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爸爸妈妈,你们能闭会嘴吗?
    爸爸妈妈,你们能闭会嘴吗?

    在孩子眼里,唠叨代表了什么? 在一些是什讨论会中,不少学生都表示,父母的唠叨是他们最讨厌的事情。有个学生说:“我觉得事情提醒一遍就足以,但是他们却喜欢颠来倒去的不断唠叨。虽然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是听多了真的会厌烦的!” 还有个学生表示:“我妈妈就是个唠叨大王,每天对各种事情抱怨、指责、唠叨,感觉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让她满意。每天早晨我都希望有个好心情,但是总会被她的唠叨所破坏。现在我一听她的唠叨就有种要发疯的感觉,谁来救救我?” 对于父母的唠叨,不少成年人也是心有余悸! “吃饭时候训孩子的父母最烦人。” “我也是,我都不敢上我妈那儿去,沒完没了的数落这个数落那个,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她,唉!没办法,数落了一辈子,结果是众叛亲离。” “太对了,我婆婆就是很唠叨的人,凭良心说,她其

  • 父母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任性
    父母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任性

      父母的五种行为导致孩子任性   1、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源于父母的过度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论的影响,平时喜欢无原则的表扬孩子,结果导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每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拒绝去做。同样,过度的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错时,家长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错误在哪里,从而帮助其吸收教训,改正缺点。   2、孩子固执、任性,源于父母过于民主   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学历层次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晓之以理”,结果是理没谈成,孩子却被惯坏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父母的指导,如果对其过于民主,很容易把孩

  • 关注孩子的心理远比成绩重要
    关注孩子的心理远比成绩重要

    昨晚睡前和牛牛聊天,无意问道:“牛牛,你喜欢你们的语文老师吗?”“喜欢!”“那数学老师呢?”“一点喜欢!”“为什么是一点喜欢呢?”“因为数学老师有点喜欢发脾气!还有,他不点我上去做题!”我说:“老师发点脾气也是正常的,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呢,即使是爸妈在你面前,也难免发脾气呢!还有,你说老师不点你回答问题,是不是你不积极举手?”“没有,我举了,她没点!”“那某某点了没?”“没有!”“还有某某点了没?”“也没有!” “我明白了,老师之所以点不会做的同学,没搞明白的同学,让他们上去做,是看讲了他们会不会呢?”“哦,明白了。”“这样看来,你在数学老师眼里,还不错,貌似什么都懂,所以自然不用点上去做题;老师点同学上去做题的目的,是为了让不懂的同学要弄懂,让同学记住以后该如何做!”牛牛笑了笑,听我这么一说,貌似有点小得意哈! 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也是无意

  • 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孩子从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变身“小魔童”,大人说什么他第一反应就是“不”,对什么都感好奇,还好动,身体里像装了一个发电机,停不下来……这让粑粑麻麻犯了愁,孩子有点任性要不要管管?到底该怎么管? 大家聊聊孩子的“任性”问题。 Q:怎么判断孩子的行为是真任性还是无意的?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没有任性过,是不正常的。孩子本身的成长就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出现一些“任性”行为。但是我们要区分其实这种“任性”行为分为两种: 假性任性: 出现在孩子2岁之前,这个阶段孩子所谓的“任性”行为,其实是他在这个时期行为、认知发育的表现,是假性任性。需要家长们主动去了解孩子的生长特点,从而理解他的行为。 真任性: 孩子到4岁左右,如果还出现一些让家长很头疼的捣蛋行为,那就是真任性,这时候家长就需要真正警惕起

  •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态度 让孩子远离自卑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态度 让孩子远离自卑

      幼儿之所以有自卑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感呢?培养孩子自信独立的能力,看看以下的做法可可行吗?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

    标签:性格心理
  • 家长需警惕宝宝的五种“性格偏向”
    家长需警惕宝宝的五种“性格偏向”

      性格偏向1:娇弱惹人怜的敏感性格   娇娇,名如其人,忸怩羞涩地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探着半个小脑袋看着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妈妈努力挣脱开她的牵拉,想促使她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但这立刻使她非常紧张,整个人躲在了妈妈的身后。无奈的妈妈只好一边解释“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样,特别胆小”,一边又转身再次用力把娇娇拖到自己的面前来,“出来啊,怕什么!”可是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娇娇低声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要怕,胆子大点”是妈妈对娇娇的殷切希望,可这何尝不是娇娇自己的希望呢!但是在很多场合下,娇娇会经常地、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退缩,这是她的一种性格倾向,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就是:   1.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外界稍微有变化就使她紧张与不安。   2.人际交往的能力比较差,喜欢独自安

