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的宝宝 这个时期内的婴儿,父母要多避免较大的噪音、较大的声响对宝宝的影响。因为婴儿的听觉在这个时期内很是敏感,突然出现大的噪音、叫喊、音乐等会让宝宝害怕。 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不大,如果过于频繁,会让宝宝处于恐惧感中,对生长发育不利。 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安抚宝宝,可以轻拍孩子的背部,可以边说安慰宝宝的话边轻抚孩子的身体,也可以哼唱宝宝熟悉的歌谣。 7个月后的宝宝 宝宝长大一些到7个月以后会出现“认生期”,对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表现的比较害怕、抗拒。尽管其他人不会恶意,但是这个时期内的宝宝会觉得除了妈妈之外的人都是不安全的,越是要抱抱、亲近宝宝,孩子反而会紧张甚至哭闹。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过于着急,需要了解孩子有这样的特点。父母需要带着宝宝慢慢熟悉环境、不同的人。另外宝宝也需要逐渐感受周围,随着熟悉度增加慢慢也会好转。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或强或弱。每个人的自尊心都有一定的底线。一不小心很容易受伤,如何保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培养宝宝建立自尊心有什么准则?一起来看看。 精心保护自尊心的火种。 每个教育者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儿童,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要善于联系具体的行动情境,向儿童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是”和“善”的行为给予肯定,从而形成儿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孩子会从家长的举止中揣摩你对他的看法,当他意识到父母爱他、尊重他时,他就会儿地说到自己的价值。 坚持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向。 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尊心也有度。如果超越了界限,就会使儿童萌发“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意识,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家长一方面要让儿童懂得,求自尊与尊重
先认可孩子的独特性 “独特的想法决定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独特之处不理解、不宽容,孩子就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更不能体会把想法转变为行动的喜悦。”何明谦说,即使孩子的某些独特的想法落实于行动后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收获失败的经验,获得总结失败、寻找方法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家长不容许和尊重孩子的特质,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何明谦认为,家长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存在负向的特质,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然后容许、认可、尊重这些负向特质的存在。“这就是我的孩子,我养育的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1、动作粗暴 分析:当今,孩子在家中有优先权可谓天经地义,许多家长认为在家人人得让着孩子,因为孩子最小,家中不正确的教育使孩子形成任何事都是先我而后他人——我还小呢,大家要让我。这使孩子自私的心理不知不觉地形成,造成以“我”为中心的局面,不知道除“我”之外还有他人,不知道他人也有需求,不知忍耐与等待。以至出现孩子在幼儿园玩时把别人推开,自己抢在前面的现象。 2、不说话 分析
渲泄是指人的不满情绪、心中的积郁得到疏散和吐露。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充分肯定了情绪渲泄对维护心理健康的价值。他认为当人有情绪时,讲出一切来,能够减轻精神上的症状。所以,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言语的或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就能减轻他们精神上的压力,而这种精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变成精神创伤,一辈子刻印在心中。美国心理学家马考贝认为幼儿的行为是缺乏思考的,冲动性是幼儿行为的主要特点,尤其是婴儿期和幼儿初期,幼儿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不加以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
作者:韩大茄 我侄子今年八岁。暑假在我家住,因为受综艺节目和同学的影响,他很想去体验一下玻璃栈桥。 我告诉他,只要他在一个月内,认真地把暑假作业做完,且保证85%以上的正确率。我就带他去。我的要求很明确,怕他耍小花招。 侄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般,要达到高正确率,必须很仔细很认真地去做每一个题。那一阵他电视也不看,iPad也不玩,起床后就认真写作业。每一个题都做得工工整整,无刺可挑。他似乎生怕我会以其它理由取消这次的计划。 这一切在表姐的孩子来我家后被打破了。在饭桌上表侄儿听说了我们的“玻璃栈道约定”,就嚷着要妈妈带他去。表姐告诉他,想去的话就要像弟弟一样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做好了我就带你去。 表侄一听就不高兴了,直接把筷子拍在桌上。他马上整个人躺到地板上,哭着滚来滚去,嚷着就是要去玻璃栈桥,就是要去,马
一个好的性格对以后的影响非常大。都说人的性变从出生那天起就已经决定了。其实不然,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他们不仅仅是你与爱人的结晶,如今更多的是两个家族传宗接代的产物。所以孩子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有时候更是两个家族的大事,老一辈的人希望孩子能过得健康,而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有着更好的性格。 但是宝宝的性格很多人都觉得是与生俱来,其实科学家发现孩子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基因决定,但是其实后天的养成也是决定宝宝性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今天就来听这四位妈妈如何培养孩子,让宝宝有个更好的性格。 保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实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从小性格暴躁,有叛逆的倾向,是因为在孩子婴儿时期
