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稳定,性格坚定平和,遇事不会惊慌失措,能较好地融入与同学的交往关系,能现实、理智地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社会回避、自闭、性格孤僻、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等人格倾向。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一个人的安全感,与生命早期和“母体”的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幼年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和保护有关。 原因一:缺乏交流和信任 孩子总是有个愿望,是能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但是,很多时刻,孩子的这个小小心愿也没办法达成。父母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这个愿望就遥不可及了。 父母有的时候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变得失去了信心,不能克服种种的挑战,担心孩子会误入歧途,总是不相信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信任感,没有了安全感。所以,父母要相信孩
据研究,孩子的心理问题会给他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会把家庭问题延续下去。因此,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受到重视,要多于孩子交流,指定解决方法。 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 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现状,小学生的父母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 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长,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 展。 待离婚问题要谨慎 对待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 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
1、做一对快乐的父母。 凡事看开,学会自嘲,养成爱说有趣事的习惯;经常讲笑话,经常大声笑,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爸爸的啤酒肚,妈妈要开心地对孩子说,瞧,爸爸的肚子像袋鼠! 2、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经常温和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来决定吧!我们去菜场买菜烧饭,还是去外婆家吃饭呢?孩子有获得小主人身份的满足感,会特别快乐,并从小就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3、带孩子去户外玩。 每到周末,变成家庭聚会日,安排全家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这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培养亲子感情,让孩子时刻处在温暖亲情中,笑口常开。 4、用不
女儿在削苹果时不小心将手指头碰了一下,鲜血渗了出来,粘上创可贴以后,女儿还是嘤嘤直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我捋起衣袖,叫女儿看我的手臂,一条长长的疤痕赫然在目,女儿吓得直闭眼睛。我笑着说这是爸爸在工厂操作时不小心被机器吃了一口所留下的纪念,“那很疼吗?”女儿睁开眼小心问我,“不疼,现在回想却只有一种豪情在心间。”“那为什么你不觉得疼呢?”女儿问我。“因为爸爸是个坚强的人啊,坚强的人是不会觉得疼的,”我笑着使劲挥了一下手臂,“在疼痛和困难面前,只要你选择了坚强,就一点事也没有,相反会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女儿懂事般点点头,再也不喊疼了。 女儿今年快七岁了,可还是如此脆弱、胆小,显得不堪一击。不但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事事要大人操心,学习上更是怕苦怕累,一点作业就叫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
第1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赞赏的事情。 孩子“坏”时希望受到注意,“好”时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而且承认他所做的事情,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提醒孩子知道他是可爱的、有能力的。例如,在全家一起吃饭时,每个人都分享到成功和快乐,使这一时刻成为愉快的聚会而不是
情景剧上演 有一天,洋洋帮妈妈扫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又有一天,洋洋从幼儿园带回自己的画,妈妈说:“你真聪明。”妈妈相信,经常夸奖孩子可以帮他建立自信,有安全感。 当洋洋和妈妈一起画画的时候,他每画几笔就会停下来问:“我聪明不聪明啊?”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地表扬他“聪明”,洋洋就不愿意再画下去了。 周末,一家人出外游玩。大家坐在草地上野餐。六岁的牛牛一个人静静看着风景,陷入了沉思。
《小别离》中就有这么一幕,安妮的女儿自小就被妈妈送到国外念书,可是遭遇了校园欺凌,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开导她,结果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精神有些失常,害怕与人交流,最终不得不提前终止学业回国治疗。 美国和中国都是抑郁症大国,根据医学机构统计,美国大约有8%的人(12岁以上)患有抑郁症,而中国的患病率为6.1%。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海外生活的华裔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我有个同学,家境很不错,从小到大,父母都给他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学校选最好的,老师选最好的,加上同学也很争气,学习一直都很出色,最后拿到了美国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那年,同学22岁,从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中国大城市一下子来到“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美国学校,对于从来没离开家独自生活过的他,心里第一次开始有了一种落差。 同学的英语很不错,托福和GRE的分数都
01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可以做一个判断,孩子发脾气真的和我有关吗? 一位妈妈发现女儿最近情绪很低落,回家后就默默地走进了卧室。 到吃饭的时候,妈妈叫了女儿好多次,她才慢吞吞走出卧室。 妈妈有点生气,就说了女儿几句。 谁知孩子一下子就发火了,冲妈妈吼:你烦不烦啊!我不吃了! 那晚女儿就像赌气一样,坚决不吃饭。 作为成年人,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你正在为一件事情让你心烦意乱,此时,一个平时本来不太可能激怒你的小事情可能会让你大发雷霆。 孩子也一样。并且孩子会比你更加难以控制自己"迁怒于人"的行为发生。 如果孩子发脾气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你,父母只要做到两点就够了。 第一点:告诉他你的感受,但不去指责他。 如果孩子冲你发火,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不喜欢你
