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开朗,因为活泼开朗的孩子相比内向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关注,也多了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他们常常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总之活泼开朗的孩子人人都想要,今天,家有好baby小编就来告诉大家该如何培养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吧。 1、给予孩子正当的鼓励、支持与奖励: 当孩子曾经表现出内向或害羞等情绪时,家长不要挂在嘴边,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加没有自信和外界交流,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内向和害羞。在生活中一旦孩子表现好,不那么外向和害羞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当孩子礼貌的说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要及时给孩子反馈,鼓励和肯定他的行为,这样下次孩子还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就会更加自然地表现自己。 2、积极制造孩子与外界互动的机会: 内向的孩子总是不习惯、不喜欢和外界交流,不喜欢和小朋友一
一、一起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孩子会终生受益。只有不停地阅读,才能不停地学习。很多爸爸妈妈很喜欢扮演“老师”的角色,经常教孩子学习课本的东西;还有很多爸妈经常给孩子买衣服、玩具,却很少注意给孩子添置“精神食粮”,其实,爸妈多说不如多做,如果你们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自然而然会跟着看书的。 二、培养心胸 作为父母,你可以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世界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让孩子知道一些发达国家的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识,如果自己没有知识的储备,那么永远都是落后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爸爸妈妈可以在空闲时间带孩子出门走走,开拓孩子的眼界,让他们不仅仅是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里,结合实践才能让孩子记忆深刻。 三、学做家务 现在,很多爸妈总是过度宠爱孩子,什
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因为羞怯;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 纠正这一现象的方法如下: 1、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性别、辨别年龄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知道满脸皱纹、有白发的老人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这时,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 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励孩子懂礼貌、敢讲话,坚持要孩子招乎人,并告诉他招呼人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
孩子生长在这个社会,就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其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但是,有些孩子胆怯、退缩,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地完成,让人担心。这一类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抑郁质,胆小、善感、比较孤僻、心很细。只有详细地分析、了解孩子的胆怯原因,再针对性地进行教导,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他们。 导致孩子胆怯心理的原因 胆怯是一种消极心理,它使孩子不敢勇往直前,做事畏手畏脚,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8个月~3岁之间,是实现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生活范围更加扩大,表现出心理的能动性,如爱提问,爱模仿,爱做游戏,并产生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在行为特点上,喜欢争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顽皮、不听话,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
情绪健康的讨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们成长在一个充满各种情绪的家庭,有时候是正面情绪,有时候则并没有那么正面。我的孩子们了解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彼此的心情和感受。 和很多父母一样,有些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怀疑,到底我的孩子是不是个快乐的孩子。通过追问孩子一系列问题,我往往能获得一些线索。如果孩子身上发生了让人不快的事情,那么在事情过去,他们平复了心情之后,我总是会跟他们一起回顾一下刚刚发生的事,确保他们并没有在心底埋下阴影。 虽然这个过程听起来有一些啰嗦,但我知道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时候,孩子才愿意开口。 一篇发表在《实验儿童心理学》(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期刊上的研究调查了父母们如何认知孩子的快乐程度。研究者们对357位儿童
孩子性格分析 一般,外向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内向孩子: -他不够活泼,总缺乏自信。他胆子太小了,一点小事都能被吓哭。 -她不够勇敢,遇到新事物,总不敢去尝试。 -她见到叔叔阿姨不敢打招呼,不够大方,太认生。 -他就喜欢待在家里,都不爱运动,不像别人家的男孩子。 相反,内向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外向孩子: -他性格太急,整天磕磕碰碰的,太冒失了。 -她太没规矩了,这么淘气又顽皮,都不像个女孩子。 -他嗓门大,要求多,聒噪个没完没了,能安静5分钟都已经谢天谢地。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双方性格有差异。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可能每位家庭成员的性格都是相似或一致的。正是因为性格差异而大家需要磨合与变通,才让每个家都显得那么不相同与充满魅力。 所以无论孩
