群里,得到了不少人的“响应”:不能先动手打人。但无故被别人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妈妈的纠结:孩子被打了,是不是该打回去? 还有几天,袁女士两岁
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光只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那么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在孩子六岁前,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形象,并且为了家庭和谐,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这些事情也不能做。 一、当孩子面说别人坏话 我们知道,背后说别人闲话是不好的行为,这种人被称为“长舌妇”。我们告诫孩子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同时家长自己也绝对不要成为背后说别人闲话的人。 要知道,孩子在六岁前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家长这样做,也会导致孩子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甚至会因此把别人的隐私说出去。 中国有个词儿叫“童言无忌”,然而现实绝对不是如此,童言无忌指的是把能说的说了出来,而不是把不该说的说出来。 所以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恶劣习性影响孩子,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坏话。 二、表现过于
一个好的习惯和性格都需要从小就养成。那么问题来了,孩子性格什么时候培养比较好?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孩子生下来本是一张白纸,他们本能地模仿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与他们最为亲近的人一一父母,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实际上,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形象往往成为子女“自我形象”设计的参照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童年时期个性、品德逐渐开始形成。此时他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而这种模仿又是没有选择性的因此父母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甚至被孩子全盘接受。我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孩子性格的培养要在12岁之前 孩子性格的培养要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一个人睡呢?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分房或者分床睡呢?其实,这其中有很多的家长忧虑,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出孩子不愿意一个人睡的原因,以下看看专家们的解答。 家长问题:孩子什么时间分房(床)好? 专家观点:从教育的角度看,现在的母婴教育往往会讲什么是最好的,什么都定量。其实什么时间最好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孩子的个体差异很重要。影响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床(房)本身,而是从房间安排中体现出来的家庭关系模式,包括亲子间的期待和依恋关系。这种模式会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表现出来。对于分房(床)的时间,4岁左右会比较合适。因为更小的孩子晚上需要照顾,和父母在一起会比较安心。对待不同孩子还是要用不同方法,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不愿意分房(床)。 家长问题:分房(床)会不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专家观点:在儿童成长中,断奶、上幼儿园等,都可能让孩子体验到痛苦,会发现有些愿望不能
宝宝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要从小培养,还受父母的影响。如果父母平时在孩子面前表现是磨磨蹭蹭的,孩子难免也会学习自己做事会磨磨蹭蹭喔。 磨蹭是幼儿的天性使然 孩子的磨蹭问题固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又不能把磨蹭视为洪水猛兽,一旦看到孩子磨蹭就对他横加指责。幼儿磨蹭可以说是正常现象。 其实,有些宝宝对于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难度较高,都会妨碍他做事的速度。 “小磨蹭”提速方案 和宝宝比赛:孩子都喜欢比赛游戏,喜欢当第一。经常与宝宝搞一些小比赛,如比赛吃饭、穿衣、收拾玩具,使他在游戏中提高动作的敏捷程度。这时宝宝会很高兴地赶紧把事情做完。 和时间“赛跑”:帮宝宝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做某件事所用的时间,然后记录每天实际完成所用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