喜欢抱怨 在面对问题时,情商低的人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情商低的人只会一味的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的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抱怨。如果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养成爱抱怨的坏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爱发脾气 情商高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果孩子性格暴躁,一发脾气就要打人、摔东西,在发生矛盾时无法与人好好沟通,就是情商低的表现。 爱顶嘴 生活中这种人随处可见,两个人交谈过程中,其中一人毫无礼貌地打断正在说话的人,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爱打断别人的人可以说是情商有限。孩子们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跟别人对着干,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孩子的这种行为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上升到不尊重人的程度,家长
相信家长也有过这样忧愁,自己的宝宝上幼儿园已经了,宝宝动作、语言发育都很好,就是怕见生人,甚至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也不敢回家跟妈妈说。孩子性格怎么会这样懦弱呢,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似乎有点担心了。 其实通常孩子表现的内向、退缩、怕生大致是因为: 1、3岁开始,孩子会慢慢接触到家庭以外的范围,包括在幼儿园内,当她碰到不熟悉的环境或陌生人,就会有这种情形。 2、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过分的溺爱或保护孩子,凡事出面替他解决,使孩子不能独立应付外面的环境。 3、独生子女一旦与其他孩子相处,会显得较为内向、羞怯。 孩子受到同伴欺负时,父母一般会告诉孩子不要打架,不要还手,去告诉老师或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来替你出面解决。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教导孩子要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当她在外受人欺负时,
孩子看似是与爸妈是分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一屋檐下,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爸妈,夫妻两人的关系好坏以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 一、爸妈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 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异性恋。 二、爸妈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三、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 、没安全感 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
生活当中,很多父母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以及教养方式,我们总结了生活中父母18个危险行为,如果你有这些行为,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那就马上停止这些无聊举动吧! 以下的一些做法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如下: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自己来”,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自己来”变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 1、更新爱的观念,改变爱的方式,把学习的机会交给宝宝,培养宝宝自理的能力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为其今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爱的观念和方式往往被许多父母所忽视。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宝宝的疼爱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些父母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宝宝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宝宝的依赖性
侥幸心理 “如果我不认错,还有可能逃过一关;如果认错,就一定会被训或被罚。” 分析:“害怕被家长训斥,这是很多孩子死不认错的原因。”南宁市银兴双语艺术幼儿园园长颜媛分析,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做法,决定了孩子在下一次犯错时会选择采取什么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于是孩子会如实向家长汇报。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认为,应该给孩子一点教训。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经常这样做,孩子在又一次犯错时也许就会考虑:“如果我不承认错误,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训斥我了?”于是孩子开始尝试说谎或用找替罪羊的方式来避免受到惩罚。 对策:桂林七田教育老师赵秋艳认为,当孩子犯错时,无论是家长还
父母呵护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行为特质,就是由于幼儿期的照顾方式不同所致。一般而言,美国孩子比较多话,对生活充满好奇,因为他们的妈妈经常让孩子自我探寻、自我发表;相反,日本孩子比较沉静
在学校,同学之间一定会遇到磕磕碰碰,尤其是班上有一个“熊孩子”。孩子被“熊孩子”欺负的现象经常出现,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新学期开始了,不少父母担心的不仅是孩子学习能不能跟得上,顾虑的还有孩子懂不懂和同学相处、会不会总被“熊孩子”欺负。 那么,怎样教会孩子面对不友善的人时,做好自我保护? 讲述 女儿是个小受气包 朱女士(初一学生家长) 过完寒假,我发现女儿又长高了,有点儿亭亭玉立的模样了,看着让人欣慰。可欣慰之余我还是有些担心:开学了,回归校园生活的女儿又要和更多的人相处、联系了,他们班上原来的那几个“熊孩子”对女儿还会那么不友善吗? 记得上学期,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看到女儿的手腕上一片淤青,吓了一大跳,以为女儿跟同学打架了。原来,是坐在她前排的
导航目录: 1.宝宝做恶梦怎么办 2.宝宝为什么会做恶梦 3.如何预防宝宝再次做恶梦 4.如何杜绝宝宝做恶梦 宝宝做恶梦怎么办 1、 马上抱着她 在她这个年纪,语言表达能力还十分不足,我无法猜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做的什么内容的梦,我都立马抱住她,让她知道妈妈就在她旁边,我几乎立刻就能感觉到她的身子不那么紧绷了,有点放松,但是有时候依然会哭闹,但是不会像刚开始那么直着嗓子哭,而是有些委屈的撒娇的哭声,看来是“找到组织了”… 2、 握着她的手 握着孩子的手让她更有安全感。于是她夜里再哭闹的时候我就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学龄前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下面来介绍一些儿童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