健全的人格需要从小培养,小编推荐十种方法,有助于父母培养宝宝健全的人格喔。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人格、个性作为同义词来理解。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的总和。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还有社会道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行为方式标准,工作能力标准等。正常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重视幼年和学龄期宝宝的培养,宝宝时期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培养宝宝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宝宝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宝宝自己动手,爸爸妈妈不要包办代替。当宝宝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且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爸爸妈妈包办太多,致宝宝锻炼机会少,助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这个健康指的是身体、还是心里以及性格方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怎么提高孩子的胆量。一起来看看吧。 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 家长要帮助孩子发现她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 发现自己是为了扬长避短,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时候,她才有机会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更满意的自己。 所以在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的时候,家长的第一个思想就是帮孩子一起来探索发现她自己。 2.培养孩子正向应激能力 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会正向的去应对这些挑战。 如何培养孩子的正向应激能力呢?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才能一点点的提升勇气,才能一点点的面对这些挑战,否则她是没有办法面对这些挑战的。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敢敞开自
作为父母,你真的懂孩子的心理吗?特别是0-6岁孩子的心理,爸妈懂吗?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那是因为孩子在相应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行为或者行为规范。 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2岁孩子 “不”字当头,占有欲强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部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
爱争宠的原因 8个月大宝宝能体会到爱和满足。1 岁半左右宝宝慢慢有了愤怒、恐惧、不安等情绪,并渴求爱,发展出嫉妒的情绪,恐惧、愤怒和对亲情的渴望。 1、对亲情的渴望 像小可一样的宝宝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不管是谁都不可以抢走!”。父母最好是抱了别的小孩后,就赶紧再来抱小可,或是先抱抱小可后,再去抱抱别人的小孩,让小可感觉别的小孩并不会分走爸爸妈妈的爱。 2、老大情结( 恐惧) 二个孩子出生后,难免将注意力放在照顾老二,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关爱。有时老大会害怕自己将要失去父母的爱了,老大的嫉妒心便产生,有时会去攻击幼小弟妹,或是把自己的行为退化,去模仿弟弟妹妹
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的表现,性成长也因此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段来采取相应的性教育方法。 第一阶段:0~4岁 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探究他们所处的世界,而性也是那个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喜欢被人抚摸的感觉,并主要通过感觉来获得与性有关的知识。有的孩子还会玩弄生殖器,通过这种行为体验和学习。 在这个阶段,当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孩子往往会很好奇,容易接受并且不觉得害羞。 教育策略:父母的态度和情绪是最好的表示,和孩子交流时不要过于严肃,而尽量地用比较轻松的语气,让孩子知道这些问题是可以询问的。 当发现孩子玩弄生殖器时,父母不要有过激的反应,因为对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很正常的行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去摸的,也不能让别人摸。 第二阶段
越来越多孩子成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也让他们成为熊孩子,哭闹不停,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对付任性的熊孩子呢?小编推荐六大战术。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语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这足以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人们经常说,家是一个人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因此,作为父母的你,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 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上学了,就有老师的教导,孩子学不好,都是学校的责任。 于是,他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 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任性、随意妄为的性格形成归结为