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个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是不会内向的,父母们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看书,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帮助孩子挑选有阅读意义的书籍,如果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等等,这样对孩子的积极乐观起到很大的作用! 多组织孩子间的活动 有空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创造条件,邀请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多组织小朋友之间的活动,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玩耍,增加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让孩子喜欢上集体活动,让孩子习惯性融入集体,慢慢就会主动与人交往。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不管是大人孩子,内向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认可,有自卑心理导致,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应该努力发掘孩子的优势加以肯定,多多主动夸奖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切记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多动症孩子能自愈吗 一般不会。尽管长大后症状可能会减轻或者是消失,但是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说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持续数年,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存在。 多动症会自行改善吗 有一些属于状况比较轻的多动症的患儿,及时的早一些发现可以加强教育,改善一下生活的环境可能会好一些。 有一些患儿看医生之后其实不用进行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得到一些抑制,自我控制的能力也是可以增强一些。但是没有医生判断自己没有治疗的,很可能就是导致病情的延误。完全依赖于自愈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多动症的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平均遗传度为76%。 一级亲属风险为25%,同卵双胞胎患病几率有79%,异卵双胞胎风险有32%。 2、脑损伤、神经递质缺陷、铅中毒。
怎样纠正孩子的粗心 1、从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整,做事丢三落四、凭兴致所至,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那么他已经表现出典型的马虎粗心的特点。因此,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孩子的马虎粗心问题。 2、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起 孩子的马虎粗心,最根本原因是缺乏责任心所致。一个有很强责任心的人(也包括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马虎、不可能粗心。所以要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习惯,首先要从责任心的培养做起。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从而避免马虎。 3、从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找原因 对于学习粗心的孩子,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
缘于孩子天生的利己倾向 在孩子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其往往单纯地认定 “我即世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虽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逐渐成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的行为,但仍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自我本身”,相应的行为也是如此。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致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时,便加以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变得只能自我封闭,尽量不与他人接触,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 此外,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以及长辈对孩子万般宠爱、处处迁就,造成孩子从小就有“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得不到只要大哭大闹就能得到”的想法。于是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孩子胆小的问题,比如我家憨憨以前就挺胆小的,晚上一个人上厕所都不敢,怕黑。我跟他反复强调,说把灯开一下,没事不要怕。可没用,他连去卫生间开灯的勇气都没有 … 气得我直跺脚,小男生将来要当男子汉的,这么胆小怎么行!!! 今天就谈一下“胆小”,我一直认为,培养孩子“勇气”方面,爸爸应该承担更多的角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呢? 1 胆小有什么表现? 孩子胆小的表现有很多种,咱们对号入座,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胆小的表现? 1. 怕黑。这表现在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不敢关灯睡觉,晚上出门害怕等等。 2. 怕坏人。每次跟憨憨看动画片,看到一些反角,憨憨会很紧张地拉着我问,他是坏人吧?因为怕坏人,连带着有人敲门的时候,孩子也会紧张。 3. 怕大声。比如打雷孩子就会很害怕。 4. 公众场合
今天早上在早餐店吃早饭时遇到这样一幕:一个妈妈带着两岁半的小男孩吃早饭,小男孩让妈妈帮他点了一份白米粥和鸡蛋。当早餐店的服务员将白米粥和鸡蛋送至餐桌上时,那个妈妈将小男孩抱到自己腿上,用双手将小男孩拥在自己怀里,一只手抱住小男孩,一只手捏住勺子给小男孩喂白米粥。这时,小男孩说:“妈妈,我要自己吃。” 小男孩的妈妈却说:“我来喂你,你自己吃的话会把胸前的衣服弄脏的。”就这样整碗粥都是妈妈给小男孩喂完的。 坐在对面的我心里暗自叹息,多么好的锻炼孩子自立能力的机会就这样白白被这位妈妈浪费掉了,孩子自主吃饭的能力就这样被这位妈妈扼杀了。 小男孩还有一个姐姐也在一旁吃早饭,姐姐先吃完,然后对妈妈说:“妈妈,帮我拿纸巾,我要擦嘴。”店里的纸巾是挂在墙上的下拉式抽纸。她妈妈说:“你不晓得自己去拿么?多大人了还什么事都喊妈妈帮你弄!” 我想小女孩曾经也一定想过自
