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撒谎的心理治疗
    儿童撒谎的心理治疗

      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撒谎的现象感到生气和苦恼,特别是对明显的说谎和死不承认的说谎尤其恼火。  孩子为什么说谎?──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  想让孩子避免说谎,父母不但要听得进孩子令人高心的真心话,也听得进令人伤心的真心话。  孩子的感情体验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矛盾的,都不应该鼓励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说,而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体验去说。例如,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

  • 三个不快乐时期困扰孩子
    三个不快乐时期困扰孩子

    孩子如果有不快乐的童年,那最可能会是在6岁、12岁和16岁这三个阶段。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一般儿童会在这三个关键年龄面对巨大的压力,因为这都是他们刚入学或跃入另一个学习阶段的时期,所以父母应该多留意孩子发出的求救讯号,并帮助他们克服压力。  新加坡卫生院儿童心理诊所主任蔡益明医生指出:  ·刚进入小学的6岁孩子,由于必须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所以可能会产生恐惧;  ·12岁正值青春期,孩子除了面临会考的压力,另外还会因生理上起变化而感到忧虑疑惑,所承受的压力更是显著;  ·16岁的孩子则是因为得应付中四会考这个重要考关,而容易感到精神紧张。  蔡益明医生说,虽然他们的情绪备受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大多数孩子们却不懂得如何开口向父母或老师求助,或甚至可能是孩子把问题提出来了,但却被父母误解为懒惰、撒谎,而导致孩子陷入

  • 怎么解决孩子性格太过内向?
    怎么解决孩子性格太过内向?

    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种性格太过于内向的问题,对此有些家长也是焦急不已,总想着通过各种方法调节一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乐观开朗一点,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怎么解决孩子性格太过内向?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要急,我们慢慢往下看。 多带孩子接触外界 很多孩子太过于内向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太过于孤独,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家长就要让孩子试着多于外界交流。当你经常带着孩子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时会在潜意识里帮助孩子养成一种主动与人沟通的习惯,当他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再将他放入陌生环境的时候他自己就会与人主动沟通。 为他的成长营造“爱”的氛围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是的,原生家庭给人的影响就是这么大。当一个人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

  •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当成一个重要的任务。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总是用一个孩子的长处比另一个的孩子的短处,比到最后,必然使一部分孩子自信心丧失。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储备,更应该是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

  •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暑假期间,请“放养”孩子

      “又要放假了,到底该把儿子送进暑假班,还是放到爷爷奶奶家?”   的确,暑期如何“安置”孩子,从来就是父母们的难题。   近来,有关人士建议:今年暑假,父母不妨尝试着“放养”孩子,让孩子多和同伴们在一起,不但可还孩子快乐天真的童年生活,更能培养孩子的情商。   虽然是暑期长假,但不少小朋友根本没时间和同伴玩。一位小朋友这样说:“妈妈已经帮我报了4个暑假班,看来,我的暑假基本算是‘泡汤’了。”还有个孩子说:“暑假里,爸爸妈妈不让我出门,而且同学不是外出读什么班,就是被他们的父母关在家中,所以我只能一个人自己玩。你说我不看电视、上网,那干什么呢?”   不许孩子出门玩,是孩子们找不到玩伴的重要原因。一个孩子说:“放假后,原本想好好轻松一下,这不,刚约好五个同学一起去打篮球,可临出门时,三个同学先后打来电话说不去了,因为‘爸爸妈妈不许’。”

  •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这同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幼儿的神经纤维髓鞘化未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幼儿的自控力差还同其受教育的环境有关,如果周围成人经常溺爱他、迁就他,任其所为,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    自我控制力是儿童意志发展的基础,坚强的意志是人才的必备条件。自我控制力特别差的儿童则过于任性、冲动,会影响人际关系和智能发展,造成性格偏异。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有力?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孩子准时    起床、准时就寝,按时饮食,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孩子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

  • 厌学病
    厌学病

    厌学病儿童厌学症的原因 1.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 2.对所学的学科缺乏兴趣。 3.未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学习,缺乏乐观稳定的情绪。 4.在学习上屡遭失败,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 5.缺乏勤奋学习和热爱知识的精神。 家长如何对待“厌学”的孩子 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矫治孩子因注意力涣散而引起的厌学情绪时,宗旨是要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方法有以下几点: 1.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