孩子顶嘴的原因 1、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意愿,独断专行 比如孩子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让他立即停下来去做作业;孩子不愿弹钢琴,父母硬要他苦苦练习等,于是,冲突便在所难免。父母与孩子缺乏交流。有些父母一味采用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同意见。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便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干涉太多,就容易与父母发生顶嘴。 2、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这种行为。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3、父母自己以身作则不够 父母平时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不尊重,往往为一些小事与家人发生口角,这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孩子爱顶嘴怎么
有些孩子害羞怕见生人,在陌生的地方容易怯场。他们中有的成年后会变得外向,但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这些克服了害羞的人,其大脑特定区域在功能上仍然与从小性格就外向的人有明显不同。 据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周刊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的上述结果表明,害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种遗传的性格倾向,也为治疗与极度害羞有关的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提供了新线索。 研究人员们对22名20岁出头的年轻人进行了试验。这些试验对象两岁左右时就参加过性格比较研究,13人被认定为性格拘谨或者说怕羞,另外9人从小无拘无束,性格外向。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显示,当给试验对象看一些没有什么表情的陌生人照片时,那些小时候就比较害羞的人,脑扁桃体的活动比从小就性格外向者明显活跃。脑扁桃体被称为人脑的情绪“发动机”,在人对那些需要特别警觉的事件做出反应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负责这项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事丢三拉四、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但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有的又易紧张、胆小、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收效甚微,而且还可能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且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研究发现它并不是智能发育有问题也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们儿童时期最好的礼物,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造成孩子心理缺失的理由,多陪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午休听到一个最近刚入学的小女生在教室内哭叫,怕吵到其他孩子,所以进去把她抱出来聊聊。 我把她抱在腿上,温柔地拍着她的背,小女孩断断续续大声地喊着说:“我的心脏叫我不要拼图,我快要忘记怎么拼图了...”,一开始我没听懂,所以就慢慢听,重复她的话做确认,后来她终于边擦掉眼泪边说出关键词:“因为...因为我奶奶很会拼图,她会陪我拼图,我想要变‘细汉’(变回小时候的意思),不要长大,我要回奶奶家!我妈妈不像我的妈妈!” 奶奶带大的小女孩 小女孩一出生就放在奶奶家养大,到现在要上学才接回来,一年只和爸妈见几次面,和爸妈都不熟,是个聪明伶俐、口语表达非常清楚,却又很会隐藏自己情感、希望自己能符合大人期待的孩子,甚至在爸妈
铛铛妈的烦恼 铛铛才上幼儿园,最近特别黏妈妈:妈妈做饭时,他待在厨房里;妈妈打电话时,他坐在妈妈的身边;玩玩具时,总要叫着妈妈一起玩;妈妈上厕所,铛铛坐在小板凳上在门外等着;在外面玩,无论妈妈走到哪里,他都如影随形一路紧跟,有时还不肯走,要妈妈抱……凡此种种, 铛铛成了妈妈名副其实的“小跟屁虫”, 妈妈说铛铛简直成了一个她避之不及的“小魔头”。 为什么孩子入园后爱黏人? 孩子变得特别黏人,是很多孩子入园后都会有的一种表现。就像案例中的铛铛妈,对家长来说是一个考验。但是,如果我们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会理解他为何有这样的行为。如果孩子能像我们成人一样交流,他一定会这样说: 一整天都见不着妈妈,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与一群陌生人相处,还要在那个地方吃饭睡觉,真是太可怕了!我想出去玩,老师不让出去;我想玩那个布娃娃,被东东先拿走了,我只好等,等了很久也不给
父母了解孩子的性格吗?你的孩子是哪种性格?孩子性格决定教育方式,你是如何引导的?以下这4种性格类型,你家孩子是哪种?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诚然,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父母只有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实施对孩子的教育。我国近年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始能行之有效,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而言。” 每个孩子天生自带个性和气质,从而组合成孩子的性格。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类型的性格,都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成功的父母,把如何让孩子性格中好的一面放扬光大为作重心来教育,回避或避免孩子性格中不好的一面。简而言之,就是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孩子的性格就会更加完善,更加自信,更加优秀。这也是近些年,多个行业和领域提倡的“长板理论”,以前的“短板理论”是
培养孩子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学习环境的变化有时不可避免,事先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当变化来临时,就不会感到突然,熟悉已久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孩子可能表现出紧张、慌乱的精神状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控制这种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或者做深呼吸,或者鼓励孩子树立坚强的信心,培养沉稳的心理素质,让孩子逐渐做到无论大小事都处变不惊,冷静、理智地对待一切。 帮助孩子发现新的学习环境 许多孩子对一种新环境最初都怀有戒备之心,但同时,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迫切接近的意识,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和孩子一起寻找新的学习环境的优点:自由、和谐、有激情或幽默�,慢慢地,孩子会熟悉这个新环境并认可它。 放手,让孩子独立行动 孩子对不同学习环境不太适应的诸多原因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家长包