  •                               观察和评估幼儿
    观察和评估幼儿

    观察和评估幼儿仔细观察儿童是洞察其孤独所必需的第一步。观察时,教师可着重于以下一些症状:*儿童表现出羞怯、焦虑、不自信或悲伤吗?*他(她)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吗?*他(她)看上去是被伙伴拒绝了吗?*他(她)选择避开其他孩子吗?*他(她)是否缺乏社会技能,不能开始或维持与同伴的交往?*他(她)具有必要的社会技能而不愿使用?*他(她)被同伴欺负吗?*他(她)的孤独是长期就有的呢还是最近的现象?另外,由于在儿童身上孤独并不总是被观察得到(如有的儿童有朋友,但还是感到孤独),教师应该花时间与儿童个别交谈。可以问孩子:“悲伤和孤单是什么意思?”,“你悲伤和孤单吗?”,或者“什么能使你更快乐?”等问题。观察和评估幼儿时,意识到他们的发展能力和个人倾向非常重要。比如,一般认为单独玩耍的幼儿今后社会和认知方面可能有危险。然而,许多学前和幼儿园儿童

  • 别让孩子“电视中毒”
    别让孩子“电视中毒”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14岁之间的儿童一年在电视剧上花费的收视时间平均已超过了100小时,而这些时间主要集中在假期。平时被学校课程和家庭作业“压着”的孩子们,总是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现在放暑假了,孩子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简直想把平时没看的电视节目都给“补”回来

  • 自测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
    自测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不难,确诊难,应全面分析,慎下诊断。作为家长,可参照以下10条予以自测,若具备4条以上,请带小孩到儿童心理卫生门诊检查,以免贻误。   1 需要其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常常动个不停。   2 容易兴奋和冲动。   3 常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4 做事粗心大意,常常有始无终。   5 很难集中思想听课,做作业或其他需要持久注意的事情。   6 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产生情绪反应。   7 经常多话,好

  •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有些孩子受父母严肃的影响,不懂开玩笑,变得十分呆板。很多家长只顾着培养孩子的才能,忽略了幽默性格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孩子的幽默感是需要父母精心培养的。   宝贝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宝贝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家长在培养幽默感时,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宝贝,同时也要关注到自身的修炼。   与幽默感发展有关的因素   1、父母的关怀和爱是至关重要的: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宝贝,经常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宝贝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宝贝爱与关怀。   2、拥有愉快的成长环境:在宝贝成长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会使宝贝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培养宝贝幽默感的家庭游戏   1、可笑的衣物箱   材料:一个装有

    标签:家庭教育
  • 孩子分手也受伤
    孩子分手也受伤

    1 我们总以为“孩子不懂事”,就觉得他们的心不会疼。 吃完晚饭,接到闺蜜的电话:“豆豆不知怎么了,一整天都不开心,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你说这可怎么办好?” “你说孩子了吗?”“没有啊。”“是不是跟幼儿园小朋友闹别扭?或者想吃什么好吃的没吃到?还是你答应孩子的事儿没办到?”“都没有啊。”闺蜜的声音里一片茫然。“那她最近有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心爱的玩具之类?”“哦……”闺蜜仿佛在搜寻:“早上她的一个Hellokitty 玩偶找不到了,让我再买,我说那个是阿姨从国外带回来的,国内买不到,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明白了。闺蜜的话,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悠悠三岁的时候,有天午觉醒来,没有像往常那样拍我醒来,也没有吵着要喝水要看动画片,而是一个人默默地侧躺在那里,垂着眼睛,手里有意无意地玩弄着芭比娃娃的裙子花边。夏天的空气闷热,浓树荫又挡了窗,蝉儿吵得

    标签:性格
  • 孩子有自卑情绪?原来是这四句话说多了!
    孩子有自卑情绪?原来是这四句话说多了!

    近日有家长向小编反应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自卑,跟他说话他总是低着头!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了?看看自己是不是说过下面四句话! 01 一、“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02 二、“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打针的心理恐惧?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打针的心理恐惧?