  •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对薄弱。而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那么,如何重视和加强儿童健康心理教育。  一、教育者以看“一个人”的眼光,去对待孩子。  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如:对待幼小的孩子可采用拉拉手、摸摸头、拍拍肩等身体语言,去满足孩子的正当心理需要;对待稍大些的孩子可采用交谈的方式,藉以沟通教育者和孩子间的情感。  二、积极提供给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养成。  在适当范围内,教育者鼓励孩

  • 给童年一个快乐的心境
    给童年一个快乐的心境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有心理学家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步入成功之道,那么就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   1、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晚餐吃什么等等都由大人决定。有些事情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   2、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热情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像参加

  • 自信的孩子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自信的孩子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身为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且优秀,那么怎么培养这样的孩子呢,那就看身为父母的教育了。我们看看自信的孩子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被当众揭短、被言语抨击、被跟别人比较,是我们童年梦魇般的回忆。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曾经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 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总是怕我真的错了。 面子即是孩子的自尊,父母不给孩子留面子,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内心缺乏力量。 当孩子的行为有损你的颜面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单独教育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落孩子面子,

  • 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始
    性教育,什么时候开始

    性教育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讨论而应该是一个逐步交流的过程,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并持续到他们成人。如果孩子长大知道谈论性和他们的感觉是正常的,他们会更可能在需要的时候来向你寻求支持。   为什么谈论性是重要的?   不管你是否想,孩子们会学习到有关性的知识。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对方和玩乐时学到性的事情不一定准确,或者父母让他们知道得也不一定准确。   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父母,要确保你的孩子获得了正确的信息。   我该在什么时候开始?   最好在幼年就开始告诉孩子有关性和成长的事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经常会问婴儿是从哪里来的。   女生最早8岁就可能开始青春期,男生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梦遗或勃起,因此让孩子做好准备是重要的。   儿童需要在开始经历身体变化前知道这些知识。如果他们不知道,他们可能会担

  • 不可忽视孩子的成功意识
    不可忽视孩子的成功意识

      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离不开知识,少不了体能,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深有同感。而对培育“成功意识”却非常淡漠。成功意识就是孩子迫切希望和要求自己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出为人们所注意的成就的心理倾向和品格。 孩子的成功意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培育,如果他们某些“天真”的想法或行为及时得到家长的鼓励而成功,这就会使之从实践中和心理状态上体验到成功的全过程,并促使他产生再次成功的强烈愿望,反之则会使其缩手缩脚,产生怯懦心态而不敢进行成功的尝试。在这个培育孩子成功意识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侯是一个爱说谎话的孩子,他得了几块化石便说是价值连城的珠宝,而且还故意向同学炫耀说发明了一种“秘密液体”可以改变花的

  • 三招让害羞宝宝变开朗
    三招让害羞宝宝变开朗

    乐乐每次在家讲故事都只讲给自己听,只要妈妈一凑近,他的故事便会戛然而止,而且羞得满脸通红,连忙央求妈妈走开……每回老师上课提问,猫猫都默不作声,当老师的目光扫到她时,她立刻低下头去,再也不敢抬起来……害羞的宝宝还真不少呢!细究每个害羞的宝宝,原因还不一样呢,当然,改变他们的对策也要有所不同哦。   第1类害羞宝宝   成因:缺少社会交往   对策一:提供交往机会   对于这类宝宝,首先家长要对他多鼓励,少批评,尽可能地多为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例如: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在家可让孩子接待客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招待活动,让他为客人送茶水、糖果、搬椅子、鼓励孩子回答客人的问题;父母带孩子上街买东西时,让孩子自己告诉售货员买什么东西,并向营业员道谢,告别等;督促孩子参

  • 父母暴躁让他患抽动症
    父母暴躁让他患抽动症

    小强是个一年级男生,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紧张,表情不自然。小强存在严重的注意力障碍,听知觉记忆能力较差,阅读能力一般,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好,视知觉中等水平。  据小强的妈妈反映,小强在儿童医院诊断为秽语抽动症,现已服药两年;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差,上课坐不住,不遵守课堂纪律,还影响别人,老师很头痛,家长也很着急。在家中做作业拖拉,边做作业边玩,经常完不成作业,为此挨过不少打。 通过与小强妈的交流发现,小强爸脾气暴躁。小强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经常打、骂、体罚他。小强受到惊吓,往往不知所措,妈妈的脾气也很焦虑、急躁、经常大声呵斥小强,但在爸爸打小强时又心疼地去护着他,引起爸爸的不满,夫妻俩经常吵架,家庭关系很紧张。小强妈为小强的前途担心