2岁 吃饭必须坐在餐椅上,不要再用手抓饭,可以开始练习不那么规范地使用勺子。吃饭的时候可以允许边吃边玩,但是拖拉的时间不宜过长,开始有时间限定,不可以玩食物。 3岁 基本掌握了用勺子吃饭的技能,专心吃饭,不许边吃边玩。不能独霸一个菜。在没品尝前,不能说“我不喜欢吃”。提醒孩子不在饭桌上打嗝、发出“吧唧”声。不能随便扔餐具。 4岁 尽管现在掌握全套的餐桌礼仪还为时过早,但是孩子也要学会不要嘴里含着食物说话、不要发出“吧唧”声。去别人家做客时,即使碰到不喜欢的饭菜也不要随口吐出来就肆意评论。不能随意地站起来夹菜或者挑来拣去。 温馨提示 ●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上“没有礼貌”的标签,不用责怪的方式去让孩子懂礼貌,而应该多用鼓励和表扬; ●礼貌是个空
孩子说脏话是哪些原因? 1孩子会去模仿说脏话 我们都很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见到别人做什么,都会因为被吸引而去模仿,但是同时宝宝也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所以,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是因为觉得好玩、见别人说过就学起来,这是很普遍的一个原因。 2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 有的孩子在平时与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生矛盾、冲突,或是在家里有些愿望没有被满足等情况,孩子们也会用说脏话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情绪,以缓解自己的压力。所以,平时生活里父母要有意识地去教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情绪。 3孩子习惯性说脏话 如果孩子模仿说脏话得到家人的的默许,或是家庭环境中父母或其他照顾孩子的人经常这么说话,那么,孩子说脏话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延续在生活中。 4孩子说话用词不当 一般来说孩子是不会故意去
很多宝宝在婴儿时期喜欢咬手指,幼儿时期喜欢吃手。我们都知道手上细菌很多,但是宝宝吃手又是一个正常的宝宝锻炼的现象。到了一定的时期,妈妈还是要帮宝宝戒掉这个吃手的习惯的。 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吃手的经历,那是因为宝宝从出生开始,便在探索这个神秘而多彩的世界。探索的方式也是最本性和直观的,即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去尝试。几个月大的宝宝吃手,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这是母乳期的宝宝在练习吮吸吞咽的功能,并且吃手的一系列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协调手和嘴巴的合作能力,标志着宝宝支配自己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然也有可能是宝宝饿了、渴了的表现。 一般在孩子断奶后,吃手的习惯就会消失,但如果3岁以上的孩子仍在吃手,就得在身体发育或心理发展方面找原因了。 “吃手”有原因 1.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如锌、铁等,会引起异食癖,诱发吃手。 2.孩子心理不健康,压抑
孩子到了三四岁,仍然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常哭闹,说说他反而哭得更厉害,有时还在地上打滚哭这就不对了。这说明家长培育方法不当,孩子养成了爱撤娇的毛病。孩子撤娇爱哭,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在幼儿期,受到过度保护和娇惯的孩子,多半爱哭。因为孩子一哭,家长马上就去哄,并满足一切要求。这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哭能得到一切。孩子长大了,如果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他还会大哭大闹。因为孩子小时候只学会了哭闹的本领,还没有掌握忍耐的本领。独生子女、晚育子女、体弱多病的孩子以及爷爷奶奶带养的孩子,容易养成爱哭撒娇的毛病。 对于孩子的撤娇哭闹,如果家长一味迁就不敢触动,是难以纠正的。对于过了三四岁,为了某种目的还经常哭闹的孩子,要采取严厉的态度,迫使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是不理睬他,等他哭够了,说话了,再去满足他的合理要求。要使孩子逐渐明白,爸爸,妈妈不
昨天,一个妈妈和我语音聊天,很着急地讲述了下午发生的一场冲突。 爷爷带她两岁半的儿子闹闹去广场玩。闹闹最喜欢玩秋千,其他小朋友也喜欢,但广场上只有两个秋千,经常有小朋友排队等候。 昨天闹闹没睡午觉就出去,人比较少,小家伙玩得很high。爷爷看孙子高兴,自己也高兴,忽略了两三个小朋友已经眼巴巴跑过来好几次,看看闹闹有没有从秋千上下来。 这个妈妈说:“爷爷的理论是这玩意儿和公园的凳子一样,谁先坐下就是谁的,前头的人坐够了,后头的人才有机会坐。” 这话听着有点儿不对劲,但道理上好像又没有错。为了避免家庭矛盾,她也没有深究。 有个孩子的奶奶,看自家孙女等了十几分钟还没玩上秋千,直接指责爷爷不会教育孩子,就知道宠溺,别的小朋友下着雨排这么久的队,也不让闹闹下来。 一来二去,吵得惊天动地,孩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