                                                                        有效的方法

  • 唐爷爷护理系列二:天热别贪凉
    唐爷爷护理系列二:天热别贪凉

       气候炎热,追求凉快是人的本能。可是,过于贪凉,则会引起诸多疾病。   夏季,人的腠理疏松,汗孔开泄,犹如门窗洞开,以利发汗散热,调节体温。   可是,若不识过宜,长时空调或直吹风扇,风邪、寒邪乘隙而入,束于肌表,就会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一系列上感症状,如不及时发汗解表,风寒之邪肆虐,就有可能出现气管炎,肺炎等疾。若抵抗力继续下降,还有可能使疾病进一步加重。   所以夏日不可过于贪凉。当然这不是说越热越好,要适可而止。适四时,应阴阳,顺应大自然。热则汗出,凉时少汗。汗,是人体散热,调节体温,排污的重要方式,不可偏废。   夏日切不可追求终日凉爽无汗。以自然舒适,适应为主,天人合一,顺于自然,融于自然,这是重要的养生之道。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给爸爸妈妈的启示:    心理指导:我们应该对幼小孩子的内心恐惧有所了解,这个时候他们的想像力极为丰富,这对他们早期智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这时,孩子并没有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他们会对现实的生活和故事中的生活分不清,所以要向他们给予最耐心的解释,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消除恐惧感。    给爸爸妈妈的启示:  1.适当的帮助。每逢孩子遇到比较可怕的事情时,我们总是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孩子就会有依赖思想,他们想着反正有爸爸妈妈呢,他们会帮助我处理这样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比较脆弱。甚至无能为力,所以要了解他们恐惧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  2.告诉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恐惧的事情是正常的,妈妈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没有必要害怕。如果孩子表现出恐惧,一定耐心帮他们解除,而不是听之任之。  

    标签:儿童心理
  • 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
    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

      孩子如果教育不恰当,容易引起胆小内向的心里特点,因此,对于教育孩子这方面家长们千万不可大意,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解决问题,那么,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呢?请看下文! 孩子胆小内向的原因: 造成孩子这种内向、胆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由于先天气质类型、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从小就非常敏感,很难适应新环境,不愿意接触陌生人。 其二,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而造成的。有些孩子则因为父母上班无人照看而被关在家中;有的家长因害怕孩子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染上不良的习惯而不让孩子出门玩耍;有些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而包办一切,导致孩子没有能力去适应新环境,不会与小伙伴交往。 孩子胆小内向怎么办?本文为您支招!请看下文! 1,家长在生活中要尽量多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

  • 如何培养宝宝的谦和性格
    如何培养宝宝的谦和性格

      人生有很多挑战,而现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培养宝宝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他们希望宝宝们健康快乐、乐观积极,并且在他们的性格中还希望有很大的谦和,因为谦让和竞争是平衡的关系.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的说法,长期或经常被要求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为他人做出牺牲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价值估计和判断会比其他孩子低。我们需要在竞争和谦让之间掌握平衡。亲亲宝贝网指出:培养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不是培养孩子总是委曲求全或自我牺牲。   在有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状况,如有一些争端实在不算是问题。孩子在一起打架了,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然被打了,不用操心,下次没准儿局面就会反过来。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被打,总是被欺负的那个,那就需要思考一下,他为什么每次都被“选中”。一定有更深刻的原因,不是你当时去挡一下或告诉孩子打回去就可以解决的。      &n

  • 对孩子而言,六种应该及早培养的性格!
    对孩子而言,六种应该及早培养的性格!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调查显示,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 父母必须知的育儿良言
    父母必须知的育儿良言

      做好父母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你往往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这里的建议也并不难,但它们来自美国PARENTS杂志庞大的专家顾问团,绝对值得听取。   1、许个愿:   不用时时刻刻都以孩子为中心,但是每周要拿出一两个小时来,满足孩子几个愿望,别分心、别烦心,哪怕做一个已经让你腻烦的小小游戏。一定要记住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2、让“我爱你”成为每一天的前奏和尾声:   我们总是认为爱是应该有行动去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3、精挑细选宝宝用具:   别以为多多益善,恨不得把整个地球都塞给宝宝,那样只会过犹不及。给孩子挑选玩具和儿童器材要格外注意材料和功能,多和其他用户、专家交换意见;及时准确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观察宝宝怎么玩儿,并给予适时的指导。   4、逃离现场:   如果孩子正在因为什么人或事闹个

  • 女宝霸气男宝柔弱,该不该出手“纠正”他们?
    女宝霸气男宝柔弱,该不该出手“纠正”他们?

    >>>> 性别不能决定性格 首先写这个题目的时候先弄清楚一个概念,我们谈的是性别不是性格,每个人性格不同,即使相同家庭、相同性别的个体也会有所区别。我姐姐就是比较温婉,我就是比较泼辣,这一点上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有些人慢热,有些人秒熟,性格的东西你实在难以控制。 静静喜欢蓝色,不喜欢花、不喜欢蝴蝶结,喜欢简洁的东西。静静说“我就是喜欢男孩子,我不喜欢女孩子”。即使做游戏,静静经常想当爸爸,当哥哥,不想当妈妈,当姐姐。 有时候我确实有点头疼,面对人家为了穿裙子能哭一鼻子的小女生,真有点羡慕。 >>>> 没有粉色的世界也可以很美好 静静喜欢黑白灰蓝。从几个月开始,静静就从五彩斑斓的圈圈中选出深蓝色的。后来我翻看她小时候的照片,发现小时候是很粉嫩的,所以这样的喜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