  • 宝宝为何喜欢乱咬东西
    宝宝为何喜欢乱咬东西

     有些小孩子很喜欢咬东西,抓起什么就喜欢往嘴里塞,大一点的孩子甚至爱咬人。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李杰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孩子爱咬人、咬东西,可能折射出孩子有情绪问题,家长要注意疏导。   专家分析,小宝宝爱咬东西,往往是对这个世界比较好奇,因此总会把东西咬上一口,通过这个方法来了解陌生事物,这也是比较正常的。而大一些的孩子,例如上了幼儿园或者更大的孩子,如果还喜欢咬东西甚至咬人,那么这可能暗示出他们有情绪上的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如果孩子喜欢咬东西、咬人,家长应该首先寻找原因,看宝宝为什么爱咬人。如有的孩子就是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者自己的妈妈抱别的宝宝的时候,或是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会通过咬东西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疏导宝宝的坏情绪外,家长还可以提醒孩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所选用的药物大多是一些精神兴奋剂,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异妥因(Pemoline)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很严重,服用后可使患儿注意涣散状况有所改进,攻击性行为减少。但仅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病症原本就存在着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药物疗法时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   1.自我控制训练   这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

  • 吵架比离婚更伤害孩子心灵
    吵架比离婚更伤害孩子心灵

      上海市日前对1000名未成年人的调查显示,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8%,比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8.33%)还要高!  此外,专家们在“2005上海国际儿科论坛”上特地指出,与离婚相比,子女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恍惚等心理问题,个别孩子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这些孩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缺乏信心,并且对将来婚姻产生恐惧等。  专家分析说,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会感到非常恐惧:一方面,他看到父母情绪都失去控制,自己呆在一旁,会感到随时都可能受到父母的攻击;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跟吵架没有关系,孩子也非常担心“父母万一离婚了,我该怎么办”,因而缺乏安全感。如父母在生活当中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

  • 幼儿喜欢哭的原因是什么
    幼儿喜欢哭的原因是什么

    问:我的孩子已经三岁了,很多方面都不错,就是太爱哭了。遇到点事就要哭一通,常常搞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是不是我的孩子感情太脆弱了?  答:造成小孩爱哭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身体不适,有时是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一般情况是小孩生病后往往变得脾气大了,爱哭了,或是家里来了长辈: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小孩有了“仗势”,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容易变得娇气,爱哭。在正常情况下,有的小孩爱哭,常常是用哭声作手段引起父母注意,达到某种目的。或许,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急了就哭,以哭“说”事。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养成爽快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或对家长的要求表示自己态度的习惯,在他们不痛快时就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论事,问清哭的原因。加以解决就完了。他们常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教育孩子懂得爱哭不是好孩子。由于家长一次

  •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最近在育儿话题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妈妈为宝宝的辅食问题,睡觉问题,奶头混淆问题着急,现在写下这些经验,希望能对那些宝宝还比较小的妈妈有所帮助。 大徐现在快满6个月了,在同年龄的宝宝当中,属于比较好带的那一种,果汁白水都喝,奶瓶奶头都认,给什么都吃,不生病,自己可以自己睡觉,不需要大人抱着睡,平常不闹,可以自己和自己玩。 归结起来,我觉得是月子里头和第二个月的好习惯养成了,以后就好带了。月子里的习惯非常重要。 坐月子的时候,大徐和我就是在一起非常嘈杂的环境中,电视声,孩子的跑步声,尖叫声,夫妻吵架声,大人骂小孩声,什么声音都有,虽然算不上什么噪音,但是相对于一个新生宝宝来说,也是比较吵的了,但是也许一开始大徐就在这种环境中,所以大徐非常适应,这样,以后我自己带大徐的时候,他也就对周围的干扰不是很敏感,在电视声,窗外小孩的吵架

  • 看眼神知孩子心理世界
    看眼神知孩子心理世界

     如果想知道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去看他的眼神。     ◆孩子双目凝视,紧紧盯着一样东西或人,这时孩子在聚精会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轻易打扰。   最好顺着孩子的视线,找到他所注视的事物也探个究竟,以备孩子发问,并可引导孩子,使他获得更多知识。   ◆孩子眼睛发亮,出现兴奋的光芒,说明孩子明白了道理,找到了答案。   这时,不管孩子的答案正确与否,父母应夸奖他,然后给予讲解。     ◆孩子目光迟钝,左顾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就事情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做出做还是不做的决定。   ◆孩子低着头,眼睛躲闪着,不敢和父母目光相对,那一定是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误,怕受批评。   父母可以先等一等,看孩子能不能自己承认错误;如果孩子不说,父母可追逐着孩子的目光,用微笑和探询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