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 比如家里的一些小事情,如扫扫地,插插桌子,洗洗碗,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去并要及时的鼓励孩子,做的很棒,还可以适当的建立奖励机制。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让孩子树立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自然不会懦弱,或许因为交际圈子小、自身缺陷等原因,一些孩子会缺乏交友的自信,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会被群体孤立,因此幼小的孩子急需得到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让孩子学些强身健体之术 有些孩子文弱,是因为体质不好,从小就体弱多病的身体,自然支撑不了长时间的运动,不爱动的孩子看着就文静,如果是因为体质的问题,那么父母要多让孩子练习一些能让身体强壮起来的东西,比如武术、球类运动等等,通过奔跑和流汗,能让孩子的体格壮起来,体格棒的孩子,看起来自然不懦弱。 多带孩子出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当宝宝2岁多的时候,父母便应向他们灌输金钱观念,并非指给予零用钱,因为他们还未知道怎样运用,而且对金钱的观念不太强。 体验金钱功用 假如宝宝想要什么东西,便由父母付款,会令小孩误以为唾手可得,如改为让孩子付钱,有助教育他们一个概念:买东西要付款,借此体验和明白金钱的功用,要是父母太迟才灌输金钱概念,只怕下一代容易养成不懂珍惜金钱,而习惯伸手拿钱买东西的陋习。 孩子放长假,例如假期时,用钱的机会亦较多,家长可借此机会,为宝宝建立正确金钱观和理财观,避免他们胡乱花费金钱。 给零用钱2大原则 宝宝在幼儿阶段初步建立金钱概念后,踏入小一的岁月,父母开始给予孩子日常的零用钱,此时,父母定要坚守和实践以下两大原则: 原则1因应需要给予金额 根据孩子实际消费需要而给予金额,例如小息时买零食的开支,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多零用钱,
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把一群4岁的孩子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告诉他们,有一些漂亮的花,孩子们马上就可以每人拿一朵。如果谁要是能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再要,就可以得到两朵。结果,等他关上门走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见门一关,迫不急待地拿了一朵,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一直等着。 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更能适应环境,更受人们欢迎。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则显得固执、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压力易退缩,面对竞争就发慌。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可见, 从小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尤为重要。作为父母,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培养宝贝的自制力: 父母要为宝贝做出榜样 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头上讲道理
你家孩子容易害羞吗?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害羞?该如何对待胆小的孩子?宝宝在小的时候有害羞的表现尚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做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陪着,不管对同伴还是大人都还胆小害羞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 孩子害羞,很多家长要么忽略要么会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展现自己,这并不利于中和孩子害羞的心理,反而使孩子更加胆小。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害羞? 造成孩子害羞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触觉发展不足,使得全身的感觉通路没有畅通,呈现这类“身不由己”的现象。 孩子的内心很想做好,可是身体却产生莫名的不适和不能,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愤怒,加上成人的不理解、不接纳,让孩子感觉更加害怕,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人的喜爱和认同,从而进入了更恶劣的循环。 触觉是全身感觉细胞最多的一个感觉系统,如果触觉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因为赞美让我们更加努力,孩子也不例外。下面为大家揭秘,孩子们最想听到的十种赞美,别老是批评孩子,在这10个方面多多赞美孩子吧! 1.识别和赞美孩子的好品格 当孩子们展现出了诚实、善良和诚信的品格的时候,这时候,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们一些关于他们的品格的赞美。 2.赞美孩子们,当他们学会服从命令和尊重别人的时候 父母可能会经常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而忽略了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因此,父母应该多注意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当孩子们学会服从命令和尊重别人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赞美。 3.感谢孩子们是家庭的一部分 孩子们需要理解他们的价值就在于他们自己,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他们已经存在自身的价值。 4.赞美孩子对家庭做的贡献 孩子们需要明白,他们所做的时候会让家庭不一样,它会引起大人的注意,并且也会让孩子们知道,分担是家庭生活
闺蜜最近忧心忡忡,她吐槽道:我婆婆天天念叨孩子,说他内向没出息。她不但在我面前念叨,也常当着孩子的面念叨,诸如——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又唱又跳的,就你是个闷葫芦;别人家孩子伶牙俐齿,见面打招呼热热闹闹的,你看你笨嘴笨舌的,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别人家孩子嘴甜混四方,你一个男孩子却常窝家里不肯出门,能出息到哪里去? 闺蜜的担忧我曾经也有。朵儿姑娘两岁时,家里来了一个两岁半的小姐姐小八。 小八乖巧,大人让叫叔就叫叔,大人让呼姨就呼姨;大人说跳个舞吧,小八就马上扭起小屁屁。 那可爱的样子逗得所有人都开心不已。但朵儿却坚决不肯听大人指令,勉强打招呼,勉强和小姐姐分享玩具后,便自己在一旁玩不再搭理人。 那天小八爸妈不停地说:你这孩子性格太内向了,如此怕生,不好。肯定是你们不常出门,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我却不以为然,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